提高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摭谈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1月   作者:傅丽蓉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时候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三小 傅丽蓉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时候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学形式和教学质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并且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与素质教育基本标准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深入分析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对于夯实小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
        引言: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硬性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灵活度,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参与、自主思考,保证学生受到数学知识的启迪,加深学生对知识点内容的印象,让学生主动完成精准的数学知识学习。此外,教师要注意分析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的学习现状,从学生运算能力较弱的原因分析入手,针对性改革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效,保证学生掌握技巧、完善不足,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学习水平。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运算能力不强的原因探究
       (一)运算技巧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增强运算能力,但实际对运算技巧的讲解不足,学生主要硬性完成计算,使计算过程枯燥、复杂、抽象,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足,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运算思路,难以掌握运算规律,进而难以找到正确的运算方法。因此,逐步降低学生的计算热情,学生运算能力逐步降低,丧失运算信心,在运算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较弱,阻碍了教师在课堂内对运算技巧的讲解,致使小学数学的运算课堂呈现恶性循环,使课堂教学效率逐步降低。
        (二)运算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在小学数学运算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小学生参与运算定理、方法学习,培养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把握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形势,依旧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数学教学工作。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数学运算的教学效率及质量。同时,一些教师在数学运算教学中,采用“满堂灌”的形式,课堂上一问一答,形式呆板,师生之间互动效果不佳,也制约了数学运算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策略
       (一)通过动手操作,形成正确认知
        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与动手摆火柴棒的方式思考算理,打破思维定式,应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尝试总结出其他算理。如计算算式17-8时,有的学生尝试用10根火柴棒,先减去8根得到2根,再加上7根,体会与认识“破十法”:有的学生则是回想“20以内的进位加法”知识点,在旧知基础上思考8与什么数字相加等于15,这种算法即“想加算减法”。学生经过思考与体验,不仅对算理有了深入认识与理解,还帮助学生掌握了多种算法,体现了计算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摆火柴棒,直观地表现思考过程,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解出算式后标出思考过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做好课堂管理
        在小学数学运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利用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及探究中,使小学生对数学运算知识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思考,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在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要注重为小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并及时掌握学生合作学习的开展情况,加强合作学习的管理工作,以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在数学运算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新知教学,引导小学生进行探究和分析,并鼓励小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之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运算方法、技巧等进行学习和探究,以加深小学生对运算知识点的学习及理解。例如,在进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问题:23×8+8×27=?引导小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使小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内涵。通过合作分析,学生能够综合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知识,计算出23×8+8×27=(23+27)×8=400。由此可见,引导小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能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使数学运算教学更加便利。
        (三)通过运算训练,强化运算能力
        “分数加减”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考虑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即分数的意义和类型是分数增减的前提条件,分数的计算需要有整数和小数计算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们就可以理解计算机特性和计算规则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感觉到他们在培训的基础上拥有更高的计算能力。
        结束语
        简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机地结合方法学和计算机辅助练习,强调数学教学的相关性和有效性,积极地让学生参与数学教学,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激发了小学对计算机教学的兴趣。同时,教师必须注重计算机课程创新,突出小学的基本要求,为小学教师提供数学方法,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效促进小学数学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冯长际.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9(36):182.
[2]董红.浅析运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性[N].贵州民族报,2019-11-12(B03).
[3]朱菊.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