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工程安全管理 柳涛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柳涛
[导读] 摘要: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的逐步完善,市政工程行业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受到社会和公众舆论的广泛关注,安全生产成为稳定社会局面的热点和焦点。
        天津泰达市政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7
        摘要: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的逐步完善,市政工程行业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受到社会和公众舆论的广泛关注,安全生产成为稳定社会局面的热点和焦点。当前,建筑行业施工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重大伤亡事故呈上升趋势。因此,需要加强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前言
        根据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目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城市化建设,然而在城市化建设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市政工程。现在,随着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各个区域当中所投入的资金也变得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的市政工程施工工艺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进,而且其管理水平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由于市政工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它包含的内容就成了多个方面的。与其他建筑工程不同的是,市政工程建设具有很多不同点,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市政工程建设的难度就大大提升了,并且困难系数也变得越来越高。
        1.市政工程特点
        1.1施工人员意识薄弱
        目前,市政一线工人大量是从农村中农民转化而来,缺乏市政工程施工经验,自身安全保护知识缺乏,对不良行为自控能力较差,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一系列的安保知识教育和安保制度的约束,容易造成这类群体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1.2施工环境比较复杂
        市政工程施工既有城市立交等高空作业,也有地铁等地下空间施工;既有跨河流的大桥施工,也有穿越山体的隧道工程;既有一次性作业,也有改造、整治等维护内容;既有主体工程,也有管线配套施工;既有郊区空旷的作业场面,也有市区交通拥堵地段的作业环境。因此,市政工程的作业环境有着相当程度的复杂性,这给安全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3承包关系复杂
        市政工程存在不少分包情况,公司往往仅派几个技术人员到现场配合管理。人员配备本身不足,分管安全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使得分包情况难以在施工期间建立和落实企业责任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
        1.4作业难度比较大。
        城市市政高架、桥梁项目施工,不仅存在高空作业,而且往往下方两侧道路作为车辆、行人的交通通道,通行不断,对脚手架安全、高空吊装等都产生较大影响。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可能伤及过往车辆及行人,影响面大,给社会带来一定损害。
        2.市政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机制方面
        尽管我国就安全管理方面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安全责任混淆不清,各个主体单位出于应付,对安全生产隐患不能及时有效地做出处理;二是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对违法违纪行为没有进行及时惩处,缺乏相应的奖惩措施;三是社会舆论监督不到位,未能及时、客观地报道安全生产事故,甚至出现漏报、瞒报等现象;四是缺乏规范的市场机制,特别是业主不规范的市场行为给建设施工埋下安全隐患。


        2.2执行方面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市政施工企业逐渐意识到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政施工企业一味地追逐经济利益,另外进行安全管理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进而导致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停留在口头上,根本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另一方面,由于行业的特点及施工的特殊性,导致该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使得我国的安全事故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3.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3.1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与安全规章制度
        安全组织机构在市政工程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现高效精干,既有较强的责任心又有一定的吃苦精神;既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又有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既有一定的组织分析能力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也就是说安全机构不能是框架,不能是迫于形式要求的一个设置机构。
        3.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广泛开展安全施工的宣传教育,使全体人员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安全施工的科学知识,增强一线工人和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施工知识,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是非常必要的。
        (1)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和意识,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重视安全生产,把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作为高于一切的头等大事。(2)各级政府要充分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要把安全教育培训列入政府的工作计划,统筹安排;要从政策上引导从业人员接受安全教育。建立规范的安全教育培训机构,特别是对一线工人的培训,要在机构设置、师资配备、经费落实上,有长期的政策、任务和工作目标。(3)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督机构,要强化安全执法意识,实行劳动力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准入制度。
        3.3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
        一般来说,市政工程在进行施工的同时,往往要用到很多大型的机械设备。所以为了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在机械设备的使用时必须对这些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并且在机械设备的选择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关的选择操作。通常在进行机械设备选择时,施工单位最常选择的机械设备就是那些性能比较优越、专业性较强的设备,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就可以有效的节约施工时间,同时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设备的功能。另外,当机械设备使用完毕之后,为了降低一些折旧费用,相关人员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其次,在进行施工之前,首先要做到的工作就是对施工工地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障碍物就要第一时间进行清理,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机械设备受到的损害。当市政工程实施到了具体的施工阶段时,那就必须确保每个项目的实施都具有相应的工作人员,这样可以对施工进行更好的掌控,另外,工作人员的操作与每个步骤的有效进行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在进行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时,每个工作者都必须认真对待,并且确保全身心的投入到施工项目的管理中去,这样一来,每个员工自身的主官能动性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以此确保现场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结束语
        总之,在实际工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要抱着维护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态度,科学管理,规范施工,统筹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质量、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因此,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管理者应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把安全生产贯彻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使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小到最低限度,从而有利于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丙荣.谈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7(01).
        [2]李海娥.关于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7,(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