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彦心
身份证号:51102419880123**** 四川省内江市 642450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在加快发展,深深地融入并改变人们生活,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但由于病毒、黑客、非法入侵等各类威胁的存在,再加上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发展的滞后性,使得网络安全形势并不乐观,还需要加大对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与管理,切实发挥其在网络安全维护中的积极作用。本文针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所存在的应用问题,对其如何在维护网络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出相关策略,以期对信息管理技术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维护网络安全;应用
引言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便利,生活的质量也得以提升,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很多的问题,怎样更好的维护网络安全就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当前,不断的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并且促进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有效应用是保证网络安全的一大重要举措,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能够有效的避免网络中的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对于网络安全环境的维护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要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维护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
1网络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维护的必要性
如今信息时代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性是保障经济稳定的一道有力屏障也是计算机信息基础的组成。同时互联网的强劲发展也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推动人与经济的加速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更加严峻,所以我们必须提高相关网络安全意识把网络安全问题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维护并管理好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是十分必要的。网络信息管理的内容主要是一些比较基础的信息,如网址、访问域名等,这些可以有效的区分用户信息,例如识别确认网名的身份证明,屏蔽不良信息,提供信息资源共享等。网络信息安全通常都有一个周期性,包括突发情况的处理、常规的安全性检核、安全观念意识宣导教育、原则目标的确立、实际应用测试、风险评估监管、工程项目实施、选择模型反复测试、过程需求分析改善、建立安全策略体系等。这样就构建了一个完整周期,经过应用检核后就会开始下一轮周期,形成完整回路来回不停的往复。现在的网络技术更新很快,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信息技术不断的在迭代发展,所以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也要随之更新推进以求做到更加的完善。
2当前的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2.1缺乏完善的信息管理监测技术
黑客入侵与网络病毒是当今社会发展中,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网络病毒与黑客技术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其具体形式上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对于各种病毒及黑客技术的瞬息万变,行之有效的科学性监管技术则是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保障。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限制,导致当前的信息管理监测技术并不完善,因此也就难以实现其对于网络安全性的有效监管更,严重的情况则会造成网络病毒与黑客技术,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有机可乘。
2.2访问控制效果不佳
随着计算机软件数量的增多,再加上上网需求的增加,使得访问控制面临较大压力,要时刻提防非法访问,这期间信息管理技术发挥关键控制作用。然而由于防火墙技术有明显缺陷,对于访问对象缺乏有效控制,较易发生信息泄露问题为此,在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中要提高对非法访问的控制效果。
3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维护过程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3.1以提高管理效率为导向,构建网络安全完善性管理制度
针对于网络安全问题的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其主要的方法是通过相应的管理工作方案及管理方法手段,对网络安全中的问题进行解决策略上的及时调整。在网络安全的发展过程中,则需要结合于当前危机的具体来源及危机特性,构建更完善的网络安全风评体系。通过对网络环境的标准化规范管理,实现各方面安全因素的精准把控,并在影响因素的实质性内涵上,对其进行问题的针对方案制定。另外,在对问题进行调查的同时,还要兼顾工作方案的调整。以此为客户构建出更有安全保障性的网络环境。与此同时,还应该结合当今时代的具体需求以及客户的内在要素;具体的安全管理内容也应该针对于客户的实际需求作为调整方向,并在不断完善加强管理监督体系。以提升管理效率为导向,构建网络安全完善性管理制度,以此将安全风险规避到最低程度。
3.2提高网络安全风险控制
在计算机网络中,无法保证其绝对安全,缺陷与漏洞始终存在,构成严重的网络安全威胁,所要可通过优化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以达到安全风险控制的效果。所以,在信息管理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当结合网络安全现状及维护要求,制定科学的技术应用策略。一是要认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以往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缺陷与不足,制定更加可行有效的技术应用策略;二是要对网络安全风险进行预测,全面排查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还可通过人为攻击的方式验证网络安全防护可靠性,同时还要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进行持续优化,及时弥补技术缺陷,为网络安全提供信息管理技术保障。三是还要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对网络中潜在风险予以及时通报,并采取必要控制措施,以免对网络安全构成新的威胁。
3.3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
网络安全维护人员,是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直接使用者,技术能否发挥出应有效果,与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专业能力也有密切联系。因此,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也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合理方式。首先要使工作人员意识到网络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提高其警惕性和防范意识。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强化其专业素质,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操作。在网络安全问题出现苗头时,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能力做出分析,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为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服务。
3.4提升监测和加密技术水平
最后要做好监测和加密技术的优化,使其同不断发展的网络环境相适应,实现检测技术和加密技术的优化。一方面,要积极地开展对于检测技术以及加密算法的研究和学习,改善当前检测技术和加密算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进行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其次,也借鉴了其他一些国家的优秀技术和算法,丰富了我国当前的一些监测和加密技术,促进了我国检测技术和加密算法水平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复杂,对网络安全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人员应立足现实环境,正确认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有效管理内容、优化网络环境、提升技术水平方面的作用,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制度,构建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平台,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忠堂.论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如何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9(51):297-298.
[2]王琦.计算机信息管理在网络安全中的重要性[J].现代信息科技,2019,3(13):180-181.
[3]张莎莉,洪月,韩柳.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维护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08):144.
[4]冯蓓,许柔.基于网络安全维护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04):149.
[5]张建超.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与计算机网络安全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5):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