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摘要:中国标准动车组是公司继CRH系列动车组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后研制的国产新一代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本文以布线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精益生产为目标,结合生产环境、生产流程、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员工可操作性和质量的可控性,对布线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不断提高标准动车组的产品质量。
关键词:标准动车组;布线;产品质量;控制
一、布线要求及流程简介
1.车辆布线总体位置划分:车内:CL为天花板左、CR为天花板右、CC为天花板横向、VL垂直左、VR垂直右、WL侧墙左、WR侧墙右、BL地板左、BR地板右;BT过线孔的通过部分;防护软管:PH保护软管等。安装位置代码布线所需的安装位置代码在每种车型的“电气安装总体布局图”中都可以查到,主安装位置为四位数字的位置标识(例如+0268),子安装位置为被小数点分割的标识(例如 +0268.10).这两组编号描述了安装位置。为了精确确定电气设备及部件的位置,采用数字编码进行标识。
2.线束号组成及含义:线束是电线/电缆按照电压等级和安装位置分类捆扎在一起的电缆组。组成线束编号的前四个数字表示第一地址(起始位置),第五到第八的数字表示第二地址(终止位置),下一位字母表示电压等级,最后三位为连续数字。
.png)
3.电压等级
H为高压电缆;E 为接地线;A 为制动线、牵引马达线、三相交流电缆;B 为控制及电池配线;C 为信号线、WTB、MVB、天线、等。
4.布线前的准备:
在线槽各出口处粘贴标示,线槽出口和连接处用铝质纤维胶带进行防护。布线前检查线槽是否粘贴牢固,用手摸是否有毛刺和锐棱。如果有使用细砂纸对线槽里的毛刺进行打磨并用铝制纤维胶带防护。对线槽出口及电气设备用胶带标注。见下图。
.png)
5.地板布线过程:每取一束线束在装箱单上划上“+”布完这一线束后,在记名作业上签名。未到位的线束,要在布线记名作业注明。布线中线束不能一次到位的,要在末端用黄胶带粘好并注明终止位置。放完线束后将电线按直径350MM为圈捆扎。悬挂到挂钩上,线束头朝外。
6.地板布线的整体要求:线束在线槽内的部分,不同电压等级的线束要按电压等级分别放入对应的线槽隔断内,不允许混槽,地板线槽内线束要保证顺直不交叉,线束高度不许超出线槽高度。见下图。
.png)
二、布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天花板以及地板布线每放一束线束需要看一次布线表,布线表中有很多线束为同一路径,放线时需要重复很多看表动作和布线动作,费时费力,现场环境难以控制,严重延误生产计划。
2.布线时,线束的走线路径不统一,所放线束往往交叉严重,导致后期线束的防护工作难以进行,并且线束的高度超出线槽高度,后期地板扣盖工作中,线槽盖挤压线束严重,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3.线束的预留长度正确与否难以检查,往往操作起来,员工只是按照布线表中的线束预留长度进行操作,但是线束到达终止位置点时的长度难以进行检查,对于线束的预留长度的自检及互检工作难以进行,预留长度不正确的结果就是要大面积返工,影响产品的质量以及车电布线工序无法按时完成,进而影响到后期工序的进行。
4.天花板布线以及地板一次布线结束后对于车内到达各个位置点的线束总和难以进行核对,没有一个精确细化的可视化标准,导致操作者工作结束后,对于工作的正确与否不清楚,往往出现问题。
鉴于以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布线的合理性、员工作业的可操作性、产品质量的可控性以及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必须合理调整生产流程、优化制作工艺。
三、布线质量控制及工艺优化
1.根据布线特点对这些关键问题点进行总结分析,然后对不同的问题结合工艺文件和其他有关的资料进行各个攻关,最后针对以上的问题做出了一些措施及方法。大大改善布线质量,效果显著。
2.天花板以及地板布线的工艺优化:在天花板以及地板布线中,通过仔细研究线束走线路径规律,总结出一套天花板及地板布线优化工艺方法即:从布线表上直接体现出同一路径的线束,编排出合理的布线顺序,以相同路径的线束作为一个单元进行布线,布完一个单元,就防护一个单元。按照顺序有条不紊的完成布线工作,达到布线标准作业。这样做下来线槽内的线束即顺直又无交叉现象,避免了线束磨损,降低了做防护的劳动强度。用此方法以后,对于线槽内线束的超高有了大大的改善,避免了由于线束过高导致混槽或后期线槽扣盖压线而存在的安全隐患。另外使原来地板一次布线所使用的周期由原来的2天,缩短为1天,效率提高1倍。
3.针对布线过程中出现的线束出口位置及线束的预留长度不正确的问题,我通过研究总结,使用线束到达终止位置点后以参照物作为基点,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核对的方法进行解决。
例如:在头车地板一次布线结束时,在0179.20的12号出线口这个位置点上的线束长度为:以12号出线口为参考点,线束末端距离参考点的距离为1.8M,其中,线束1190预留比其他线束长0.7M,这样就可以利用测量工具进行准确的测量核对。
本套方法的好处在于对于线束的预留长度进行2次精确检验,如果发生预留长度不正确的问题,可以马上反应出来,及时加以改正,有效的避免了返工现象的发生。使布线预留长度的正确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png)
4.对于布线完工后每一个终止位置点的更细化的核对问题,我通过以每个位置点为基准,参照布线表,对布线表进行总结记录,编制了《地板以及天花板核线表》,准确而全面的列出达到每一个终止位置点的相应的线束总和。专门供地板天花板布线自检及核线使用,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质量。
利用这些方法可对全车各个位置点进行布线完工后的核对,做到天花板以及地板布线完工后每个点都有精确记录,都可以进以核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天花板以及地板这样各个单元的布线结束时,全车各个终止位置点核线完毕后,可确保布线正确率为百分之百,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这些解决方法是在标准动车组现车布线生产中总结归纳的一些经验,经过与设计、工艺人员讨论后得到认可,在现车上已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日常工作中我将布线看成是一个产品,我的用户就是我的下道工序,为了打造出合格的产品,这些操作方法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使我们每一次都能向我们的用户按时交出合格过硬的产品。而这些合格过硬的产品是组成标准动车组的基石,动车组从最初的技术引进到如今的自主研发,我们经历了僵化、固化、优化、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一系列过程,创新遍布生产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车上布线位置定义图
[2]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项目地板布线工艺规程
[3]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项目车内电气布线工艺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