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
(湖南省邵阳市第六中学,湖南 邵阳 422000)
摘要:音乐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以及情操上有着积极作用。初中音乐是基础教育中的必修课,是实现美育教育中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初中音乐课堂上采用互动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还有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索互动教学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实践,希望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师生互动;初中;音乐;实践
音乐学习能够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课堂通过聆听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创作音乐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在传统的音乐课程中,师生间缺乏互动,音乐课堂成为了教师的个人表演空间,学生以观众的身份观看教师表演,然而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得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音乐兴趣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中学仍然将音乐课程当作副课来对待,音乐课程得不到学校的重视最终导致学生也不重视音乐课程的学习,对这门课程只存在片面的认识,认为这门课程可有可无,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以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为主,提高学生对音乐鉴赏的热情,并借此创设师生互动的情境,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当中。互动式音乐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出音乐课程的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采用师生对歌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给学生带来轻松快乐的音乐体验。另外,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能够一点点得到进步,在与教师互动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授自己的经验,并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进步的喜悦。
二、创新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创新课堂教学导入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月桂花遍地开》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将教师布置一下,在教室内挂起彩花,吊起彩绸,营造喜庆的环境,接着在教室内播放音乐,要求学生扭着秧歌进入课室,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表现空间,此时学生在课堂中就会兴趣盎然,并在课堂氛围下感受歌曲中丰收的喜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除此之外,在教师在授课时可以让学生以“圆形”的座位形式来听课,教师站在圆心的中心为学生讲课,这样的座位形式更有利于师生互动,增进师生的感情,为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三、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营造欢快的互动氛围
在素质教育下,音乐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表现,因此,音乐课堂更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通过搭建学生展示才艺平台能够有效地营造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进一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教师在课堂上既是导演的身份也是演员的身份,带领学生表现自我,更好地受到音乐的熏陶,形成欢快愉悦的身心,当教师充当演员的身份时,教师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群体中,与学生共同欢唱,鼓励学生放开歌喉,释放自己的情感,共同投入到音乐的演唱当中,提高学生的音乐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通过开展各种互动式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的空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1]。
在素质教育下要求以生为本,师生间和谐共处,因此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增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因材施教,再通过适当的引导与点拨帮助学生克服音乐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融洽师生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创设竞赛的课堂情境,增强师生互动的积极性
竞赛情境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创设能够满足学生的好胜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展音乐鉴赏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抢答教师出的问题,学生在抢答过程中增强了与教师互动的积极性,同时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并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歌唱歌曲,对演唱效果最佳的小组提出表扬,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进一步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五、注重音乐活动教学,增强互动教学的实践性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以外,教师还应当引入相关的音乐活动课,才能更好地弥补理论教学中的不足,从而增强音乐课堂互动教学的实践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例如在乐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传授乐器的理论知识,接着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与学生共同伴奏、合奏,同时学生在伴奏过程中教师可以仔细聆听、观察,发现学生演奏乐器中的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能感受到音乐学习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结语:
音乐教育是初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好的教学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培养学生美感的重要途径,互动式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有利于唤起学生的音乐热情,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颜美芳.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