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军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美术教学正式走进核心素养时代。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各学科课程统摄性和主导性概念,而核心素养的养成离不开学科教学的有效实施。然而,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现状与教学效果并不乐观。本文在分析当前高中鉴赏课教学现状和困境的基础上,结合核心素养相关理论,梳理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助益教师提高教学品质。
关键词: 美术核心素养 鉴赏课教学 困境与突围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现状扫描与成因分析
(一)现状扫描
1.开设时间不足,课型单一
2.教学模式及方法探索不足
3.鉴赏基础薄弱,对美术鉴赏课不重视
4.高中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偏低
(二)成因分析
目前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现状基本呈现出课时少,间隔长,学校忽视、学生消极、教师敷衍的不良现状。除客观因素制约,主观因素也是导致问题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念相对滞后
2.知识结构不完善
3.不注重教学基本功训练
4.外出进修学习与教学研讨机会少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内涵
综上,改变美术鉴赏教学实施中的不良现状已刻不容缓。而美术核心素养内在理念为我们重新审视问题,探索不同策略,生成了新的视角和维度。
(一)美术核心素养的内涵
1.概念解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以美育人,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学会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发现、提出和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美术学科及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高中生必备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3.主要内容
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生发之源共同指向视觉形象,由此奠定了独有的立科之本。
(二)美术核心素养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的意义
美术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构建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丰富了教学方式,不断促使教师发展教学智慧。通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包括教会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能力,教会学生用美术的方式、用跨学科的方式来解决美术的问题及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基于核心素养向度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实践对策
审视当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现状及困境,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突围,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反思,以为应该关注以下几种实践策略。
(一)唤醒积极情绪和内在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和人文精神
1.创设生动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图像识读
新课程既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更强调学生主动学的必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人只要对从事的某种活动有浓厚的兴趣,他就能积极、创造性地去完成它。
2.建构图像识读的意境,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审美理解与判断
由于图像比文字更具直观性、真实性,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教师可以建构图像识读的意境,巧妙化解难点,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认同、理解。
(二)充分利用地域性资源,发挥学科优势和能动性
面临学生对鉴赏课不重视、不理解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创造性,展现美术学科魅力。
1.就地取材,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在美术创意中真实体验与虔诚对话
能鼓励人们运用联想、想象和变通的方式,进行动手创造和实践活动,是美术学习的一种功能。
2.成果展示,发现学生的各自优势,对美术作品产生深度理解与审美共鸣
美术新课标指出:“运用表现性评价、展示交流等适应美术学科教学特征的评价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成果”。
(三)积极投入教学转变,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1.关注内心冲突,从默化潜移走向文化理解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是国家教育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美术学科价值目标所在。美术教师同样需要关注学生内心冲突并针对性地予以调适。
2.挖掘内在潜能,从经验教学走向事实和数据教学
新课程倡导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由经验教学向事实和数据教学转变。用一种更加开放、长远的眼光去看待美术教学,更有助于师生潜能的挖掘与释放。
(四)促成师生交互模式,着眼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1.对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产生安全感与归属感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并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学生只有在安全、具有归属感的教学氛围中才敢于表达自己,其主体意识才能被唤醒。
2.由衷的赞赏学生,寻求师生思想与情感的共振
当前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教师的赞赏体现在要把问题解决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对学生过程中的表现给予由衷的赞赏。
四、结语
当下,审视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困境,尽管很多方面令人担忧,但对于美术教师而言,是挑战亦是机遇。核心素养的引入为我们实现新时期学生的培养及美术教学的不断突破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我们可以从中获取推动美术教改的新能量。相信将美术核心素养的理念与诉求与美术鉴赏课教学进行有机融合,能够助力教师摆脱困境并找到突围的办法,从而提升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3]韩少聪.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36).
[4]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张朝晖,徐翎.新媒介艺术:西方后现代艺术流派书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