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二中学 贵州 毕节5533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美术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喜爱,美术教育事业也有了重大发展。初中美术课也由传统美术课程教学转向培养受教育者创新思维的培养,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过去那种传统教学只重视基础技能表现的方法已经不适应国美术人才的实际,我们应重视基础培养学生全面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重点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 初中美术课 创新思维 人才
一、我国当前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
美术这门学科在初中课程设置及管理中的弱势地位,尤其是在农村学校中在人才的培养上,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只有读好书才有出息,认为学美术就不是读书,这种思想本身没有错。只重视考试成绩,认为分数至上的人就大量存在。这种应试教育从根本上说也阻碍了我国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发展。其次,传统观念在人民的思想上根深蒂固,主要是家长、社会、甚至绝大多说教育者思想意识里面,主课与副副课无意识区分,过度强调升学率,这也大大降低了美术教师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影响创新思维培养的问题
(一)美术教学中缺少情感教育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情感”因素,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方式,并尽可能地通过立体形象的教学语言,生动而丰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浓厚的生活情趣,以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畅通。然而在大多数的美术教学中,往往缺乏情感方面的因素。托尔斯泰、席勒等认为:艺术是情感的。美感教育其实就是一种情感教育。师生间的平等关系有利于情感的交流,美术教学是通过美术欣赏和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美的感受力,只有在宽松民主的课堂中,学生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拘泥于教师的思维,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被激活。现在美术教学往往拘谨于教师的思维,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得到发挥。
(二)美术教学中缺少必要的技能训练
我们大家都知道,美术学习较之其它学科的学习,其过程是更全面性的,它不仅是脑力劳动,其中也包括体力劳动。我国目前的美术教学中基本上没有动手这方面的学习,基本上都是根据美术教材走,照念书本之类的话,不存在技能训练这一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的动作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智慧的创造者。”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镜子”。美术创作离不开技能操作,技能操作要求高,不仅要求用心,更要用手,美术教学能使学生变得“心灵手巧”。因此,有些人一直把实践操作当作创新的一种尝试。技能训练促使创新思维紧张地进行,在兴奋中常能抓住创造灵感,不是从中获得内心情感顿悟,就是阴差阳错地得到意想不到的“偶然”效果,这就是“技能训练”的功劳。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培养审美意识
让学生掌握双基教学,以表现感受为主,进行正确的思想观念教育,改变学生对美术的看法。我们对初中的学生要正确定位,不能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画家、美术家。学生眼中的世界和描绘的水平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大多是直觉与想象的结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丰富,技能的提高,才能逐渐理解,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去学习美术。在学习过程中,美术教师要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用美术语言描绘自身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 学生的想法来源于实践, 创造思维的萌芽, 更是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因此, 在写生中引导学生观察的是自然中的结构、形状, 减去不入画的部分, 补充一部分, 使构图完美, 画面和谐, 意境更加充实。还可以让学生用夸张变形手法, 来进行画面的表现, 例如使高的更高, 矮的更矮, 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 来加强艺术的感染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极大的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仔细的观察, 细心的体会, 创造出体现了自己个性和鲜明形象的美术作品。通过不断的锻炼和培养, 渐渐加深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增强了个人的创新意识。
(三)在兴趣的激发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兴趣是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心产生联系的,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教师精心设计, 以兴趣作为向导,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环境, 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着眼点, 从思维中思考、分析, 以获得全新的创造。比如, 在教学中, 为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以示范、活动等形式请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 再以启发学生作画思维入手, 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升, 他们兴趣勃发, 很快投入学习过程之中, 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欢乐认识兴趣的场所。此外, 为了使他们有新的发现, 在教学中, 教师还应努力创设“和谐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某一知识产生一种亟待解决的心情, 合理利用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好奇心, 达到诱发他们学习欲的目的。老师的这些做法, 达到了让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也激发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兴趣, 从而唤起其强烈创造的动机。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多元化
我认为现代美术教师还要努力向学者型转变.这就要求要加强教师的教学研究和理论研究的能力,用理性的思维、理论的知识和严格的思辨去指 导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的核心。目前,大多数初中学校的美术教师,只知道教学,很少有主动探索教学规律和研究教学者,即便有也只是教学经验总结一类的成果,实践性比较强 ,缺少理论和思辨素质。这样也就自然而然的导致了教师在美术教学管理能力上的缺乏 。其实上好一堂课.往往是看老师能否真正地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作文章。在美术教学方面有些美术老师就是单调的知识传授和简单的技能训练课,在教学中并没有把学生的潜在意识和创新思维真的去挖掘出来而是把它当作一种教学任务去对待。
我们可以采用多元化教学多媒体上课。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教学足课堂教学中崭新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容易把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多媒体教学是现在在初中美术教学里重要的一种手段,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意义、风格及特征.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在教师教学上,一些手绘无法达到的效果,教师可以在电脑里迅速完成:减少了教师示范的时问.还能让学生一日了然的看懂。另外,电脑还可以做出更多更好的课件,可以弥补在教学上的一些缺陷。就学生而言.电脑美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税野,吸收多元化思想.还可以发挥自己的创作个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当今初中美术课的特性和它所处的地位.转变观念、提升美术课在学校的地位、提高师资配置、改变教学手段、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来培养未来的美术人才。从而有效地解决初中美术课存在的几个问题。作为美术老师深知创新思维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师生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切实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水平,给学生一个想象的平台,让他们敢于提问,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他们养成创新思维,动手实践的好习惯,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合作学习能提高学习兴趣,至于要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是我们中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目标,运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变“教”为“学”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单一的掌握知识技能转向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段鹏.当代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价值与教学模式初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学苓.初中美术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河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郭玉婷.中学美术课堂学生问题行为调控策略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