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 吴易宏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28期   作者:吴易宏
[导读] 摘要: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实现了电力工程管理的自动化创新,从当前来看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够有助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850000)
        摘要: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实现了电力工程管理的自动化创新,从当前来看自动化技术应用能够有助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文章结合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优势,探讨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电力技术;电力自动化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得到了十分普遍的应用,这也使得电力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准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对于电力的需求也逐步增加,电力企业每天需要传输更多的电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企业发展,但同时也让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如何实现科学而广泛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就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问题。
        1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首先,精准性显著提高。在现代电力系统运行中,使用自动化技术手段,极大程度提升了系统控制的精准度。在以往的电力系统运行中,参数的控制与调整,大部分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完成,不仅增加了电力单位的工作难度,还极容易导致工作过程中出现错误。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大幅度降低了电力单位人员的工作量,并使电力系统控制的精准度得到提升。其次, 反应时间变短。当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因工作需求要调整某些参数时,使用自动化技术手段,能够缩短电力系统的反应时间,使电力系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关操作步骤,为电力调度工作提供了便利。除此之外,当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需要立刻停止运行时,自动化技术的投入与使用,也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2],大大降低了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另外,实时全天候监控。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实时监控功能,能够对电力系统的各项数据进行全天候监视与控制。一旦监控系统发现电力系统中的某项数据超出标准范围,就会立即停止运行,并在第一时间内向电力单位的工作人员发出警报,为后续的维修工作提供有利契机。全天候实时监控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降低了各项事故的发生概率。
        2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电力系统运行保护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时常因设备老化或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故障发生时,继电保护装置将会快速、自动动作以免故障点继续运行,阻止故障扩散,保障非故障点继续正常运行。同时对于运行异常状态且非必要断开的设备而言,直接断开设备的连接也会引起系统波动降低稳定性,通过继电保护装置通信手段传递信息的方式自动判断该设备是否需要进行动作,从而加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随着社会将步入新工业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使得电力系统对数据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智能变电站的出现实现了数字化输出,解决了数据交换问题,同时对智能变电站的保护工作也变得更加重要,智能变电站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也更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结合了保护技术与信息综合检控技术,即起到了监测与保护的作用。除了结构原理与之前装置有所不同之外,最大的区别在于自动收集整个变电站的信息,根据整个变电站的运行状况来判断不正常设备是否要动作,从而降低了故障影响范围,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设备运行稳定性。
        2.2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电力系统的主要核心就是变电站,该项技术的运用就是结合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对变电站实施优化设计,将相应的运行数据信息全面而确切地收集起来,以此控制好变电站的运作情况,增强控制效果。自动化技术能够让整体电力系统的连接配置变得更加简单,同时还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现阶段,为全面完成电网自动化建设,变电站已经广泛采用监控技术来实现计算机保护,并且科学运用了自动化系统中的采集保护与管理模块,切实处理好存在的故障问题,确保电力系统能够顺利运作。


        2.3安全监控
        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系统运行控制的自动化,需要凭借电气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系统内部设计安全监控版块。具体来说,动态性、持续性的安全监控功能板块,能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中,利用外部干预确保系统运维管理的全面性。同时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实践区域的拓展提供助力。因此,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期间,相关人员需集成应用计算机平台、信息技术、PLC技术,为自动化电力系统增设安全监控版块。该功能板块的主要作用是实时预防设备故障、诊断设备故障、处理设备故障,为电力系统性能优化提供安全保障[4]。并且在安全监控功能发挥中,为自动化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异常状态的控制提供技术支撑。并且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中,通过丰富其内部技术成分的方法,突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价值,明确我国电力企业内部革新方向。
        2.4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电网调度作为在发电厂中自动化应用技术十分广泛的一个工程,其实现自动化的条件为电网调度中心需要有一台能够将所有设备进行连接的计算机,同时该计算机必须要连接相应的网络设备。电网的调度服务器以及显示器能够具备大显示屏模式,并且是有较高效率的工作站。传统的人工监控和调度模式将被新兴的现代技术计算机网络监控所取代,从而能够利用区域电力系统中的网络,在发电厂调度中心以及变电站工作站之间进行连接将需求合理分配,最终连接这两个终极的电缆,以实现自动化调度的功能调度中心。作为电气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它可以对一切的设备运行和控制进行操作,因此该设备能否满足现实的需要对电气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通过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对其进行有效操作,从而能够脱离传统的人工模式实现数据的自动整合以及自动收集,并且将这些数据合理地调度,从而实现自动化的电网调度模式,使电气工程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从而能够适应市场日益发展的需求。
        2.5电力系统维护中的应用
        我国电力系统大力发展特高压输电线路,特高压输电线路分布广泛且地形复杂,这样带来了相关的问题,即维护困难,不仅消耗更多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为解决该问题,现今电力系统企业引入无人机技术进行巡线工作,该技术的出现受到电力系统的高度重视,通过应用获得一片好评。无人机巡线可通过影像还原真实细节,模型效果真实,能够实现地表全要素表达,同时还能实现对影像实景三维模型的数据精准测量,且精度高[5]。无人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途广阔,不仅可以巡检10k V-500k V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降低线路巡视难度以及巡线工作量,提高巡线工作的效率及速度,更能极大程度的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使得电力系统安全生产运行。
        2.6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此项技术指的就是电网配电改造的技术,将该技术实施自动化运用,实际上就是综合采用配电网馈线监控技术、用电采集技术以及配电网数据通信技术,达到总体调度管理和配电网自动化运行的效果。另外,采用此项技术还能够对用户的计量表情况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故障问题或是窃电现象,最大程度地避免电量损失,同时还能够准确地辨识出电流故障,控制好继电器的断开与闭合。除此之外,该项技术也能高效检测出线路传输电能的效率,对线损进行精确计算,确保输电线路的运行能够始终处在良好的状态下。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现代化建设中,为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目标,增强系统安全性能。相关人员应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实践中,根据新时期电力系统设备运维、系统控制管理需求,提高电力调度、变电站运行、电厂监控等多方面的管理水平,推动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兆顺.浅析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的现状和改进措施[J].科技风,2019(35):172.
        [2]武克轩.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5):46+10.
        [3]聂晨浩.试析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7):173-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