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津
凤凰文投京津新城(天津)置业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80
摘要:在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的政策支持下,我国基本建设产业的发展也获得了很多机遇。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引起了施工单位和业主的重视。本文从影响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以及具体的控制策略等方面,简要分析了改善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关键词: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存在问题;策略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数量在增加,但相应的建筑企业数量也在增加,企业之间的对抗在加剧,建筑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企业要想更好地立足当前社会,就必须努力进行质量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通过高质量的工程项目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市场声誉,提高企业生存的稳定性。
1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分析
1.1 制度设计因素
在对施工管理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设计因素对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影响是共同因素。其中,对系统设计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的分析主要体现在:在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中,在设计编制主体中,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并不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岗位人事制度设计不足,导致具体的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中存在管理漏洞,造成项目进度延误,质量管理失效,工程造价上涨现象。
1.2 制度执行及监管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相关管理工作的执行,分析了由于缺乏系统制定和监督,质量控制不力导致管理工作没有落实的情况。其中,系统实施和监督工作的实施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建设项目建设管理中管理体系的实施不到位,实施过程中存在缺陷,执行人员的管理存在缺陷。有关实施工作的要求,职责不明确,其次,有关管理制度的实施缺乏监督,导致项目现场混乱,安全管理不力,施工质量不合格,人员伤亡以及过度经济损失的不良现象。
1.3 工艺技术因素
从建筑技术的应用角度来看,建筑技术的应用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工程质量问题,工程返工和成本增加。对技术因素的具体分析,导致工程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建设项目的施工在实施其技术技术后,与基本地质环境不同,与后续施工存在矛盾。工程建设中发生施工冲突,施工程序混乱,结构质量不合格,结构面沉降,裂缝等现象,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维护了实际权益。业主的利益以及建设单位的实际收入保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4 人员综合素质
在施工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了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实现施工施工的主要目的,因此,从人员分析的角度看,工程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存在问题。管理质量不合格以及项目建设质量不合格,则是施工管理在建设项目中主要存在的影响因素。其中,人员综合素质对建设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合格,综合素质不达标,无法控制项目的进度,无法处理项目施工中的突发事件,无法有效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1.5 物料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中基础物料存在问题,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了根本性的影响。其中物料因素造成的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水泥硬度等级不达标,钢筋材料强度,抗弯曲性能不达标,砂石粒度硬度不达标,造成在工程施工中出现了结构变形,结构裂缝,结构塌陷等安全事故现象。其次物料问题造成的工程管理问题及质量问题,也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及进度延误现象,对于业主方与施工方的有效合作,以及项目施工后期的管理,应用均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2 关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
2.1 加强部门协作
从当前的施工管理和施工分析来看,许多施工项目不是由施工队完成,而是由许多分包商完成。因此,在实际的建设项目管理中,首先要规范分包合同的数量,不要过多地分解项目,减少管理与建设协调问题的可能性,并明确每个工作的方向和建设范围。
第二是实现材料,技术和质量检验的协调,因为建设项目存在广泛的分包。仅由一方的合作就难以保证建筑物的完美完成。因此,重要的是要实现多部门协调,减少对个人能力的依赖,并着重于组织和流程以减少人力成本。
2.2 加强工程的成本控制
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是最大化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首先,建设单位要牢固树立成本观念,将成本控制渗透到项目的各个方面。其次,还应建立定期的成本分析系统,定期收集单位项目成本与预算成本的比较,并进行会计分析,最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当的企业定额。结合以确保企业在项目管理或施工质量控制中实现清晰的构想。
2.3 积极抓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
对于施工管理和施工工作,一般来说,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一方面需要在施工前进行一定的技术披露和沟通,以明确施工范围,另一方面,为了明确施工范围,明确管理人员和技术操作人员对施工技术和操作要领的了解,以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能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效率。对于技术监督检验人员来说,技术公开和交流可以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质量检验的基本施工过程,避免出现渗漏问题。
2.4 加强细节方面的管理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项目管理是提高工程项目质量的有效手段。管理者应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尤其是一些细节,并予以注意。经理应监督项目的整个过程。为了提高质量控制的效果,管理者可以在工程建设的重点领域执行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控制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所在。管理人员要做好材料管理,检查各种材料的出厂证书,同时对进入市场的各种材料进行抽样调查,并送至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以确保每种材料的质量都可以达到要求的使用标准。管理人员应采用定义职位和定义管理人员职责的方式。他们应该有负责任的态度,并监督整个施工过程。由于施工内容较多,管理人员应区分一级和二级管理工作,在安装施工中要注意一些细节和隐性内容,并对细节进行控制,以实现整个施工电气安装施工质量提高。
2.5 全面加强技能培训,进行质量监督
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有必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此,应采用岗前培训的原则,以确保每位建筑工人的技能都能达到施工要求,并坚持持证上岗的原则,减少因施工造成的施工质量问题和施工安全隐患。技术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技术培训。通过检查和培训,确保了施工的整体质量。此外,它可以处理施工进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降低施工安全性,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确保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如果基础,基础和主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不进行设计变化和图纸审查程序,则不允许擅自建造。违者将被责令停工整改,并约谈三方主要负责人。
2.6 落实工程基础施工物料质量检测
建筑工程施工中因基础物料质量不合格,造成的工程管理问题及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可通过落实工程基础施工物料质量检测的方向进行发展。其中关于基础物料的质量检测,施工单位可通过分析工程施工设计要求,针对现场施工中应用的水泥,砂石,水,钢筋及其他物料,通过现场放样测试,数据分析的方式,进行相关物料的选用和淘汰,以此保障在工程施工中基础物料应用质量的合格性,同时合理的提升其工程管理质量及工程施工质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施工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操作实施中的相关影响因素,从而积极有效地优化项目管理效果。在实际发展中,还应加强基础调查,优化技术选材,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完善对建设项目管理制度主体的编制和审核,并加强对施工的监督。管理流程和实施处罚机制,为改善工程基础材料的质量检验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海.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8):37-38.
[2]郭秀梅.简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8):42-43.
[3]陈欢.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舍,2020(24):148-149.
[4]胡道敏.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6):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