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21期   作者:岳静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学生身心都处于未成熟阶段,
        岳静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雪枫小学 2343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学生身心都处于未成熟阶段,培养学生在语文阅读概括能力上更是重中之重,对于处在高学段的学生们来讲,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更加注意。对于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的养成,不能急于求成,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在本文提出了几点研究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概括能力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更是如此。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性阶段,也只有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才能够不断地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从而为我国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非常关注的内容,只有把这两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才能够使学生有更大的进步。
一、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的定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概括能力指的是在阅读文章时,对文章内容进行赏析,分析文章的结构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最后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要表达的内容概括出来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在一开始培养阅读概括能力时最应当注重的便是文字的累积,同时也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学生在读一篇文章的同时,也要做到多读书,读好书,各种类型的文章对于学生阅读概括能力的培养都是有益处的,高段学生正是训练孩子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主旨的起步时刻。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文章细细的评读,再加上老师在旁边的悉心指导,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风气上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的方式
        (一)创新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主要以阅读文字解读文字为主,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语文以阅读的方式为获取知识的途径,无论是对知识和语言文字的积累还是对语言的运用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基础。通过不断扩充阅读信息资料量,并以此逐渐积累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结合学生特点做到因材施教,结合优等生、中等生与差等生的学习能力与特点创新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普及的现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配合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熟练的掌握多种阅读方法与技巧,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有效学习的第一步,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刚接触到阅读,因此只有激发兴趣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应该创设趣味性的教学环境,在布置教室方面可以根据课文或者选择的阅读素材对黑板以及课桌的排布进行一定的特色布置,让学生更容易沉浸于对课文的阅读中。阅读情境的创建,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去思考问题与理解问题。同时,阅读情境应该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形成密切衔接,消除学生在阅读时的陌生感,了解阅读内容和生活的关系。其次,应该注重课前的有效导入,可以通过对学生提问以及让学生自己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

最后,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导入数字教学资源,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语音等,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首先进入阅读内容之中,从而在兴趣的激发下开始进行阅读。
        (三)引导学生探索式学习,总结语文阅读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在阅读内容的设计上,更加注重学生探索式学习的过程,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与互相讨论,总结出阅读方法。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树立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信心,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在自我探讨和总结阅读方法时,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指引学生正确的思索方向,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更好实现。如《盘古开天地》,是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为我国悠久的历史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文章用充满力量的动作词语为学生展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景象,运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现了盘古用自身各个部分创造出美丽的世界,表达了盘古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反复推敲关于文中动词的精妙运用,借鉴盘古变幻成自然万物过程的生动语言描写方法等。不断总结间读方法,实现对文章中心思想以及经典段落的充分情感理解,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情感。
        (四)合理地利用预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准备阅读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便是预习阶段,良好的开端决定了以后得发展,在每节课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布置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同学小组进行问题讨论,并在疑难点进行标注,在教师讲解时可以着重的学习难理解的部分,教师也可以通过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利用这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完善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中的疑难点。
        (五)综合实践,融会贯通
        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的培养不能局限于课堂,只有走出课堂,迈入生活中的步伐,见得事物多一点,对生活的感悟便也多一点。阅读文章达到一定的“量”,必然会产生一定效果的“质”,但是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能都拿来让学生进行拓展,所以课后的时间学生们应该利用起来,增加自己的视野。单一的训练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是不足的,也会引起学生对阅读的疲倦,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应当以许许多多的形式向学生们传授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比如,用办手抄报、板报,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评比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乐此不疲。
结束语
        总之,阅读概括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学生初具阅读能力的时候就应该进行对这项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们的阅读概括能力是有很多的方式的,无论是哪种方法,只要是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帮助的都可以采纳试用。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要做好对学生们的引导工作,最主要的是教师要倡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知识的抽象能力。在累积知识的情况下,高段学生的语文阅读概括能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苗苗.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23):199.
[2]程娟,陈香.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探索[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55-357.
[3]李业琼.小学生语文概括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34(02):197-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