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晟
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城关中学 748300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中学阶段非常重要的课程,所以在中学期间就得打下良好的根基。但是在现阶段,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还是面临一些问题的,尤其是不能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充分应用时政教学,在新的教学情势下,如何完美的解决这些问题就愈发的重要。下面分析了当前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面临的教学问题,并提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着重突出学生的主导位置,营建轻松欢快的教学气氛,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充分应用时政教学。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时政教学
引言:道德与法治是形成良好思维方式的“训练操”,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弘扬社会主义新时代正能量的途径,是树立良好道德风尚的重要引导。在当下,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作用更加多元化,不但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引导,而且还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道德规范素养等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同时努力达到新的教学目标。这需要教师将陈旧的观念更新,将过去的教学方法改变。那么,应该如何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充分应用时政教学,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当前所面临的教学问题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各国家各民族都非常重视教育,尤其是我国,更是将教育作为国家强大,民族独立的根本。随着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有极大的提升,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全国各地的孩子们都可以受到良好的中学教育。但是在现阶段,依旧会面临一些教学问题。部分趋于僵化的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让其不太习惯于主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当前的中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比较常见的是老师一股脑地灌送知识,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等学生消化反应这些知识。同时老师讲解的知识是跟过去一尘不变的“死知识”,而在中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与时俱进,注重信息的更新换代,最怕的就是不能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充分应用时政教学,不能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当今天下所发生的大事和新时代的精神。类似于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大阻碍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平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一个典型的问题是,老师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大量的布置作业、练习题,而忽略了孩子们真正的兴趣和道德与法治真正的魅力[1]。
二.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充分应用时政教学
针对现阶段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面临的教学困境,其核心就是要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充分应用时政教学。而中学道德与法治对学生 水平和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它的呈现方式灵活多变,很多案例就是源于日常生活,很有现实意义[2]。所以,在新的教学情势下,教师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应用时政教学,引导学生积极表达
语言是思想的衣服,思考的过程是通过组织和运用语言文字来实现的,这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在新课标中就有提到:“推理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具备的能力。”那么,什么是推理呢?其实由已知的条件得出新结论的过程,就是推理。但是在课堂上,学生用语言来表达推理过程往往会被教师忽略。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从教材当中学到的知识、从时政新闻中感受的新时代精神等等。
例如,在讲“网络生活新空间”中“网络改变世界”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可以利用近几年的热点时政新闻来给学生举例,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风靡全球的网购风潮。真可以说,是网络改变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在几年前我们谁能想到,我们的日常所需、生活用品等等各种商品都可以在网络上就能购买到,小到衣服袜子,大到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老师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充分应用时政教学,学生则通过时政新闻了解新鲜事,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心中的看法等等。
语言表达的机会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提升学生言语表达的形式有很多,例如:个人发言,同桌交流,小组内轮流发言等;另外表达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通过学生的自主表达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充分应用时政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教育要以学生为主,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以引导为主,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同时,教师要创设一些有探索价值的题目,这样才能激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发表独立见解,质疑问难,达到提高思维流畅性的目的[3]。另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让其大胆提出猜想,大胆发问,说出自己的问题,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从而能够更好的学习道德与法治。
例如,在讲“网络生活新空间”中“合理利用网络”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可以利用最近的热点时政新闻来给学生举例。现在十四亿国民都心系新型冠状肺炎,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做好抗疫防护。社会各界人士都捐款捐物,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将此次疫情遏制住,其中最辛苦的当属医生,护士,他们在抗疫一线,用自己的生命来守护我们,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但是,仍然有人在网络上发布不良言论,妖言惑众,这种人当真是最可恶的,是最该遭人唾弃的。合理利用网络,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在网络上表达出新时代的正能量,自己心中的思考。
(三)充分应用时政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道德与法治的双重特征,而且道德与法治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其背后的趣闻轶事也值得一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要深入教材中,探求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内涵,并以教材中的知识为纽带穿插文化知识,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感染学生,拓展知识面。
另外,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也是教师的工作重点之一。教师可以借助历史背景来讲解相关知识,这样一来,其中的发展历程可以被学生了解,并且还能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明白: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任何伟大的成就都不是一时兴起,要想在相关领域有所建树,必须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实现。同时,要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充分应用时政教学。
例如,在讲“遵守社会规则”中“做守法公民”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可以利用最近的热点时政新闻来给学生举例。现在十四亿国民都心系新型冠状肺炎,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做好抗疫防护。社会各界人士都捐款捐物,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将此次疫情遏制住,其中最辛苦的当属医生,护士,他们在抗疫一线,用自己的生命来守护我们,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但是,仍然有人在网络上发布不良言论,妖言惑众。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遵守社会秩序,做一个有道德的守法公民。这样不但可以使课堂更加活跃,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带领学生领略文字的魅力,并且这样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结束语: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中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知识结构,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充分应用时政教学,设计并实施教学方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方式,启发学生大胆猜想,并适当穿插背景文化知识,渗透德育知识,使得学生水平和能力得以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脱离教学困境所奠础。
参考文献:
[1]高志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9(30):85-86.
[2]宋建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64-65.
[3]吴佳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及探讨[J/OL].中国培训:1[20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