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芳
武汉市直属机关健康幼儿园 430014
摘要:由于受到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特殊年龄特征以及身心发展的限制,在学前教育阶段运用适用于小学及以上年级的教学方式是不适当的。近年来,许多学前教育阶段的教师都选择使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这一独特而又先进的音乐教学方式。在经过学前教育阶段教师的大量实践之后,我们发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教师的教学成果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因此,本文我们将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身及其在学前教育阶段中的运用展开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前教育;特点;实践
一、学前阶段儿童的特点
1.1 学前阶段的儿童对于动作行为很敏感
处于学前阶段的儿童,其认识的汉字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教师如果直接给幼儿讲解汉子或一些知识,幼儿理解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而教师如果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动作。比如在讲解汉字“跳”“跑”“捡”时,教师可以直接用一些简单的动作来帮助幼儿理解。这样的一种方式既能够让幼儿快速理解,又能够节省一些时间。在这些时间内,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复习一遍学过的知识。
1.2 学前阶段儿童对于外界的强模仿力
一般来说,教师是除了家长以为幼儿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因此,教师的日常行为习惯对于幼儿是有影响的。而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好奇的一个阶段。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他们认为大人可以做的事情他们也可以,这样他们就也是“大人”了。因此就会无意识的去模仿教师的行为。基于儿童的这一特征,教师要尤其严格要求自己,养成好的生活以及工作习惯。与此同时,在家长会的时候,教师要向家长传输这样的理念,让家长也能够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比如,让爸爸们不在孩子面前吸烟喝酒,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等等。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幼儿从小树立一个好的行为习惯。
1.3 学前阶段是儿童的个性发展时期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不同个性就开始展现出来了。在一个班级里,每一个人都有其不同的喜好。学前阶段的教师要能够注意到幼儿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所有幼儿的性格特征,针对不同的幼儿给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幼儿的性格特征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优势
2.1 教学以及学习氛围轻松愉悦
在我们国家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幼儿之间有很大距离,以至于在课堂模式只是呆板的教师一遍遍的给幼儿示范,幼儿又一遍一遍的模仿。这样在课堂中,幼儿的身心不能够完全放松下来,而是时刻都紧绷着,这对于幼儿的学习效果是很不利的。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打破了这样的常规,在其教学过程中拉近教师与幼儿的距离。教师与幼儿在课堂中能够平等交流,互相沟通,在这样的氛围中幼儿学习的热情也会大大的提高。
2.2 教学中加入了多种创新形式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比较单一的,因此大多的课堂内容都是教师示范幼儿模仿。但是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样的课堂对于幼儿是毫无吸引力的。幼儿也会由此产生消极的态度。而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阶段幼儿天生爱动爱玩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加入大量的游戏,动作等创新形式。
其中,可以将一些简单的儿歌通过与手势,动作等展示给幼儿。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模式来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敏感性。例如,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流水的声音,教师首先示范一次。每播放一次流水声,就在本子上画一朵花。这样幼儿就能明白游戏规则,通过这样简单的游戏,也能够受到幼儿的喜爱。2.3 教学的同时培养幼儿的音乐创新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即兴特征,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幼儿自主发挥,教师给出适当的辅导即可。这一教学方法注重的不是幼儿最后能够达到的高度,而是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幼儿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特性。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就是鼓励并且帮助幼儿去感知音乐,去突破自我。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实践性
3.1 奥尔夫教学活动的创新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创新性,不仅仅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来要求,还对教师实施其教学方案的过程有一定的要求。这是由于即使教师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案是十分简单的,只需要进行一定的学习即可,但若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同样给幼儿一定的约束,使幼儿不能够释放天性。那么,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幼儿的音乐创新性也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幼儿创新性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能够给幼儿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幼儿积极的参与其中,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例如,教师在准备讲授节奏这一内容时,可以给出幼儿一段话,让幼儿按节奏划分之后在课堂上展示。一个幼儿在展示的时候,其他的幼儿可以用拍手的方式给出节拍。这样的一种方式也可以起到调动课堂氛围的作用。
3.2 使奥尔夫音乐教学得活动生活化
处于学前教育这一阶段的幼儿,其可能不认识过多的汉字。因此过于复杂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不适合的。此时,教师可以从身边的生活用品着手,去准备与这些物品相关的活动个,游戏等。由于幼儿每天在生活过程中都会看到许多不同的物品,当他们看到不认识的物品时,其父母就会给出解释。因此,幼儿对于一些生活用品还是比较熟悉的,教师从这个角度出发更贴近生活,也更适合这一阶段的幼儿。例如,教师在讲解敲击乐器时,可以拿来不同材质的盆子和筷子,让幼儿们去体验敲击过程中不同的声音,并且去感受敲击之后的盆子震动。在活动过后,教师可以将敲击盆子与敲击乐器联系起来,从而使幼儿认识敲击乐器。也可以由盆子的震动向幼儿简单介绍声音的发生规则。
结束语
综上所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所以能够享受到广大学前教育教师以及幼儿的青睐,主要原因就是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一些活动和游戏,能够使课堂的氛围更轻松。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活动中就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相比较于传统的学前教育方式,这样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收到的效果明显是更好的。但是,要想使这样的教学方式得到更好的实施,还需要学前阶段的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特点来不断的完善教学方案,不断的从实践中汲取经验。
参考文献:
[1] 余蓉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 音乐教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J]. 教育界,2017 (212):21-22.
[2] 张婷 . 学前教育音乐课堂教学中奥尔 夫音乐教学法的运用探讨 [J]. 北方音乐,2018,(115):193-194.
[3] 曹晔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 中的运用研究 [J]. 赤峰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18,(62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