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学才
国网安徽省六安供电公司 安徽六安 237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能源的需求已经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必须要保证电力能源的及时有效供应,确保供应的稳定性。然而在用电采集系统中,时常出现窃电问题,这给我国的电力公司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针对此问题,该文主要围绕用电采集系统中的窃电和反窃电技术进行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在进行用电采集系统时窃电的方式,最后提出加强用电采集系统工作的有效途径,希望可以对有关单位预防窃电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用电采集系统;窃电技术;反窃电技术;重要方式;有效举措
在进行用电采集系统的过程当中,窃电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威胁到供电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窃电行为本身是违法犯罪行为,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或者是安全隐患,这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反窃电技术,做好监察工作,确保及时发现各种窃电的行为,并且能够尽量的杜绝这种行为的发生,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用电安全提供可靠的保证,也能够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常见的窃电方式
1.1在电压线圈上串联分压电阻或断开电压联片
一般而言,较为低级的窃电方式是通过松开电压连接片的方式进行窃电;在这种情况下,窃电人员不必将表封打开就可以完成窃电。或者,窃电人员可能会通过串联电阻的方式进行窃电。将电表外盖打开之后,窃电人员在原先的电路上串联电阻,同时采用各种方式进行掩盖,达到不被轻易发现的目的。被串联在电路中的电阻可以起到分压的作用,使得总电压中有一部分电压被串联电阻承担,达到降低测量线圈两端电压的目的,进而显著降低电表的计电水平。
1.2对短路计量装置的电流线圈进行改动
一般而言,窃电分子也可能会采取插入导线或者并联电阻的方式进行窃电,两者可以充分发挥分流作用。然而,由物理常识可知,导线自身所具有的电阻极小(甚至接近零),当电能表内部线路的输入与输出端同时连接导线后,绝大部分电流会经由小电阻的导线。在这种情况下,电能表的自身线路会因为流入电流较小而逐渐停转。假如在电能表中同时接入远小于元线圈电阻值的电阻,同样会导致大部分电流经由并联电路流入,而原线圈的线路上仅仅有极小一部分电流通过。这时,电能表也会出现转速减慢甚至停转的情况。
1.3断零窃电
在进行断零窃电行动之前,窃电分子进行的第一步应当是切断电能表的开关。一般而言,通过断零窃电法或者调接窃电法窃电需要进行的流程比较相似,两种方式都需要采取设置地线的方式。除此之外,还应当将倒闸开关设立在室内。虽然线圈电路依然会在零线存在的情况下通过电流,但实际电压已经被分担走,这种情况下,窃电分子的电能表就不会被计量,窃电分子也就成功实现了窃电的目标。
2传统的反窃电技术
2.1对电能表铅封设计进行改进
没有经过改进的电能表是铅封的,因此容易被窃电分子撬开并复原,也因此窃电分子的窃电行为创造了绝佳的物质条件。当前,供电部门已经将封口压下极难复原的电能表推广出去,并将所有铅封电表编制编号,达到对电能表的统一标准化管理。
2.2集中安装电能表,封锁与加封电能表屏柜
一般的窃电方式都需要电能表做出改动,因此考虑将电能表的屏柜加固或彻底封锁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防窃电的方向。当前,以城市小区为代表的住宅密集区域已基本实现了此类新型电能表的全覆盖。依照供电企业进行的调查数据发现,在大力推广使用此类加固升级的电能表后,窃电行为的发生频率已经大大降低,成功率也明显下降。
2.3应用具有止逆功能的电能表
当前,也有大量窃电分子通过采取反转电能表的方式进行窃电,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供电企业开始极力推广拥有止逆功能的电能表。
现在的智能电表已实现了电能表的更新换代工作,起到明显降低窃电行为频率的目的。
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反窃电技术
3.1负荷电量预测以及分析
决定整个电力负荷工作准确度的因素一共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预测方法、基础资料以及预测手段。在这其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整个电力预测工作中首先应当保证的是基础资料的丰富程度以及准确程度。电力负荷管理学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数据采集,因此这个系统所采集的数据也是十分重要的基础资料,这项资料具备着准确性以及及時性的特点。这项系统同时肩负着收集电流、电量以及其他重要用户信息等重要责任。这项系统同时拥有着极为丰富的电力数据,各种类型的用户数据也是分开放置的,也会依据不同的用户特点对应不同的电费结构。这项采集系统能够针对单个用户进行采集以及预测工作,做到尽可能小误差地预测出用户的未来数据,再通过加和的方式进行整个区域用电量的预测。
3.2反窃电技术的应用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起到快速采集、分析并对比过去时期的用电数据的作用,因此,这项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更加快速地发现电能表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并同步完成针对此类窃电事件的最终处理工作。而相比之下,传统的处理方法难免有些有“马后炮”的意义,在整个防窃电工作中主要承担着“事后发现”的责任,这就意味着,传统的防窃电方法并不能达到彻底预防窃电行为的目的,而仅仅可以针对已发生的窃电行为做出部分补救工作。在应用先进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之后,供电企业可以做到更快速处理窃电行为,以最快的速度侦测出窃电行为。这项采集系统可以及时记录异常的用电数据,为最终窃电行为的证明提供实际依据。
4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的具体应用
4.1确定窃电范围
将前沿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进电网监测工作之后,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快速准确判断出有着高线损的用电区域,并及时核查当前区域内用户的用电状况,参照系统内广阔的数据信息进一步缩小核查范围,达到快速、准确找到窃电行为发生位置的目的。对于一些明显数据异常用户,如失流、失压并同时伴有电表开盖记录的事项,快速找到窃电分子的地理位置之后,相关人员应当即刻去往现场核实,将违规的窃电装置拆除,同时做好相关设备以及线路的加固以及保护工作,避免出现二次窃电行为。
4.2准确排查高线损区域
将已经发生线损的电力结构安置在整个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内部,这部分线损结构系统就可以起到及时监测线损信息的功能,快速檢测出高线损区域。假如相关技术人员为系统植入具备一定功能性的程序,那么线损系统便可以参照这项程序设定进一步研究分析用户用电量以及数量等等信息。假如某区域已经发生窃电现象,那么该区域范围内的用电数据信息将会有较大的改变,而这项检测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数据波动状况,进而很快检测出区域范围内的窃电行为。
4.3对数据进行智能核查
当前阶段,这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完成各类用电信息的远距离监测以及录入工作。在进行整个用电信息的录入行为时,相关人员仅仅需要手动输入用户标号,就可以快速调出该用户的用电记录等详细信息,并针对该用户的用电信息做出细致的核查,检测该用户用电信息可能存在的异常状况。假如该用户的整体信息基本正常,那么相关人员就需要仔细排查该用户供电线路的详细信息,目的是判断该线路的电压与电流信息是否属于正常状态,而大量实践经验证明,这种核査方式效果十分显著,能够较大程度地减轻相关人员的工作量。
5结语
电力企业在进行用电监察时,经常会发现一些窃电的问题。这就需要全面加强反窃电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应用专用的计量箱,另外可以进一步更新多功能性电能表。通过完善反窃电技术,及时发现窃电行为,减少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林秀玉,王广义.用电监察面临的问题及反窃电措施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187,177.
[2]王业福.用电监察面临的问题及反窃电对策[J].大科技,2019(1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