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助力中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刍议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黄振强
[导读] 教学反思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没有教学反思就没有青年
        黄振强
        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教学反思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没有教学反思就没有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有利于改善教学理念,有利于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教学反思具有主动性、前瞻性和个性化的特点。青年教学的教学反思要反思教学目标、教学不足、学生表现和教学手段。
        关键词:教学反思;中职教师成长;反思方法

        在社会的发展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界逐渐关注的问题,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教学经验的累积,还应需要对自身教学的反思,如果没有教学反思,教学经验也只是单纯的重复。因此,教学反思是每一位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专业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反思意义
    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通过教学反思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
    1.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作为青年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还要了解学生对于哪些内容应当掌握,又如何进行掌握,教学反思为教师的教学手段提供了很大帮助,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反问自己教学是否有效?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学生能否听懂?以及学生有什么不良反应等问题,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学习更有效。
    2.有利于改善教学理念。青年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使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策略不断更新,从而调整教学手段和提升教学理念,从实际的教学经验中汲取精粹,并且将有缺陷的理念进行优化和完善,提升教学思路的同时也改善教学理念。
        3.有利于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学实践,而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对于自己在教学中所出现的纰漏和不足进行思考,对于学生学习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进行反复的分析研究,从而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二、教学反思特征
    教学反思是指对平时的教学实践进行反复的、持续不断思考的学习方法。青年教师要经常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从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反思具有独特的特征。
    1.主动性。教学反思是由教师自主选择的一种教学方式提升手段,也是对于日常教学活动的回顾与总结,教师会将自己定位于在教学一线的研究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并且会主动地从教学过程中收集经验和吸取教训,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2.前瞻性。青年教师通过反思进行自我教育和完善,从而让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因此教学反思不是落后的、停滞不前的,应具有前瞻性。青年教师要从实践经验中去反思自己的得与失,对于学生的反映应当进行提前的预判,从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批判和经验总结,从而突破自我,提升专业能力。
    3.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对于自身的行为和教育观念的再次思考,是青年教师个性极强的独立行为,每一位青年教师对教学的反思是不同的,属于教师根据自我经验,对授课时的教学手段进行反省与思考,每个教师都有独立的思想,思维方式也不同,因此不同的教师进行的教学反思是不一样的。
        三、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有些青年教师流于形式写出来的反思日记,已无法对实际教学产生合理的改善与应用,因此也很难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所帮助。

那么,作为中职学校的青年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
        1.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青年教师的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地讲,对难点知识无法突破,其结果是学生渴望得到的知识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问题没有解决,学生不懂的知识还是不懂,该掌握理解的知识没有拓宽加深,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所以一节课上完了,教学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青年教师应及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把影响教与学的原因综合出来,记录在教学笔记中,日积月累,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2.反思课堂中的不足之处。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有疏漏和失误之处,更何况这种设计还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来完成,所以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不恰当的情景导入、不成功的演示、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处理不当的重点难点等等。如果教师在每堂课后都能仔细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对课堂活动失败的原因认真地剖析,多积累“案例”,同时对症下药寻找解决“方案”,就会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3.反思学生的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所以要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反映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教学效果的第一体现,因此要重视学生所反映的问题,从问题和具体的学习情况中总结教学效果,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从而获得相关的反馈,为自己今后备课和改进教学方法作参考,从而通过反思寻找到教学中的不足和可取之处,提高自己的教学针对性和对学生的启蒙疏导。
    4.反思教学手段。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提高教学效果,增大教学容量。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在具体的课堂上,教师避免会在课件演示时因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误导学生。反思后,青年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学习PPT的制作、微课的制作、办公软件的使用、各类教学平台的使用,全面提升自己的信息化能力,并将其应用于课堂,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变课堂为学生的课堂,发挥教师导演的作用。   
        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标、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教学的反思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通过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完善实践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效果。青年教师自身也应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创造良好的反思氛围,养成自觉反思的好习惯。同时,青年教师要克服惰性,从自身实际出发,正视自身教学能力,积极利用每次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树立教育情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长军,杨德伦.教学反思助力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教师,2017(3)
        [2]廖林楠.教学反思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
        [3]朱曼.教学反思助力自我突破[J].教学随笔,2019(6).
[4]何明.名师工作室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J].宁夏教育,2019(10).
        [5]蒋金虎.中职学校青年教师成长策略研究[N].教育时空,2020.9.13.

        作者简介:黄振强(1968-),男,广东河源人,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语文高级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研究、地方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中职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有效途径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9YQJK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