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谦
沁源县应急管理局 山西省长治市 0465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能源行业发展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国煤矿行业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煤矿开采环境比较复杂,其自身存在的问题给整个煤矿生产工作带来很大阻力。在煤矿安全生产作业中,常常出现安全事故问题,不但影响煤矿开采工作效率,还给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因此,想要降低事故问题的发生,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煤矿开采作业中的安全问题控制和应急管理控制措施工作,以期为我国煤矿生产运行工作效率提供保证。
关键词:煤矿安全;应急管理;协同机制;能力
1煤矿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概述
近年来,我国煤矿行业迅猛发展,但是煤矿生产及运行的特殊性,在煤矿生产运行中经常遇到诸多问题,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不仅会对煤矿生产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对工作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基于这种现状,加强对煤矿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就尤为重要。从煤矿企业长期战略发展角度来讲,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意义重大。煤矿应急管理体系是以煤矿生产为主,将安全生产与人员生命保障作为基础核心,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通过硬件设备的运用,为煤矿生产及人员生命安全起到实质性保障作用[1]。同时,煤矿应急管理体系突出其“应急性”,这种应急性主要针对紧急情况与突发风险的“临时性”,主要包括应急预警系统、应急安全渠道、应急人员管理、应急预案计划等。所以,煤矿应急管理体系具有相对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布局,它是当下煤矿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2煤矿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现状
2.1管理协调性较差
煤矿生产调度应急管理工作涉及面较广,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各管理部门高效协作,共同组建生产调度应急管理系统,保障煤矿生产调度应急管理工作安全稳定的进行。但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工作很难顺利进行,究其根本是各部门间的独立意识较强,只负责本部门的工作,缺乏甚至不愿与其他部门进行交流沟通,使得煤矿生产调度应急管理工作中数据信息输送出现延迟,重要数据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各部门间的交流严重受到阻碍,导致生产调度应急措施不及时、不到位,直接影响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2]。
2.2现代化水平较低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煤矿生产企业而言,生产调度应急管理工作要求工作人员熟练使用现代化技术,实时监控煤矿生产作业,记录并分析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数据信息,以便迅速掌握煤矿生产信息,及时发现并解决煤矿生产中的问题,以免引发安全事故,给企业造成额外的经济损失。实际上,我国煤矿生产调度应急管理在现代化操作方面较为薄弱,尚未实现对煤矿生产全过程的信息监控和掌握。与此同时,煤矿生产企业内部各部门缺乏交流,很多重要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工作人员不能很好地预测事故的发生,对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也不完善,不利于煤矿生产企业的安全作业和长久发展。
2.3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纵观我国煤矿生产行业,生产人员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生产技术培训,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都很欠缺,导致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煤矿生产工作相当危险,生产人员身处一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环境的安全,因此,煤矿企业应加大宣传力度,帮助生产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强化其生产技术,保障煤矿生产企业安全稳定经营。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煤炭企业尚未建立健全的培训制度,这也加大了煤矿生产调度的应急管理的难度,为后续管理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
3煤矿安全应急管理协同机制和能力优化策略
3.1加强煤矿生产管理部门间的交流,实现信息共享
对于煤矿生产调度应急管理工作而言,企业内各部门应保持良好的交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协助其他管理部门,加快信息传送速度,实现信息共享,有效提高煤矿生产信息监测的全面性。由于煤矿内部作业的环境较为特殊,监控设备无法捕捉到所有信息,因此要求各部门在进行煤矿生产信息监测时与煤矿生产人员进行交流,及时沟通煤矿下的信息,从而精准掌握煤矿生产信息,促使生产人员安全且高效地进行专作业[3]。
3.2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优势,提升管理水平
将现代化技术运用到煤矿生产调度应急管理工作中,不仅提高了生产监控的准确度,还提升了企业生产管理水平。首先,煤矿企业要给予生产调度应急管理部门足够的物力和财力,并配置现代化监控设备,通过智能远程监控技术,组建高效率的监控系统。现代化智能远程监控技术实现了的煤矿生产信息的监控,还可以感应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异样现象,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精准定位异常点,将导致安全隐患的原因自动生成报告,以数据的形式迅速传送到管理人员受手中。管理人员以此为依据,准确掌握安全隐患的位置和影响因素,报告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再发生。其次,煤矿企业要给予生产调度应急管理部门足够的人力,聘请生产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参与工作,并强化其责任心,使其认识到生产调度管理工作对于煤矿企业的重要。同时,管理部门要依据生产调度的实际需求和国家规定,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此外,还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现代煤矿生产调度应急管理理念,确保其熟练使用现代化设备,保障煤矿生产调度应急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3.3强化管理和生产人员的专业培养,实现共同进步
煤矿生产调度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凭借现代化的设备,究其根本是管理人员对生产安全的有效控制和预防,通过生产管理人员规范化的煤矿生产操作,将安全隐患降到最小值,因此,煤矿企业必须要注重人才培养。第一,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交流会,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国家最新的煤矿生产安全规范和政策,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并建立健奖惩制度,一定时间内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对于表现优秀者可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4]。第二,上岗前对煤矿生产人员进行特定的培训,学习煤矿生产技术和安全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保障煤矿生产作业安全进行,促使管理人员减轻工作负担。
3.4建好、用好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国家强制要求全国煤矿及非煤矿矿山都必须建立和完善监测监控、人员定位、供水施救、压风自救、通讯联络、紧急避险等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六大系统”对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发挥重大作用。同时自实行“六大系统”建设后,井下安全救护、逃生避险、应急救援、搜寻预测等已形成了多元化的立体防御体系。井下逃生路线、避难标识、安全警示等都用闪光标志规范地标注,以人为本,生命健康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总之,煤矿安全事故等方面的应急管理体系对确保整个矿山开采工作的安全性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完善整个工程应急预案工作,建立相应的应急制度,明确应急工作组织机构和建立“六大系统”避险体系,并在物资设备等方面投入相应的资金,将风险及危害性降到最低,从而确保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和稳定性运行。
参考文献
[1]戚宏亮,张琪.大数据下煤矿安全应急管理标准体系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8,38(10):84-87.
[2]宋岩.浅析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的建立与完善[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20):111-112.
[3]李艳强.提升煤矿应急管理水平探讨[J].中国煤炭,2018,44(10):163-167.
[4]张全伍.煤矿企业兼职救护队建设现状及发展思路[J].河北企业,2018(1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