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2期   作者:孙东明
[导读] 随着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孙东明
        连云港市正方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也不断增加。而在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施工是保障施工质量,提升施工安全性的关键。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中,施工单位一定要合理应用此项施工技术,以此实现工程质量与安全性的全面提升。基于此,以下对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应用
引言
        柱基础对提升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保障建筑整体质量和整体抗震性能。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提升,桩基础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桩基础可以为持力层提供承载力,提高地基基础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此外,桩基础还能有效固定地基土层,提高其抗压性能,对建筑物沉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桩基础技术概述
        对于桩基础技术来说,如果进行分类的话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钻孔灌注桩技术,另一种是锚杆静压桩技术。它们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适用于不一样状况的工程施工中。此项技术是通过承重台和桩基组成连接,是很容易见到的建筑基础形式,最根本的桩基施工方法就是高承台桩和低承台桩。对于高承台桩来说,将会有一部分桩基突出在土层上面。而对于低承台桩来说,所有桩基都会被土层埋没进去。将起锚杆静压桩技术和钻孔灌注桩技术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钻孔灌注桩技术是更为简单的一种技术。具体进行施工过程中,在钻孔完毕的桩基里面灌注按照科学比例混合好的混凝土,一定时间后混凝土将会凝固并把桩基固定住,有效保证了桩基的稳定性。将桩基础技术运用进土建施工里,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桩基础技术可以促使建筑拥有更好的稳定性。对于建筑工程来讲,想要更加安全可靠,必须在地基上下功夫。要是没有一个稳定的地基,就不能够确保整个建筑的质量。有效的使用桩基础技术,能够合理地处理施工期间地基稳定问题,外界所施加的压力也能够被建筑更好的抵抗住,能够合理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对桩基础技术的类型
        2.1手动螺旋钻孔桩
        在桩基施工的过程中,先需将其桩顶护筒打入到预定位置上,并且完成人工挖控处理。人工挖控桩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全面降低施工成本,同时也不会对施工附近的地基环境带来影响,所以这种技术的应用存在较为良好的环保效果。合理控制桩基的承力层,保证其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早期对桩基进行施工选择的过程中,这种方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施工中,还要对地下水进行合理的控制,提高圆形钢圈,在透水层从预制混凝土现浇,可形成环形封闭。
        2.2振动沉桩的施工要点
        振动沉桩的施工技术,指通过设备与自然重力的共同作用来提高地表下岩土密度,从而帮助地基的稳固性、承重性。在实际土建施工现场,振动沉桩技术应用前首先要对现场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结合当地情况制定适当的施工方案。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土壤黏度较低的施工场地,且使用振动器时需要工作人员注意打桩的力度,保障施工的安全、稳定。
        2.3静桩的施工技术
        静压桩施工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打桩工艺,其中应用的原理主要是采用压装机的重量和体重。但是由于直接对应的限制性因素,静压桩的施工技术在实际进行打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土壤形成相应的损伤,如果控制不合理,将会导致其压实效果受到影响。所以在实际应用这项技术时,要保证其技术操作的一致性,避免间歇性问题出现。因为这种技术存在较强的应用优势,不仅振幅相对较小,同时也不会出现噪声污染,在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方面都可取得良好的成果,应用此技术并不会花费较多的成本。


3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应用
        3.1冲孔施工
        因为深孔会对周边的其他基础设施或建筑物造成影响,所以在本次施工中,考虑到地质因素和周边环境条件等实际情况,采用卷扬机调动重锤的方式进行施工。具体施工中,每当间隔4-5m钻进深度就应该进行一次验孔,且在容易出现缩孔的位置以及钻头更换之前都需要进行验孔。验孔器主要是钢筋焊接而成,并保持与钻头相同的直径,其高度应该是直径的五倍。对于孔径比较大的击沉桩,可以采用分级成孔的形式进行施工,具体施工中,应做好第一级孔径的控制。在冲孔入眼之后,每间隔100-500mm的钻进距离就应该进行一次清孔取样,并妥善保存样品,以此来为最终的验孔工作提供足够的验证依据。具体冲孔施工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如下:①大直径桩孔第一级直孔径:设计桩径的0.6~0.8倍;②非桩端持力层取样间隔:300~500mm;③桩端持力层取样间隔:100~300mm。
        3.2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是一种相对较为传统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人工作业挖孔,具有施工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施工用大型的机械设备,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成桩效果好承载力强,性价比较高。人工挖孔桩在施工过程中需依据施工现场情况挖孔,并在其中防止钢筋圈,然后将混凝土填筑到其中,虽然施工简单,但其受力性能可靠,抗震性能强,但不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工程。人工挖孔桩虽然性价比较高,但挖孔过程劳动强度大,施工速度较为缓慢,采取井下作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不利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3.3泥浆处理和清孔施工
        该工程施工中,考虑到施工图纸中的具体要求和实际的施工需求,在施工现场布置了相应的泥浆处理系统。具体施工过程中,用挖掘机直接沿着桩位进行泥浆沟的开挖,以此来为泥浆循环开辟一条通道。工程的补浆主要通过钻孔泥岩自造浆处理,并根据实际的工况来控制护壁泥浆。在完成了泥浆处理工作之后,首先应做好清孔,本次工程主要应用的清孔方式是正循环法,在成孔的过程中做好清渣处理,通过泥浆循环的方式,使输浆管和孔底连接,然后泵进新的泥浆,这样就可以让已经被冲开的泥渣上浮。
        3.4灌注桩施工技术
        桩基础的施工技术中,灌注桩包含钻孔灌注、沉管灌注以及挖孔灌注方法。不同的灌注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需制定各自不同的具体施工方案。第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其原理为通过钻孔设备制造桩孔,再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桩基。该项技术具体还可分为泥浆护壁成孔、干作业成孔两类,区别在于其应用机械设备钻孔时所在地下是否为含水层。两种钻孔的具体操作流程存在差异,具体选择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虑。第二种,沉管灌注桩施工技术。其原理为通过锤击来增加土壤的密度、承受力,从而帮助沉管开孔工作的开展。相较于其他施工技术,该项技术的成本更低、操作流程更简单。但其也存在不足,比如作业横截面更小,因此桩身断裂的可能性更高、容易出现事故。为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企业要避免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在应用中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
结束语
        桩基础技术作为土建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技术,其对加固地基基础,提升基础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切实了解项目现场地质、水文以及地理环境等,选择合适且高效的桩基础技术,同时,完善相关质量监督机制,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符合工程需要和设计要求,为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结构基础。
参考文献
[1]甘英聪.综述建筑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舍,2020(08):60.
[2]王宇刚.建筑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理关键点[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2):159-160.
[3]华建伟.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应用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9(08):114-115.
[4]雷永泰.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7):14-15.
[5]王良派.有关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160+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