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设置拳击课程的价值和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姚巍
[导读] 拳击运动历史悠久,从古希腊时期就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1904年,拳击运动被正式列为奥运会竞赛项目;我国运动员邹市明在雅典奥运会中夺得拳击项目的铜牌,使得拳击运动在我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受到了很多青少年的青睐。
        姚巍
        (安徽省武术拳击运动管理中心)
        摘要:拳击运动历史悠久,从古希腊时期就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1904年,拳击运动被正式列为奥运会竞赛项目;我国运动员邹市明在雅典奥运会中夺得拳击项目的铜牌,使得拳击运动在我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受到了很多青少年的青睐。本文首先分析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设置拳击课程具有的独特价值,并针对我国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拳击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从加大宣传、提升师资队伍、完善教学设施、成立学生组织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拳击课程;价值;对策
引言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从运动项目、设施设备到课程要求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完善。为了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体育课程中可供大学生选择的运动项目也不断丰富。除了传统的跑步、篮球、乒乓球等运动,拳击、击剑、跆拳道等运行项目也纳入了高校的体育课堂。拳击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不仅符合现代大众体育的趋势,还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1高校体育教学中设置拳击课程的价值
1.1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进行拳击运动时,需要大学生在参与这项运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蹲下、站立、走动的姿势,还要调动四肢不断进行前后左右的交替运动,在学习该项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调动大学生的身体器官,达到全身运动的效果。长期的训练下来,可以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极大地增强大学生的体能,进而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1.2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拳击运动作为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大学生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体验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在潜移默化中会使得大学生形成较为强烈的胜负欲。再加上对抗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损伤,对于大学生的意志力也是一种极大的锻炼。在这种内外高压的环境下,进行拳击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面对胜利能够再接再厉,面对挫折能够越挫越勇,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1.3提高大学生的智力水平
        拳击运动对抗的过程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通过实战训练积累了一定的对战经验,也无法确保取得拳击运动的胜利。想要稳操胜券,需要大学生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对抗过程中,以不变应万变,及时把握住机会,快速敏锐地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寻找机会主动出击。如此一来,拳击的对抗过程需要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智力水平,才能将所学的战术巧妙地运用于实际对抗过程当中。
1.4提高大学生的自卫能力
        拳击运动属于空手格斗技能,技能一旦学会,将不会轻易遗忘。这项运动不仅具有健身的作用,还可以作为一种自我防卫的手段。当今社会依然会存在一些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女大学生而言,由于身体力量较小,在遭遇危险时难以保护自身的周全。如果大学生学习了拳击课程,通过实战演练掌握了击打和抗击打的技能,就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运用所学的拳击技能来保护自己的安全。通过系统的学习,大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升自我防卫和自我保护能力。
2高校体育教学中设置拳击课程的对策
2.1大力宣传拳击运动价值
        从理论上而言,高校体育教学中设置拳击课程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和意义,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拳击运动的一些价值还未得到充分地发挥。在部分开设拳击运动项目的高校中,大学生选择拳击运动有的是出于好奇心,有的是争强好胜心理的驱使,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获得学分而被迫选择该项运动。

在这样的心理需求下,大学生在学习态度上不端正,对于拳击运动的价值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和厌学心理,这些都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最终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
        高校管理者和体育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宣传和指导工作,提高大学生对于拳击运动的理解和认识。要从学生学习的态度上下功夫,让学生通过学习系统的拳击理论知识,真正明白拳击运动的发展历史和现实价值。要想方设法提高大学生对于学习拳击运动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给予大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空间,增强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沟通合作能力,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2提高师资队伍专业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专业水平关乎学生的学习质量。拳击运动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的项目,首先需要配备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师资队伍。对于拳击运动教师来说,需要熟练掌握拳击教材的理论知识,并能够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理论,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教授给学生准确规范的动作,并可以结合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相关知识,来给学生解释拳击动作中的原理。高校管理者可以组织本校教师成立教研组,内部沟通和探讨优化本校拳击课程的策略,并尝试开发出适合本校地域特征和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或者提供聘请校外专家对本校拳击课程的老师进行专门的培训;还可以通过引入校外高水平的教师来不断提升本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最终推动本校拳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2.3完善高校拳击器材设备
        拳击运动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拳套、手靶、护齿、护手绷带等一系列配套的教学器材。这些器材不仅是教学过程中必要教具,而且还可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部分高校在拳击器材和设备方面不够重视,缺乏必要的器材或者器材的质量低下,都会影响大学生进行拳击运动的学习和练习,极大地降低大学生学习和训练的实际效果,甚至可以对大学生的身体造成一定损伤。因此,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必须重视拳击器材的配备,加大相应器械的投入,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爱护教学器材的意识和习惯。
2.4成立拳击俱乐部或社团
        高校的学习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给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因此,高校还应该鼓励学生成立拳击俱乐部或者专门的拳击社团,让大学生们以兴趣为老师,在课余时间学习拳击知识,锻炼拳击技能。对此,高校管理者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场地并配备相应的器材;为了保证学生的拳击水平提升,还要给学生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给予专业化的指导,此外,高校还可以定期开展校级的拳击比赛,提升大学生学习拳击的热情和信心。
结语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设置拳击课程可以锻炼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提升大学生的抗压能力、有益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提高大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并能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应该从大力宣传拳击运动的价值开始,深化高校师生对于拳击运动的认识,并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完善高校拳击的配套设施和器材、鼓励学生成立拳击俱乐部或者社团等一系列措施,不断优化高校的拳击教学,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正茂.浅析普通高校拳击“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途径[J]. 才智. 2017(25)
[2] 吴斌.创新教育理念下拳击教学训练方法的实施[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02)
[3] 霍鹏翔,汪海军. 刍议高校体育教学中设置拳击课程的价值和对策[J].        当代体育科技. 2015(29)
[4] 谢飞.高校拳击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构建[J].        文教资料. 2018(17)
第一作者:姚巍(1985年01月—),男,回族,安徽省合肥市人,安徽省武术拳击运动管理中心拳击队教练,研究方向:青少年拳击运动训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