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探讨 罗超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罗超
[导读]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也是生产不可缺少的资源。
        开远市河库管理站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  661699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也是生产不可缺少的资源。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将长期持续增长,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已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我国各地水利部门逐步加强了水利工程的生态建设,加强了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本文介绍了现阶段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在促进水资源保护中发挥作用、工作中的不足和具体方法,以有效提高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水资源保护效果,希望可以为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措施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和水生态恶化等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如何有效提高生态水利工程和水资源保护效果,已成为我国水利部门的重要任务。
        1通过建设生态水利工程促进水资源保护
        1.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改善当地水文水资源环境。
        在某些地区,水文环境存在巨大问题,使项目受益时,可以重点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干旱少雨的地区,可以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来储存夏季降雨或从其他地区调水以改变当地的水资源短缺情况,并确保当地居民的正常用水。
        1.2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将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人为处理水资源,其中大多数采用生物和化学方式处理水污染物。然而,尽管人为处理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水资源生态系统的问题,但该解决效果远不及水资源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效果。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系统的自恢复能力,更好地保护水资源。
        1.3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我国的土地面积很大,导致了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分布有很大的不同。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偶尔还会出现洪涝灾害,而其他地区则遭受长期干旱缺水的困扰。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各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南水北调工程是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水利工程之一。
        2现阶段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的不足
        2.1 前期的水文水资源勘察资料较少
        随着我国农村生态建设的不断深入、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保护措施已成为各地水利部门的主要任务。但是,大多数政府部门只重视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和规模,而不注重可达到的实际效果,这导致了中国大部分的生态水利工程在建设前都没有参考当地的实际条件,但要根据现有的生态水利工程模板,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当地的水资源问题,而且还会破坏原有的当地生态环境。此外,我国原始的水文水资源勘察资料与水体污染治理相关的案例很少,在实际的水资源保护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将没有参考数据,工作人员只能自己研究解决,错误会严重破坏原始生态系统。


        2.2各种水利工程的建设削弱了对水资源的保护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我国各种水利工程的建设导致天然河流的渠道和非连续化,河流生物群落的栖息环境遭受了破坏,遭到破坏后,栖息地面积逐渐减少,河流生态自修复功能也大大减弱。
        3有效提高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水资源保护效果的具体方法
        3.1我国水文水资源环境的详细记录
        为了避免因缺乏水文水资源和环境资料而盲目施工,并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免受更严重的破坏,有必要对各个地区的河流、湖泊和其它水资源进行系统勘测,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打好基础。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水资源丰富,同时进行水资源勘测和记录是不现实的。当地水利部门可以首先对污染严重且需要紧急治理的水体进行勘察,可以对一些轻度污染或无污染的水体进行勘察。此外,我国政府部门需要投资建设专门的水体环境资料库,以记录水环境的发展,并为以后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水文环境完整记录后,仍需定期对水文环境进行勘察,分析水文环境变化,掌握水文环境的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
        3.2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人才短缺是影响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高校可以开设更多的水资源保护专业,或者在涉及水资源保护的其他专业中增加水资源保护的发展方向,增加水资源保护专业课程,以提高在校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增加对水资源保护专业的认识,为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增加人才储备。
        3.3做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大部分生态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都会对水资源生态系统的原始状态造成一定的破坏。尽管可以在短期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从长远来看,破坏原始生态系统的生态水利工程不利于水资源生态系统的未来发展。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在考虑可达到的效果的同时,还应考虑生态水利工程对当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适应程度,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最严格的水资源制度的实施,我国许多地区加强了生态水利工程和水资源保护工程的建设。但是,我国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水文环境差异很大,污染的类型和程度也不统一。未经深入勘察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可能没有任何保护作用,足以抵制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参考文献:
        [1]霍凤双,王鸿飞.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2).
        [2]李元龙.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8(24):76-77.
        [3]占许珠.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相互影响机理与联动机制分析[J].水利发展研究,2017(08):18-24.
        [4]王益明.解析全过程工程造价在现代建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J].商讯,2020(10):171.
        [5]李芸.云南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思考[J].中国水利,2017(0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