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融合小学体育教学中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邹云晔
[导读] 教育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是最重要的。教育经常被看作是学生拥有光明和舒适未来的唯一关键。
        邹云晔
        雁石厦老小学,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364002
        摘要:教育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是最重要的。教育经常被看作是学生拥有光明和舒适未来的唯一关键。教育可以定义为促进学习的过程,也可以被定义为获得不同的技能、知识、习惯、值观和信仰的过程。其中德育教育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教育,旨在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和具有社会可接受的素质。德育教育是最古老的教学领域之一,它包括生活技能教育、健康教育、预防暴力教育、伦理推理、认知发展和许多其他主题。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德育教育也融合在各种学科教学之中,其中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对德育教育融合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前言
        道德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基本方面之一,正是这种道德准则让人们相互信任,合作,形成一种具有共同价值观和信仰的文化和社区。按照这个定义,道德被定义为“区分是非或好坏行为的原则”。在当今这个不确定性和犯罪率不断上升的时代,我们需要给学生和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教育和价值观。在大多数情况下,德育教育是教给3至15岁的学生的东西。相信在学校丰富的专业环境中向这个年龄的孩子灌输这些技能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在教授这类课程时也采取了许多方法,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就是列出一个理想的品质、价值观或特征的清单,然后在融合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建立活动,同时牢记这些理想的品质、价值观和特征。
1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些原因就是学会做决定、保持专注以及表现出责任感。如今,德育教育被广泛认为是必要的。还有许多专家认为,对孩子的德育教育不应该在学校的四面墙内开始,而应该融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这仅仅是因为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学习合作与合作不仅是孩子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技能之一,也是人类整个未来所依赖的技能之一。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不同的时候需要合作。德育教育确保学生能够很早就掌握这种技能,表现出责任感。无论是教师还是社会,都希望学生长大成为一个负责任的成年人,那么在小学阶段进行一定的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完成这个任务。德育教育教导学生承担起小的责任,以便他们能够发展这项重要的技能。然而,一个人也必须学会独自工作,而且很难说服一个小学阶段的学生这样进行,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一个人有很强的社会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德育教育可以确保学生学会独立工作,而不必将他们与其他学生隔离开来。尤其是体育课程的教学,能很好的融合德育教育将这项优势放大。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实践,德育教育是一个不断要求学生实践在现实世界中学到的技能的领域。德育教育的另一个主要好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犯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的空间,这是一个很好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在将来做出明确和正确的决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教育体系严重缺乏德育教育。这个全球化的教育体系现在是一个产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盈利的行业,信息作为知识出售。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人们的价值仅仅基于一些学位和领域知识。虽然优先考虑知识和创新并不是坏事,但这些都不能代替道德价值观。人类是社会动物,作为一个社会,我们需要一套基本的原则和价值观来被所有人尊重和遵守。过一种健康和充实的生活是一门艺术,如果不把生活教训和道德价值观结合起来,就无法学会它。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式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和道德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德育教育融合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2.1创新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德育教育效率
        小学生在学校的教育对于人格的形成和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体育教学对于小学生是比较热情的。所以通过创新体育教育内容,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效率和质量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策略。将德育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公德教育、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融入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十分必要的。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都是心智不太成熟,注意力不太集中,但接收新事物能力较强,品质等也容易被外界环境等影响。所以创新体育教学内容,能增强对小学生的吸引力,进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可以通过动画片《福娃奥运漫游记》的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向小学生传授我国体育的崛起历史以及体育健儿的宝贵精神,让学生明白所有成绩的取得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通过奥运赛场上升国旗、奏国歌等场景的观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通过各种体育比赛的观看提高学生的拼搏精神,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2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最基本也是最关键因素是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否能满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的很多行为对其具有引导作用,会不自觉的进行模仿。所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十分关键,教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和培养儒雅的谈吐引导学生正确人格的形成。体育教学中各种比赛较多,所处环境竞争意识较强,而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以及不服输的精神,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比赛可以为学生提供平台,满足他们强烈的竞争心理。但由于小学生强烈的获胜心理作祟难免会出现一些违规、作弊等行为,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给与正面的德育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真正领会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2.3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提高德育教育水平
        小学生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有较大的区别,所处环境空间较大、集体性较强、在授课课程中需较强的运动,从而使德育教育具体落实到实践中。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项目诸如篮球、足球等,在比赛中需要有很强的团结意识、集体精神以及努力拼搏的意志力。在完成体育比赛项目是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在困难面前很多学生就会出现气馁的思想、放弃的想法,这时候老师就要正确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及引导,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有竞争就有输赢、有苦难就会出现优劣表现,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与适当的奖励,可以是小的物质奖励,也可以是语言上的鼓励等。小学生阶段一般对教师都有很强的崇拜心理,老师的奖励对提高其积极性和自信心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也是提高德育教育水平重要的方法。
2.4加强课程组织秩序,提高德育教育融合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意识的正确培养在在体育课程的常规要求中也需要注重培养,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课程中加强课程的组织力度、严格要求教学秩序,对小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例如,通过课程开始完成时向老师问好及鞠躬敬礼等要求培养学生尊师重教的高尚品质,上课时学生报数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课程中队列队形训练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加强组织秩序和德育教育合理有效地融合在一期,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小结
  体育教育是小学生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的改革,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融合德育教育,不仅能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