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沥青路面道路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1期   作者:马晓敏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促进了市政道
        马晓敏
        山东省济南市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2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促进了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增加,市政道路的沥青路面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部分,在日常的使用中,路面要承受车辆行驶带来的压力,要保证交通运输能够正常运行,在施工时就必须要保证道路铺设的质量,避免因为施工技术与沥青混合料的不达标,造成道路施工质量不过关的情况。鉴于此,文章对沥青路面道路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1沥青路面的基本特点
        沥青路面是使用沥青混合料对道路的路面进行铺设的,对于温度的抗性方面较强,不会随着温度的高低变化而产生路面爆裂的情况,在路面的强度、韧性、稳定性与平整度等方面的性能,与砂石路面与混凝土路面相比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且沥青路面的强度与韧性较高,在多种地形中都能够使用,路面的耐磨性与稳定性较好,能够增加车辆与路面之间的抓地力,在沥青路面行车能够减少车辆轮胎与路面之间的磨损,降低行车的噪音,减小振动,使行车更加安全。
        2市政沥青路面道路施工技术研究
        2.1混合料的配制及运输技术
        用沥青混合料铺设路面能提高路面的韧性,最大限度减少市政路面的腐蚀问题,但是混合料配制中需对配制质量严格控制。第一,沥青混合料配制中可利用间歇式搅拌装置控制混合料搅拌时间,每次搅拌时间约50~80s,以混合料搅拌均匀作为拌和时间的控制标准。第二,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需对拌和状态进行对比,确保拌和均匀。混合料拌和后凭肉眼观察应看不出花白料严重分离,随后需严格控制拌和中的工艺。拌和中矿料的温度需保持在160~180℃温度范围,拌和中所产生的粉尘应回入到搅拌装置内去除,严格参照配合比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拌料,确保不同组分配料的恰当比例,配料按比例配置搅拌后加入适量矿粉,并用热沥青进行拌制及喷洒,保证沥青混合料没有结团的现象。沥青混合料搅拌均匀之后,应选择大吨位自卸车运输,运输中还需参照混合料利用率及路面长度、路面距离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运输车辆,以确保路面施工中材料运输不会中断。运输中需重视放料顺序,遵循“先中间后两边”摆放原则,对装卸车辆合理移动,否则沥青混合料运输极易出现离析现象。为确保沥青混合料运输中的质量,不仅需合理选择运输车辆,同时还需将材料表面用帆布遮挡,做好防雨及保温措施,避免运输中出现问题。
2.2沥青路面混合料的摊铺技术
        沥青混合料施工中需对摊铺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1)摊铺前需对路面下层面仔细检查,将路面用风机吹干,打好透层油,用聚酯长丝粘合作为土工织物,单位质量≤160g/m2,厚度<2.0mm,熔点>210℃,断裂强度>8kN/m。(2)选择适合摊铺设备对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摊铺中需对摊铺机械相关参数进行控制,如搅拌机的产量,摊铺的厚度、宽度等,确保摊铺速度均匀,多以2~6m/min进行摊铺,摊铺中不得出现间断,不能对摊铺速度随意切换。如需对多层材料铺设,每层材料接缝需保持错开状态,2层材料接缝应>150mm,横向错缝>1m。(3)如遇十字路口或交叉口需通过专业技术对混合料进行更换操作,等待路段上层沥青混凝土需加入抗车辙剂,降低成型路面渗透性,增加混合料承载力,且高温下抗车辙剂还能让路面变形部分尽快恢复弹性。摊铺中一旦发现摊铺问题需即刻拆除重铺,确保整体摊铺质量。(4)摊铺结束进行初压操作,此时混合料的温度应控制于140℃左右,选择双杠压路机,速度3km/h,碾压路线保持顺直,不能变线,一旦出现变线需原线退回。
        2.3沥青路面的接缝压实处理技术
        沥青路面施工中需做好压实处理工作,避免出现接缝。(1)考虑到梯队作业特点多应用热接缝处理方式,碾压中预留20~30cm不进行任何处理,完成剩余摊铺后通过骑缝碾压来消除缝迹。

(2)半幅施工作业下热接缝操作性差,此时应人工顺直刨缝,边缘清理后,撒黏层沥青,结束面层重叠宽度5~10cm,对结束面适当碾压,并在此处铺设10~15cm新铺层,并在此碾压压实。(3)对纵向接缝需布置多台摊铺机共同施工,这样可提高接缝的压实效果。(4)对横向接缝需先用3m直尺对接缝端部进行检查,切除多余部分,将适量沥青涂于端部,通过双轮钢筒式压路机处理接缝,新铺层伸入宽度应达到15㎝,每次碾压结束后都需以15cm每次移向新铺层,持续作业,将整个新铺层压实后再进行纵向碾压。
        2.4沥青路面碾压、防水技术
        路面平整性直接影响车辆行驶效果,施工后需对路面分三个阶段(首压、复压、终压)进行碾压,碾压中重视温度控制,并结合实际情况控制碾压速度,确保路面压实层≤100mm,压实度、平整度达到施工要求。鉴于城市雨水酸性较大,还应对路面做好防水施工处理。施工中结合路面的实际情况通过沥青混合料等材料对路面做好横坡、排水口设置,让路面雨水能方便通过排水口排出。排水口设计好还应用金属网进行防护,防止污物堆积导致堵塞。此外还需对路面横坡等结构做好检验,确保这些结构排水能力达到要求,确保沥青路面使用中不会因积水影响到人们正常出行。
        3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3.1加强对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对施工效果有直接影响,为此还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在购买原材料之前,应对生产厂家进行市场调查,选择具有相关资质的材料供应企业。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应抽查检验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后,再进入施工现场。而且,还应根据设计要求配制沥青混合料,完成配制后,为保证施工效果,还应试铺,通过试铺确定各项参数符合施工要求,否则应及时调整。除此之外,还应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在沥青路面施工中,会运用多种机械设备,在正式施工之前,要对各项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避免机械设备在施工中出现故障,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产生不利影响。
        3.2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施工的有序进行,还应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制定沥青路面施工制度,对沥青路面施工提出明确要求,同时还应强化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相关责任,并全面落实到实际施工中,对沥青路面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保证每个施工环节都符合施工要求。通过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整个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达到较高的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作为一项常用的路面形式,在耐久性、抗滑性能以及经济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因此,在市政道路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施工顺序,做好沥青混合料拌和、摊铺、碾压及养护等工作,同时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加强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全面监督和管理,为施工人员提供有效指导,切实保证每个施工环节都符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标准,不断提高沥青路面施工效果,从而促进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君.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J].建筑安全,2016,31(12):67-69.
        [2]鲁斌.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
        [3]应蕾.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J].居舍,2020(10):75+2.
        [4]钟吉波.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维护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5):268-269.
        [5]姚东.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四川建材,2019,(06):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