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建筑设计中融入建筑美学的有关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王强
[导读] 摘要:自人类开始不再受生存压力之时,美学观念开始慢慢发展,从对人自身的装饰开始,首饰,外部衣物的设计等等。
        身份证号码:13012519870326XXXX
        摘要:自人类开始不再受生存压力之时,美学观念开始慢慢发展,从对人自身的装饰开始,首饰,外部衣物的设计等等。再到后来人类对于建筑这一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保护环境进行的一系列探索与建造设计,比如古希腊,古罗马的神庙建筑,再到中国的宫殿建筑无不体现着美学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再到如今的现代社会,随着时代经济发展人类对于美学的追求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建筑作为时代发展的重要标杆,如何在新的时代对美学与建筑设计进行创新,是当代建筑设计中的重点与难点。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美学;融入途径
        1导言
        在新形势下,人们的思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单调的建筑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审美需求,无法获得人们的关注,因此,建筑设计师要学会转变思维,深入研究建筑美学,将美学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提高建筑的艺术性。
        2建筑设计与美学的阐述
        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措施是整体的结构性,结构的设计不仅决定空间大小,还要考虑其结构整体美观化,展现美学在其所体现的作用,进而使该建筑在拥有美丽外观的同时且具备所有硬件条件。实用美学是将艺术与科学事物相融合所产生的文化艺术。在设计建筑过程中,与之相融合的方式方法有两个层面:其一是借助完美的结构设计与成熟建造工艺建立与之匹配、且实用性较强和符合审美标准的建筑;其二是以艺术美为出发点,结构体系较为简单而建造的建筑。无论以上何种立场,建筑设计与实用美学相融合要求任何一个建筑设计师不断摸索与学习的,才能在未来时代中建造更加具有艺术美的建筑物。
        建筑设计与实用美学相结合后能够不断提升当代人们追求艺术审美,为能达到人们这一需求,需要建筑设计师不断创新和探索建筑与实用美学所产生的蝴蝶效应,将更多美学学术应用到实际建筑设计中,使建筑呈现出的审美效果达到一定界限。建筑设计师应当多了解及使用美学知识,合理运用美学知识,为现代建筑设计锦上添花,不仅能够达到人们审美期望,还能够提升建筑的实用性与市场性,充分满足人们所需的建筑。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美学设计主要体现在抽象美与形象美方面。在设计建筑平面图时,需要将实用美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提高此建筑设计的竞争力,并且能够在市场有一席之地。自古以来,实用美学的优势与影响能够在建筑设计中发挥到极致,此设计作品才能够更加完善,且具有独有的代表性。所以,建筑行业在顺应时代不断发展过程中,就要积极探索和充分使用美学因素。同时,建筑设计与实用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美学能够在建筑行业中发展,建筑设计是其重要传播通道,实用美学也能够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其次,探索美学且促进美学不断发展,对建筑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实用美学包含着人们所追求的审美观,深入推动美学与建筑设计结合发展,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审美感念的需求。
        3对于建筑设计中融入建筑美学的有关途径
        3.1注重建筑设计美学中的规律性原则
        在建筑中的美学使用原则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只有遵循这样一定的美学规律才能体现出建筑所能表现的美学特征:对于建筑形体的规律性最明显所能表现的则是几何的特征。几何作为建筑形式最明显的特征,从古希腊时期的圆柱,拱门,再到帕特农神庙中的黄金比例的体现都是几何形式的体现。而在古埃及时期的金字塔单体建筑和整体空间布局更是几何形式最完美的体现;美学中有着明显的主次关系,需要对一个建筑中的不同部位有着轻重关系的表现,才能突出重点表现建筑美的点;形状与尺寸。形状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尺寸之间相互咬合能让建筑从内到外形成一个统一的结构,让每个部分都表现得恰到好处与自然;色彩作为建筑外部表现美的主要手段之一,了解建筑中色彩的运用与色彩的规律,才能更好的让建筑与色彩相辅相成,形成良好的风格表现;材质的选择与使用规律也会让建筑产生不同的美的感受。统一的材质加强建筑的统一性,细部材质的表达则可以用在一些建筑细部或者建筑设计中亮点的表达。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一点则是材质与色彩的关系,处理好色彩与材质的搭配才能更好的表达其效果与设计。
        3.2具有一定的韵律性
        作为美学的特点,韵律性也是要在设计建筑要重点突出的关键环节。事物和要素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反复出现的基本现象就是韵律。房屋建筑在具有韵律性后,不但能体现出设计者要表达的思想,同时也能够给人以艺术美感。为了提高房屋建筑设计的美学效果,可以在设计房屋时提升视觉、色彩和构图的韵律性。在对房屋建筑进行设计时,可以对具有重复特征的门窗或墙面进行重点改造,让房屋能体现出韵律性。为了实现房屋建筑设计和美学的全面结合,可以在设计房屋建筑时,通过封闭和遮挡等手段,使室内空间产生韵律性,这样就能设计出具有美感的房子。
        第一,增加审美的效果。在不同的建筑形式的设计中,对于美的审美效果自然也不相同。在建筑设计中,美具体表现在下面几点:激发建筑美感能够体现出建筑设计的实用性,能够让人感受到美,实现建筑的美的价值;在设计出具备美感的房屋建筑后,可以将建筑本身和建筑所处的环境进行融合,形成建筑景观,体现出建筑的鉴赏价值,建筑也就自然而然具备了较高的鉴赏价值;能够反映出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状况,也能反映出建筑设计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形态。
        第二,美化环境。在建筑设计的应用中,美学还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作为建筑设计中的两大视觉要素,色彩和造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两者相辅相成。美学色彩有着很强的敏感度,能够调整建筑造型的比例,也能够使色彩本身的作用超越造型,还可以帮建筑造型掩饰瑕疵。除此之外,为了让建筑的比例得到调整,还可以通过对视觉效应的合理应用使建筑中各部分的体积发生改变。通过合理的利用色彩来进行美化,美学元素还可以掩饰建筑中的瑕疵之处,例如通风口、落水管等。
        第三,要凸显地域特色。由于文化的地域差异性,建筑设计能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美学理论的运用能较好地将房屋和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如具有当地特色的图案或是色彩等。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特有的地域文化特点,将其融入建筑设计的想法之中。
        3.3强化建筑设计美学中的均衡性
        任何事物不管是建筑还是人都强调一个均衡与协调。中国古代有阴阳调和,强调一切东西都应适当不应过多或过少。建筑设计中要强调材质,高矮体积,虚实关系以及色彩的变化等等,在建筑外观上则是要强调内外的统一与和谐从而达到一个均衡,让均衡体现在建筑的中心,达到均衡之美。例如:中国传统皇家建筑追求在平面布局上的对称体现,在材质,色彩,建筑形式的统一形成皇家建筑群体的均衡威严之势。而对于较为复杂的建筑设计,则需要寻求不同设计要点的主次关系,寻求主次均衡表达的设计重点以引导使用者。
        4结束语
        总之,现代建筑设计的教学中虽然已经开设了美学的课程,但是深度还需要加强,除了在理论上的美学探讨,在与社会的接轨中具有很深的潜力,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才能更好的理解建筑设计中美学体现。同时建筑师与艺术家的合作与交流,传播和宣扬美学文化更好的融入社会,提高全民的美学素质,养成全民的美学概念形成基本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莫畏,王琳.美学理念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J].河南建材,2019(05):289-290.
        [2]况飞.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规律分析与研究[J].智能城市,2016,2(05):27.
        [3]王松林.现代建筑设计中美术设计的思想创新[J].建材与装饰,2016(20):73-74.
        [4]鹿健.设计中的建筑美学运用[J].中国市场,2015(47):157-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