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262319771004XXXX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于幸福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现代社会城市规划当中,要注重健康生态城市的探索与规划。改变传统的以改善人们居住条件的观念,通过不断地建设具有人文气息的健康生态环境,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理念,提升人们适宜居住的幸福指数,健康生态城市的规划是需要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对环境中的问题加以改善和避免。倡导生态和谐城市的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和稳定。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控制措施
1导言
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此,严重影响生态城市的建设,也影响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必须要处理好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笔者提出,进行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建设不同自然生态景观共同存在的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科学的生态文化规划,设计出更具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建筑群;城市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的设计,从而确保生态环境规划相关目标的实现。
2生态城市规划内容
对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而言,生态城市规划是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与传统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相比,生态城市规划更具复杂性与综合性,在实际的规划工作中,专业人员常常需面临诸多的复杂问题,也就使得生态城市规划具有多元化与丰富性,内容囊括了多个的层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自然环境属性。在城市化的规划过程中,自然环境属性的了解是保障规划科学性的基础,规划设计人员需充分掌握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等情况;社会功能属性。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需要充分从城市发展的现实情况着手,对城市内部的各个功能区间加以详细划分,维持城市的高效运转,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历史文化属性。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发挥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等的协调作用,使得城市规划更具科学性;区域经济。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经济方面的因素,要在生态规划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资源,使得城市的功能与生产力能够互为补充,满足城市容量、规模发展的要求。
3现阶段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问题
3.1生态指向概念不明确
我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起步较晚,工作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对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的了解不够全面,理论体系建设也未能有序开展,很多专职技术人员在城市规划设计阶段,对生态指向这一概念并没有清晰的认知。多数地区认为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需要将城市绿化发展目标确立起来,甚至直接照搬国内其他城市的建设方案与设计风格。在这种情形之下,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与城市地区的环境、资源条件的匹配度不高,导致生态优化管理的目标很难顺利推进,甚至城市民众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交通出行等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3.2城市生态系统存在缺陷
城市地区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在规划建设阶段未能对城市生态系统合理规划与构建,就会影响城市地区的生态平衡发展。随着城市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城市土壤与水质都会随着产业的发展而出现污染元素,而这类具有污染性的微生物在城市环境中又未能实现循环转化,在这种情形之下要想实现有效的规划设计存在诸多的困难。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基本上都需要在地面上开展,通过对各类材料的合理利用,可以实现各个区域的优化配置。如果城市的地下水污染物含量较大,且内部的循环能力十分有限,这时土壤内部的有害物质就会增多,绿植的生长必然会受到影响。
4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控制策略分析
4.1对城市空间区域进行规划
目前城市建设是在不断扩大的,但是城市的土地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一个城市发展当中涉及了诸多资源的有效互动和配合,尤其是在城市生态建设成面,更加需要多方面的资源互相的结合,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使得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发挥最大的意义价值。合理地规划城市的布局和结构,商业区、工业区、交通、城市轨道、住房区和基本的医疗条件等等。当然还有公园等人们休闲场所的建设,都需要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这些都是城市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对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能够有效地减少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体现城市的和谐理念建设,进一步为加强城市的健康生态提供保障。
4.2建立低碳生态规划指标
低碳生态规划指标的建立是为了从资源、经济、环境与社会的角度来对城市规划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分析,使得低碳生态城市的实现更具可能性。在实际的生态规划、指标构建过程中,专业人员必须要对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展全面、综合的分析,对城市内部的用地情况、地形地貌、人文环境、市政基础设施等进行全面评价,进而在此基础上确定城市内的地块编号、用地面积、用地信息等这些基础性信息,将这些信息作为生态规划的重要参考。城市低碳生态规划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等基础性指标;硬质地面透水面积比例、产业用地单位碳排放限制、节能标准、人均绿地面积等规定性指标;可再生能源比重、雨水利用占总用水量比重等指导性指标,这些指标都会影响低碳生态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有关的规划设计人员需在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通过对低碳生态规划指标的科学制定,来指导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进一步使得城市规划设计更为合理与科学,加快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步伐。
4.3完善城市人口规模设计
城市人口规模,影响城市碳的排放量,人口规模越大,城市碳的排放量越多。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加上城市经济发展迅猛,聚集现象日益明显,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增加生态环境的负担。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城市碳排放量的迅猛增长促使恶劣天气越来越多。完善城市人口规模设计,需要相关设计人员根据城市不同的空间特点、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交通体系、不同产业的布局及碳的排放量等建立城市人口规模的模型,并且积极学习国外生态城市与之相关的经验,制定降低城市碳的排放量及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的人口规模标准。
4.4实现城市交通条件的生态打造
交通条件的规划,使得城市更加稳步前行,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往往体现了城市规划建设当中的不合理性。尤其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到城市生活,汽车尾气的排放,加大了城市环境危害,降低了整个城市空气质量,人们生活水平也逐渐地低缓。所以城市交通条件的规划必须要考虑到目前城市的规划建设当中,合理地规划交通设施,能够减少城市的拥堵情况,体现城市发展的质量。在城市交通当中,想要建设生态交通条件,就必须得以公共交通为基础,保证交通的便捷性。同时加强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分流和限制交通,科学规划道路能够确保解决交通拥堵的现实状况。所以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当中,交通条件的有效打造,提升了城市发展的节奏,保持了城市的生态稳定,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的发展。
5结束语
总之,在对城市进行生态健康规划布局时,应该综合地考虑多方面的条件,结合城市的生态特点来加以打造。城市的规划布局当中,协调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通过规划城市生态建设方案,以此来打造生态绿色的有机城市,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提高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兼顾城市公共政策制定的完善,加强城市治理体系的搭建,保障城市能够健康生态有序的发展,从而实现城市的功能结构的创新转变。
参考文献:
[1]胡碧波.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设计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66+100.
[2]邢芳.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252.
[3]李媛.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J].门窗,2017(02):133.
[4]刘君.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J].住宅与房地产,2020(0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