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茜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机务部 四川省德阳市 618300
摘要:民航飞机是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之一,近年来国际上民航飞机失事的案例较多,使人们的生命受到了威胁。为了提高人们乘坐民航飞机的安全性,民航飞机维修相关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对维修风险管理的研究。近年,国际飞行器因维修不当诱发的航空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给航空公司与相关工作人员敲响了有力的警钟。为提升航空维修的整体质量,航空公司需要增强对民航飞机维修风险管理 深入研究、解析出维修质量出现偏差的影响因素并且运用合理、科学、适用的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民航飞机;维修;风险管理;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航事业的发展步伐也随之加快,但是在民航飞机的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设备故障,影响到民航飞机的正常运行,严重威胁到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为保证民航飞机的安全运行,需要严格做好民航飞机维修风险管理工作,降低民航飞机的故障发生率,使人们的出行安全得到保障。近年,国际上的民航飞机事故越来越多,使全球人民更加关注民航飞机的运行安全,对民航飞机维修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但是在进行民航飞机维修风险管理工作时,存在诸多不稳定的影响因素,给民航飞机维修风险管理带来较大挑战。
一、概述
风险管理的定义是企业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该风险对企业的损害降至最小。风险管理有两层含义:第一,风险管理以风险为基础,要求企业必须先对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企业的风险有可能来自于多方面,企业必须对不同的风险可能对企业造成的损害进行详细评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将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程度进行量化,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二,风险管理要与风险控制相结合,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要做好风险控制工作。 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将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加以控制,使该风险为企业带来的损失尽量减少,这也是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企业在进行风险控制时要对风险进行详尽的分析,同时针对风险类型的不同、风险损失程度的大小等制定多个风险预警方案,做好全面的准备,随时准备迎接风险,并将风险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综上可知,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意义重大,做好风险管理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对可能面临的风险做出恰当的评估,根据风险评估实行多个风险预案即能够将企业的损失降至最小,因此企业要重视风险管理工作。
二、民航飞机维修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
1、飞机自身构架因素。在民航企业极速发展进程里,各类全新的航空科技被运用到飞机建造与实际运行等领域里。然而在崭新的航空技术被加以引用后安全系数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且为民航飞机的维修工作带来了相应的维修难度。在运用到了科学的航空科技对飞机各类性能以及管理加以优化后,飞机各类工作人员工作强度有了大范围下降,但在飞机出现安全问题是,此类先进的航空技术会给飞机维修难度带来明显提高,给维修风险管理工作发起了全新的挑战。
2、管理不当因素。管理不当对维修质量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维修任务的繁杂性与突然性,以及场地也会对维修整体结果产生相应的影响,基于此维修人员管理在飞机维修的整体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阶段并未建立维修现场管理工作的体制,所以形成维修现场毫无规章,相对程度上提高了维修差错的出现。
3、人为因素。民航飞机维修风险管理被人为因素所影响具体在三个方面,一:维修人员有意或无意的未依照维修程序展开维修工作。
民用航空飞机种类繁多,维修单位为维修人员专门配备了相应的维修手册,维修人员需要依据手册进行维修工作,但一些维修人员进行为主操作时未按照维修手册进行工作,导致维修发生偏差。二:维修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过关, 民航企业在我国发展飞速,相应的维修工作人员需求也就变多,这使得市场维修人才发生短缺,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迫于无奈放宽要求,导致问题出现。 三:维修工作的整体压力过重,导致工作人员因为惧怕、抵触的心理导致工作积极性降低。
三、加强民航飞机维修风险管理措施
1、建立统一的民航飞机维修标准。在以往的民航飞机维修风险管理中,飞机维修标准不够统一,对民航飞机维修工作的进步和发展造成较大影响,难以保证民航飞机维修工作的整体质量。因此,为实现民航飞机维修风险管理的目标,首先就要建立统一的民航飞机维修标准,使飞机维修人员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有效保证飞机维修质量。在建立统一的民航飞机维修标准时,可以考虑:①在制作工作单或工作卡时,飞机维修人员需要将内容具体化,不能采用定性词汇,积极采用量化语言;②保证民航飞机维修过程中不同专业的衔接性。在进行民航飞机维修工作时,常常要使用其他专业知识,所以在制作工作单或工作卡的时候,需要对不同专业的衔接性进行强化,以保证民航飞机维修过程的专业性;③确保飞机维修手册内容的具体化及详细化,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工作,避免飞机维修人员出现漏修、错修等不良状况,有效确保飞机维修质量。
2、提升管理水平。维修管理因素是影响飞机维修风险管理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在飞机维修风险管理提升的过程中,民航公司应该注重提升飞机维修管理水平,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应该尽快建立飞机维修管理制度。飞机维修管理制度包括飞机维修人员管理、飞机维修工作管理以及维修质量管理等多项内容,所以建立好合理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是对飞机维修风险进行全面的有效的管理。另外,通过管理制度的有效建立,能够有效的加强维修人员管理,保证维修人员能够按照技术标准作业,保证维修人员在维修后进行良好的质量检查,从而提高了飞机维修效率和维修质量,减少维修过程中的风险。其次,飞机维修管理者应该建立层层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维修部门具有独立性,根据不同的维修类别分设不同的维修团队,团队下由数个维修班组组成。所以,建立层层监督管理的维修管理制度,有利于飞机维修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3、加强飞机维修过程管理。在进行民航飞机维修过程中,一旦出现违规操作等问题,很容易影响到飞机维修工作的质量,造成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造成违规违章问题的原因较多,比如规章程度的执行力度不高是最主要的问题,这就需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为保证监督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将飞机维修划分为单个阶段的子过程,做好各个阶段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使飞机维修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可以将其划分为6个阶段:①制定前期生产计划;②生产准备阶段;③飞机拆卸检查阶段;④飞机维修及保养阶段;⑤飞机安装恢复阶段;⑥飞机性能检查及出厂阶段。通过对以上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全面落实安全质量责任,确保飞机维修人员能够按照规章程序的要求进行操作,使飞机维修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总之,加强对民航飞机维修的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维修风险,提高飞机维修质量,促进民航飞机的正常航运。要加强对民航飞机维修的风险管理必须要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专业素质,统一维修标准并加强对维修现象及人员的管理。增强民航飞机维修的风险管理从本质上帮助减少飞机维修风险,提升 飞机自身维修质量,从而保证民航在日常工作中可以良好、安全的飞行。
参考文献:
[1] 董先瑜,李少华.民航飞机维修的风险管理工作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6):266
[2] 桑元庆.民航飞机维修风险管理的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