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静
山东中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数量增多,规模增大的同时,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拉低了施工技术水平。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要从多方面加以控制,才能更有效地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耐久性。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危害、建筑施工工程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防治方法
1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危害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危害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具体内容:如果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出现了严重的混凝土裂缝现象,就会给工程建筑带来巨大的危害。首先,在施工过程当中,如果混凝土出现了严重的裂缝现象,就会导致建筑主体产生结构性改变,从而降低了建筑物整体强度,严重的大面积裂缝还会使建筑物钢筋外露,同时导致其钢筋受到侵蚀,进而使钢筋出现腐蚀现象。其次,当建筑物墙体出现大面积混凝土裂缝时,也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一定的改变,从而加速混凝土裂缝的进一步扩展,导致混凝土整体地应力和承载度不够,这也会使施工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最后,在进行施工的同时,如果混凝土裂缝出现后不能够及时的对其进行治理,还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寿命和质量。一直放任不管的话,不仅会加剧混凝土裂缝的扩展,还会对人类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2 建筑施工工程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2.1 水泥水化热产生的裂缝
进行混凝土浇筑中,水泥水化的过程会有大量的热量产生。通常情况下,水泥进行浇化后,就会释放大量的热量。与此同时,水泥进行水化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速度和水泥的种类以及混凝土实际配比都存在着关系。如果水化释放的热量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时,热量就会被释放,但是此时混凝土在中心的位置就会温度升高,此时外表的温度很低,出现了很大的温差,造成内部有很大的压力,然而表面出现了拉应力,此时拉应力到一定数值,就会导致混凝土的表面有裂缝出现,严重影响着工程的质量。
2.2 施工材料不合理
施工材料如果不符合使用要求,那么对于建筑施工的影响是巨大的,通常对于其他原因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可以通过事先预防和事后处理,避免混凝土裂缝或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影响,而如果施工材料不符合要求对于裂缝后的处理也难以实施,只能进行返工,大大增加了工期和成本。施工材料不合理包括了质量的不合理和配比的不合理,质量不合理是指采购了不符合生产要求的材料,或在材料的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材料变质等情况。配比不合理是指在进行混凝土混合搅拌时,对于不同材料的分量、添加时间、搅拌时间、添加剂的使用处理不当,导致混凝土的性质无法符合使用需求。也包括混凝土中的水分的快速蒸发,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严重偏低,在凝固过程中出现大量的干缩孔隙,极容易造成裂缝的发生。
2.3 温度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进行浇筑或者澆筑完成后,会因为气温的变化导致裂缝出现。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温度,在水泥水化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热升温现象出现,浇筑完成后容易遭到空气温度的因素影响,温度出现变化或者温度有叠加的情况出现,此时就会有裂缝发生。另外,空气温度升高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温度就会升高,空气温度降低,就会造成混凝土内外的温度有一定的差异。如果早期温度下降太快,就会导致有很大的温度应力,就会有混凝土开裂的情况出现。
3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3.1 裂缝的控制技术
首先,详细勘察施工地的地形条件,分析地形和钢筋之间的作用关系;其次,检验钢筋的抗腐蚀性,控制腐蚀材料的应用;最后,分析荷载作用力是否会对建筑结构造成持续性的影响。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对荷载裂缝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和处理。
第一,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详细规划结构部件的分布,合理控制荷载拉伸力,避免其超过混凝土的承载能力,从而使裂缝问题得到有效控制;第二,尽可能的控制荷载作用力,尤其要加强边缘荷载作用力的控制,使其小于混凝土轴心最大承载力;第三,如果施工需要设置裂缝,则需要限制荷载裂缝的宽度,避免裂缝造成过大的影响。在变形裂缝的控制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为了避免裂缝产生,可以增加钢筋数量,以此强化房屋建筑的整体结构;其次,规范施工过程,严格按照图纸内容进行施工,明确变形裂缝的出现位置,采用专业的浇筑技术进行处理;最后,如果施工中出现过多的孔洞,会造成外力过度集中,从而引发裂缝问题。对此,可以在孔洞周围设置边角钢,以此提升结构部件的抗压能力。此外,在混凝土设计的过程中,要符合实际施工要求,合理设置伸缩缝。
3.2 做好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控制
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针对混凝土建筑施工的工艺采取有效地控制,将浇筑环节中所有的施工细节进行处理好,避免有楼板的裂缝出现。第一,在楼层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要尽量在一天内完成,针对楼板的定位、测量要进行合理的安排,不能有强度大的工作,例如,材料的吊卸和大幅度的振动行为。第二,要针对吊卸的施工材料,进行全天分批吊运安排,材料要尽量做到少吊,防止混凝土浇筑后楼板所承载的压力太大。第三,如果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就能进行支模施工。需要关注的就是在吊卸和材料放置的模板选择要进行合理的安排,要在支撑架搭设之前,要将立杆和横杆的支撑点进行确定,才能让楼板承受压力有所降低,起到保护应力的作用,防止楼板有裂缝的出现。
3.3 材料控制措施
3.3.1水泥
应尽量避免采用高标号水泥和早强型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应优先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同时要加强对水泥的保管。
3.3.2砂石骨料
建筑用砂石骨料应通过筛分试验确定其颗粒级配是否符合要求,砂石的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不得超过技术规范的规定。
3.3.3水
凡是一般能饮用的自来水及洁净的天然水,都可以作为拌制混凝土的用水。
3.3.4外加剂
建筑中常用的外加剂有早强剂、减水剂、速凝剂、缓凝剂、防冻剂、阻锈剂和引气剂等,掺入适量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艺性能,加速工程进度和节约水泥,施工中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适当选用。
3.3.5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满足强度和耐久性、施工工艺和经济性三方面的要求。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实验配合比,在施工中根据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量将实验配合比转换成施工配合比。生产中应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对水及砂石骨料进行准确计量,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3.4 使用合理的施工工艺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泵送的特点,可以让混凝土自然流淌并形成一个斜坡,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反复拆除混凝土输送管道,避免反复冲洗、反复接长,这样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泵送效率,保障混凝土上下层浇筑的间隔在混凝土初凝的时间之内。混凝土在泵送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一个斜坡,这时候就可以在浇筑带的前后对振捣器进行合理有效的布置,有效解决混凝土出料口的振实问题以及确保混凝土坡脚地方的密实程度。同时,因为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的表面存在一些比较厚的水泥浆,所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之后,应该在它初凝之前就使用铁滚筒进行多次的碾压工作,让混凝土的收水裂缝可以有效闭合。
4 结束语
混凝土裂缝是建筑行业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混凝土裂缝问题,要从源头上保证原材料的质量,严格规范施工流程,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因质量问题发生的悲剧,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满足我国各项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山虎.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裂缝的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71.
[2]许靖杰.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20(06):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