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焊接过程中产生气孔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8期   作者:石华辰 白婷 韩昕
[导读] 气孔是指焊接时,熔池中的气体未在金属凝固前逸出,残存于焊缝之中所形成的空穴,气体是熔池从外界吸收的,或焊接冶金过程中反应生成的。
        石华辰 白婷 韩昕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面工程维修中心
        【摘要】:气孔是指焊接时,熔池中的气体未在金属凝固前逸出,残存于焊缝之中所形成的空穴,气体是熔池从外界吸收的,或焊接冶金过程中反应生成的。气孔对在动载荷下,特别是交变载荷下工作的焊接结构更为不利,它将显著降低焊接接头的疲劳极限。本文对焊接过程中气孔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工程实践,提出相应的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 焊接 气孔 措施
 1.前言
        气孔是指焊接时,熔池中的气体未在金属凝固前逸出,残存于焊缝之中所形成的空穴,气体是熔池从外界吸收的,或焊接冶金过程中反应生成的。气孔分为氢气孔、氮气孔、二氧化碳气孔、一氧化氮气孔、氧气孔,熔焊中常见的气孔是氢气孔、一氧化碳气孔。气孔减少了焊缝的有效截面积、使焊缝疏松,从而降低了接头的强度,降低塑性,还会引起泄漏,气孔也是引起应力集中的因素,氢气孔还可能促成冷裂纹。
        2.产生气孔的因素
        2.1.冶金因素对气孔的影响
        冶金因素主要指与焊接化学冶金过程有关的因素,如熔渣的化学性质、焊条药皮或焊剂的成分、保护气体种类、铁锈和水分等。
        焊接时,熔渣的氧化性强弱,对生成气孔的倾向有明显的影响。实验证明,熔渣的氧化性增强。CO气孔的倾向就增加,而氢气孔的倾向减小;熔渣的还原性增强则相反。
        焊条药皮和焊剂的组成都比较复杂,所以对生成气孔的影响也比较复杂。现仅介绍焊接低碳钢和低合金钢时的影响。CaF2可以去氢,是因为CaF2在焊接中能与焊接区的氢形成稳定的HF,HF在高温时不发生分解,也不溶于金属中。所以,用碱性焊条或加CaF2的焊剂焊接低碳钢,可以有效地防止氢气孔。实践证明,在HJ431中适量的CaF2和SiO2共存时,也可形成稳定的HF。酸性焊条防止氢气孔主要是提高药皮的(SiO2、MnO、FeO、MgO等)氧化性,使氧化物与氢在高温时形成稳定性仅次于HF的OH。生成的OH不仅降低了氢的分压,而且也不溶于金属,对消除氢气孔也是有效的。
        焊接区内的铁锈、水分、油污等对生成氢气孔的影响是很大的。其中铁锈中的高价氧化物和结晶水,高温时可分解出FeO、H2、H、O和OH等,结果使焊缝的氧化性增加,同时增加了气氛中氢的分压,因而使产生CO气孔和氢气孔的倾向都有增加。因此,采用碱性焊条焊接时,焊前必须把焊接区内的铁锈、水分、油污等清理干净。而酸性焊条对铁锈和水分的敏感性较低。
        2.2.工艺因素对气孔的影响
        工艺因素是指焊接工艺有关的因素,如焊接工艺参数和操作技能等。
        熔池存在的时间t与焊接工艺参数的关系为: t=KUI/v式中K——常数,与被焊材料热物理性能有关;
        ?U——电弧电压,V;
        ??? I——焊接电流,A;
        v——焊接速度,cm/s。
        由上式可知,为了减小焊缝中气孔,应适当增加熔池的存在时间t。增加t可通过增大电弧功率或降低焊接速度来实现。但要注意,因焊接电流过大,使熔滴过细而比表面积增大,熔滴吸收氢气增加,焊缝产生气孔倾向反而增加(因奥氏体和耐热钢焊条的电阻比碳钢的大,增大焊接电流会导致药皮发红、脱落和药皮中的碳酸盐提前分解,气孔倾向增加)。

实践证明,提高电弧电压会使熔池保护性能变差,氮气孔倾向增加。提高焊接速度,会使结晶速度增加,气孔倾向也增加。
        电流种类和极性与气孔之间的关系是,当使用未烘干的焊条,采用交流电时,焊缝中最容易产生气孔;采用直流,气孔较少;采用直流反接时,气孔倾向最小。其原因是,氢以质子形式向熔池中溶解的同时,由原子释放出一个电子: H→[H+]+e
        许多研究认为,氢是以质子形式向液态金属中溶解。当工件接负时,液态金属的表面上有较多的电子,反应式向左进行,氢向熔池溶解受到阻碍;直流正接时,熔池表面为阳极有利于氢质子的形成,但形成的氢质子一部分熔入熔池,另一部分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阳极运动,所以气孔倾向大于直流反接;交流电在电流通过零点的瞬时,氢质子可以顺利的进入溶池,因此交流电气孔倾向最大。
        定位焊是固定结构尺寸和减小结构变形的焊缝。由于焊缝尺寸短、气保护性差、母材温度低、冷却速度快,所以定位焊缝处出现气孔倾向高。有时定位焊缝上的气孔成为正式焊缝中的气孔核心。为此,定位焊一定要按正式焊缝来要求。
        为防止气孔的产生,焊前对焊接区、焊丝要认真清理,对焊条(焊剂)分类严格按要求烘干,对操作者要求持证上岗等,切断气孔来源。
        气孔是焊缝中常见的一种缺陷,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的存在会使焊缝截面减小、强度降低,还会使腐蚀加剧,导致结构过早失效。因此,对气孔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生产条件采取相应措施。
        3.防止产生气孔的措施
        3.1 严格选用焊接材料
        在选用焊接材料方面,必须要选用与焊接金属物体相匹配的材料,尽量选取抗锈性能比较好的焊接材料。如可以选用钢条的焊接材料,在钢条的焊接过程中,可以选取合适的惰性气体作为保护气,并在惰性气体中添加进少量氧、二氧化碳等活性气体,从而通过降低氢的分压去限制氢气的融入,同时还能使液体金属表面的张力降低以及活动性能的增大,从而有利于促进气体的排出。
        3.2抑制外来气体的融入
        首先是要清理好焊接材料的表面,因为焊丝和工件表面的油污、铁锈或氧化膜在焊接的过程中均可以向熔池提供氧和氢,从而造成了焊缝气孔的产生,因此在进行焊接时,焊丝表面不能带有油污或者铁锈等等。而对于铁锈的清理方法,一般可以采用钢丝刷或机械砂轮打磨的方式进行清理,而针对有色金属的氧化膜,则可让机械清理和化学清洗两种清理方式结合使用。并且在清洗过后,要及时进行焊接。其次是要注意焊接材料的防潮,要把烘干的焊条放到特定的保温箱或烘干箱中保管好。再次是要对焊条加强防护,防止空气入侵熔池。?
        3.3采取措施防止外界环境对电弧的作用
        在实际施焊过程中,要求焊接电弧1m 范围内空气湿度不能高于90%、铝及铝合金焊接时不得大于80%(摘自GB50236),焊接重要部位时,若空气湿度过大,则要采取措施降低焊接周围的环境的湿度。在国家标准GB50236-2011中,要求焊条电弧焊、自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和气焊时风速不大于8m/s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和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时风速不大于2m/s 。风速稍大,会造成氩气保护层形成紊流,从而保护效果不佳。为了避免有风的情况产生的空气流对焊接的影响,在必要时要求现场施工时设置防风装置。
        4.结语
        总之,防止出现气孔的工艺措主要有两条:一是设法杜绝有害气体来源,不让气体进入熔池;二是一旦气体进入熔池,就千方百计保证液态金属有足够的的高温停留时间,使进入的气体有充分时间外逸。
        参考文献
[1]赵彩云,雷晓东.焊接气孔产生的原因分析与控制[J]. 综合论坛,2016 (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