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1期   作者:甘萍
[导读] 随着课程的深入改革,对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提高
        甘萍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芙蓉实验中学,湖南省 长沙市 410000
        摘要:随着课程的深入改革,对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提高,不仅是新课改教学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本文将会对提高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进行探讨,以此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性发展。
关键词: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完成,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有效提高。在七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初一年级语文教师就需要加强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方式的探讨,如此让学生在有效性的语文课堂学习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精神素养[1]。
一、紧密联系生活实践
        从语文教学情况就可以看出,教师应该以新课改教学理念为核心,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并在同时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实行创新。另外,由于语文是一门有着非常强实践性的学科,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紧密联系起语文的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以此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初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刚升上初中,还存在小学期间的学习特性和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中,比起对知识的传统教学,学生更乐于以课程知识为依据,展开课文模仿。基于此,初一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课本剧表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课本为基础,制作相关的课本剧,并对此展开模仿表演。让学生能够在知识的掌握中、表演能力的增强下,初步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如,教师在对七年级上册朱自清的《春》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先进行课程导入:利用多媒体,对自己所拍摄的一年四季的学校图片进行展示。在展示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些图片相对应的季节是什么,能否用自己的话和相关的文字对其中的景色进行描述等。让学生在这样的展示和思考中,充满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现在的季节属于哪个季节。利用如此紧密联系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的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紧接着,教师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春天”下的各种景物图进行展示,如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等等。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直观形象的感受,来加强对知识的学习[2]。而后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在感受春天景色的同时,以课文内容为依据,制作出相应的课文剧,并在此后展开集体表演。在此需要注意,在课文剧中,要体现出“春天”这一主题。如此就能够在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表演能力时,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形成提升。
二、运用先进网络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无论是人们的生活,还是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网络。在这样的情况中,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以网络时代为教学背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进网络资源。
        例如,教师在讲解《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之前,就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是否知道叶圣陶先生?叶圣陶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有哪些轶事典故?又有哪些成就?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上课之前,对课文进行预习,并通过对网络的应用,对叶圣陶先生的照片视频和生平事迹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再以此了解为基础,对其平日里的生活、工作等进行掌握。在此之后,教师再展开相应的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叶圣陶先生的作品风格、各领域方面的成就及其精神素养等展开详细的介绍。让学生在这样的介绍中,加强对叶圣陶先生的了解。教师在教学完之后,又可以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课后任务:众所周知,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那么,请各位学生利用网络,对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进行查找了解,并说出其在教育方面的种种事迹。通过这样的方式,很明显能够加强学生对课文和叶圣陶先生的了解,能够增强对学生各种能力素养的培养,从而实现其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3]。
三、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基于此,作为初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全面研究,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了解,以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为依据,对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行营造。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对知识进行主动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利用对故事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过程中,碰撞自己的思维。从而能够在其互动能力、思维能力和主动学习意识的增强中,实现对其的高效培养。
        就以普希金所作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例。教师在教学此篇课文时,就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对此篇课文的创作背景进行讲解。如:“诗人于一八二四年八月,在被流放到南俄敖德萨,同当地总督发生冲突后,就被押送到总督父亲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在幽禁期间,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而诗人在极为孤独和寂寞的生活中,被迫与世隔绝。在一八二五年俄历十二月,俄国爆发了反对沙皇残暴统治的武装起义,也就是十二月党人起义。而诗人在这样动荡的社会风云中,因为幽禁而隔绝了火热的斗争,也与众多亲密无间的挚友分离。在孤寂之中,除了读书写作,白天有纯朴的农人同其说话;夜晚则有奶妈陪伴,讲故事解闷[4]。同时,邻近庄园奥希波娃一家也给诗人的幽禁生活带来了一片的慰藉和温馨。在这些情况下,作者便于一八二五年写下了此篇课文,同时,此篇课文也是诗人为自己的女友-奥希波娃女儿所作。”在讲解完故事后,教师就可以对诗人被幽禁的视频进行播放,并放映诗人同农人说话、听农人唱歌、和奶妈相伴、和奥希波娃一家人温馨交谈的视频。而后再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对诗人故事和幽禁生活的了解,通过对视频的观看,能够看出诗人何种品质?并指导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谈,对诗人“热爱生活”“追求理想”“坚定希望”“永存斗志”“相信光明终会到来”等良好的意志品质进行全面理解和掌握。这样就能够在加强学生对诗人、对课文的理解时,也对学生追求信念、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进行培养,从而能够在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中,实现学生良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七年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利用各种方式,来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在有效性发展学生的情况下,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段本瑞.试论如何提高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0):84.
[2]常锐.提高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旬,2016,(8):165-165.
[3]王晨.试析如何提高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4,(4):154-154,155.
[4]亢建英.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20,27(27):2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