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7期   作者:李容娟
[导读] 建设工程在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制度和约束机制不完善等原因,
        李容娟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规划建设局   712000
        摘要:建设工程在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制度和约束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超投资预算现象。建设工程投资控制贯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但设计阶段是最关键一环。
        关键词:建设工程;设计阶段;投资控制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约9.67%,以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等为代表的建筑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建筑业的生产总值高达213954亿元,相比较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建筑业占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25.8%。
        在以往的工程建设中,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这种“三超”现象经常发生,鉴于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已经认识到建设业效率提升的紧迫性与战略性。通过分析发现,“三超”现象的出现很大一部分是设计不合理或设计失误造成的。设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的优劣对投资的有效控制至关重要,且对项目建成后产生的经济效益起决定性作用,在设计阶段对建设工程投资进行事前控制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建设工程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现状
        建设工程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互影响,投资控制位于传统的“三大控制”难易度之首。对于一个建设工程来说,每个阶段对投资都有影响,决策阶段对投资的影响为75%-95%,设计阶段为35%-75%,施工阶段为5%-35%,竣工阶段为0%-5%[1],投资控制应体现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除决策阶段外,设计阶段对项目投资影响最大。但在建设工程实际实施过程中,项目建设单位往往花费更多精力控制施工阶段的投资,而忽略了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造成设计方案未择优选择,设计文件质量不高、深度不够,设计概算编制粗糙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在施工过程中才暴露出来,而此时,已很难扭转“三超”局面。
         2、建设工程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主要措施
        2.1优选设计方案
        建筑产品投资的75%-95%取决于工程的设计阶段,设计阶段作为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决定了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建筑方案、结构方案,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效益。
        在方案比选时,在满足工程结构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依据经济指标选择设计方案,方案确定后,可进一步采用价值工程方法降低工程投资。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通过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分析,使之以最低的总成本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是处理成本和功能矛盾的一种现代化方法[2]。 在方案设计阶段,可以通过采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严密科学的分析,遴选出最优设计方案,达到充分发挥资本金的有效作用,提高投资收益的目的。
        2.2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就是按照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概算造价限额进行施工图设计,按施工图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的各个专业设计文件做出决策。限额设计根据初步设计总概算对施工图设计进行合理控制,使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施工图设计在技术上的不合理性,以此来保证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可以合理的控制在总投资额以内。在初步设计基本完成时,应对初步设计概算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直到概算满足限额设计指标值再进行施工图设计。

在施工图设计时,应把预算严格控制在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内,同时必须满足批准的初步设计所确定的设计原则、设计范围、设计内容和功能质量要求。采用限额设计有利于处理好技术与经济对立统一关系,提高设计质量,有利于强化设计人员的投资控制意识,扭转设计概、预算本身的失控现象。
         2.3使用先进技术,增强设计的科学性
    近年来,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愈来愈广泛的在建设工程中使用,它可以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各种信息始终整合于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设计团队、施工团队、设施运营部门的业主等各方人员可以基于BIM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投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代建筑大多复杂程度较高,超过设计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极限,各专业设计师之间沟通不及时不到位,加之常用的设计软件为二维CAD,很容易出现错、漏、碰、缺等问题。例如,各专业中的管道在进行布置时,由于施工图纸是各自绘制在各自专业的施工图纸上的,在施工布置管线时正好在此处有结构设计的梁等构件在此阻碍管线的布置,这样的碰撞问题的协调解决就只能在施工阶段出现之后再进行解决,不仅增加了投资,还会造成工期延误,而BIM技术可在设计阶段检测出各专业的碰撞问题并进行协调,生成协调数据提供出来,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优化后的设计方案,减少了不必要的设计变更,从而使项目投资在设计阶段得到控制。
        BIM技术在模型设计的同时还可以计算出整个设计工程的工程量,为概算提供更加精准的工程量数据,再利用BIM技术造价管理的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更加快速便捷编制出设计概算,降低漏、缺、重项风险,确保设计概算准确性[3]。BIM技术的使用,可以节省出大量时间和人员精力,设计单位可以有更多时间优化方案,从而更高效的进行限额设计并最终达到在设计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目的。
        2.4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投资控制意识
        设计单位是设计文件的主体,各专业设计人员依据地质、水文、气候、地理位置等要素,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建立项目模型,形成最终的设计成果。造价工程师计算设计成果工程量,通过组价,进而得出工程投资金额。
        在实际工作中,一是,设计单位为了提高建筑美观、前瞻性及工程安全系数,往往重视技术的可行性和质量的可靠性,轻视设计的经济性和合理性;二是,优化方案耗时耗力,却并不能给设计单位带来更多收益,设计单位对优化积极性不高;三是,设计人员实践经验不足,知识系统老化,敬业意识不强,导致设计细节存在较多缺陷;以上原因无形中大幅度增加了投资,造成建设资金浪费。
        为了有效的在设计阶段控制投资,在设计过程中就必须提高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经济观念和投资控制意识。建设单位在签订设计合同时,不必拘泥于标准化设计合同,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在专用条款中对设计深度、技术经济控制指标、设计费用计取方式、由于设计原因导致的变更设计院应承担的责任提出更具体的约定和要求,并约定奖惩措施,调动设计单位投资控制的积极性;设计单位内部,首先通过建立工作竞争机制,激发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设计人员创新设计、合理设计及经济设计,最终得到最优的设计方案;其次,可组织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形成项目小组,明确各自职责,提高设计文件质量,还可通过聘请专家的方式,对设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设计人员工作能力,更新知识系统,进而提高设计文件质量,减少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降低投资。
3、结束语
        建设工程投资控制贯穿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有效的投资控制必须具有前瞻性,应立足于设计阶段,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以及积淀的经验,避免和消除设计中无效和低效项目。充分挖掘设计潜力,对投资进行事前控制,实现技术和经济的最佳状态,不仅可以事半功倍,而且可以在项目投入运营时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魏锦程.BIM在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的研究[J].居舍,2020,2:159.
[2]汪丽.基于价值工程的项目成本控制研究[J].建筑经济,2018,9:59.
[3]高文.建设单位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0: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