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政 马林 张远帆 汪贾棋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郎溪县供电公司 , 安徽省 宣城市 郎溪县 2421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有了改善。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逐渐将智能变电站应用于电网建设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能否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会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直接的影响,需要提高对智能变电站研究的重视程度,加强研究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对实际电力系统发展具有良好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测试研究
引言
随着电力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智能变电站也越来越重要,其安全稳定性直接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但在智能变电站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因素影响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作,导致无法进行稳定的供电,甚至无法供电,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不仅如此,还会导致相关设备的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建设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时,需要提高变电站中各种设备运作的稳定性,降低干扰因素的影响。而继电保护装置则可以有效减轻发生故障时对设备以及其他方面造成的影响。当电力系统在运行中,一旦发生故障,智能变电站可以在继电保护设备的保护下发出预警,进而提醒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检修,降低故障损失。若是智能变电站发生相关故障,继电保护设备会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分离电力系统与故障节点,防止故障范围的扩大,降低故障的损伤范围,为智能变电站提供及时、有效的安全保障。
1重要性
对电力工作者来说,工程师们进行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系统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用电,随着系统的更新迭代和科技的不断创新,电气系统也在不断地受到人们的好评。而继电保护装置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做出判断,所以,对其进行测试研究就更被人们所重视。当前,电力系统和自动化的建设发展中,该装置不仅仅作为重要部分之一,同时,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对其进行测试研究尤为重要。自动化系统因为有其智能化和信息化,虽然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但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会因不确定性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存在相应的缺陷。本文即主要从线路保护的重要装置之一继电保护装置测试出发,谈谈对其保护策略的研究。
2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
2.1?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继电保护技术
(1)线路继电保护技术。对于电力系统运行来说,线路继电保护工作的质量会对线路能否安全运行造成直接影响。加强对线路继电保护的重视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因此,在对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线路进行继电保护的过程中,应该对变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和监控,了解变电站运行各个阶段的情况,及时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发现故障问题并通过系统发出警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故障问题,保证线路的稳定性。另外,智能变电站中线路保护一般采用线路纵连的保护装置实现保护作用,并通过线路纵连差动保护和纵连距离保护两种方式,实现继电保护。(2)母线继电保护技术。针对智能变电站而言,母线继电保护主要是采用分布式设计,在每个装置间隔之间应用独立母线保护的方式实现继电保护。假如智能变电站为110KV,在进行母线继电保护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分段保护的方式,促使合并单元和保护单元之间的有效连接,并和智能终端相连接起来,应用网络技术进行系统信息交换和共享,从而实现数据收集、分析等功能,最终通过跳闸动作保护线路。(3)变压器继电保护技术。
智能变压器中应用变压器继电保护技术主要是对其中的相关元件进行保护。一般智能变压器的保护装置是采用分布式过程配置,在运行过程中,采用差动保护措施,进而在后备部分安装时应用集中方式,这样能够尽可能提升继电保护技术的保护效果。其中,非电量保护作为变压器继电保护的重点功能模块,在应用集中方式对变压器进行保护时,应该确保该保护部分能够单独安装,并能够和电缆、继电保护装置实现有效连接。这样就能够保证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实现非电量保护部分的自动切入,促使断路器产生跳闸命令,并通过光纤电缆传到网络线路中,实现整个变压器的差动保护,这样能够保证整体变压器系统保持跳闸状态,避免其他因素对线路运行造成干扰,确保变压器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还能保证线路的安全。
2.2?状态监测保护技术
一般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主要是不同设备在相应条件下能够对关键模拟量状态开展监测工作。在该监测工作过程中,能够应用不同方式实现数据信息的传输。在状态监测子系统中,能够对信息进行缓存处理,并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规律等,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价。在实际应用该保护技术时,有以下几点问题需要加强关注。第一,要想将状态监测保护技术的价值发挥出来,就需要保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使其能够传输到计算机系统中,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第二,在通常情况下,智能变电站中采用的状态监测保护技术会采用不同装置实现信息传输,比如,测控装置信息传输方式和网络分析器装置信息传输方式等。为了提升实际信息传输的效果,可以将两种装置结合起来综合应用。第三,由于状态检修需要以数据信息为依据,而这些数据信息只有设备运行才能产生。因此,在进行数据信息传输过程中,针对信息突变的频率,要准确制定信息传输时间,并将其控制在合理标准范围内。假如信息突变频率较小,不需要设置传递时间;假如信息突变频率较大,而且数据变化较为显著,这时,就需要应用实时传递的方式实现信息传输。
2.3?过流电限定保护技术
在电力系统智能变电站运行时,经常会出现电流过载的情况,并在该情况的影响下,出现电力系统外部电路短路问题,假如电流超出负荷,那么,就会导致外部电路发生故障问题,而且还会出现跳闸的情况,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智能变电站建设阶段,要充分考虑上述问题的存在,科学合理地采用过流电限定保护技术,从而保证变电站能够安全运行。假如出现了电流超负荷的情况,该保护技术能够立即向智能变电站终端系统发出警报,然后,系统就会根据警报信息采取自我保护措施,进而保证继电保护的安全性。
结语
通过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进行测试,会发现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该装置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和作用。该装置不仅可以对问题进行及时的检测,还能以自启动的方式来切除严重的故障区域,从而更可能地去保护系统在运行中的稳定性,同时,该装置拥有极高的工作效率、强大的可靠性,所以在电能输送这一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综上,该装置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应对装置不断地去进行可靠性测试,同时,要结合科学评价和反馈,从而对装置的综合性能有更多的认识和改进,将这项工作做好,会对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亚宏.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20,35(4):244-245,250.
[2]张清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260-261,263.
[3]万基磊,魏锥,石星昊.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改进探讨[J].机电信息,2019(17):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