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振
国网陕西电力公司咸阳供电公司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近年来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110kV变电站主要由主变压器,110kV设备区,35kV设备区,10kV高压室,主控楼这五部分组成。通过主变压器将电压分为不同的电压等级之后进行电能的分配和传送。继电保护系统其主要目的是判断设备能否正常运行,明确故障区域。而继电器的平稳运行也是实现继电保护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体现。继电器还需要符合灵敏度高,稳定性强,选择性高等特点,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继电保护装置的最终目的是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继电保护装置也要实现对于不同部位的故障分析,进行及时处理,有效隔离。继电保护装置由输入,测量,逻辑以及执行输出环节组成。同时,继电保护系统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进一步分类,可以有效通过保护对象,保护装置,被处理信号,功能和原理等不同进行具体分类。本文就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与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与对策
引言
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原理是通过设置继电器,在变电站的相关电路系统出现超出了限定值电流时,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动作,采用分散继电保护模式降低对整个变电站系统的影响范围。另外该系统也会与建成的信息记录系统连接,以了解整个变电站系统的后续优化和升级方案,让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度提高。
1、关于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用于在电力系统故障时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分析,将电力系统的异常情况及相应分析数据以警报信号的方式通知相关工作人员。一些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会采取针对故障位置设置隔离的方式使设备免于损坏,以保障其他区域的平稳供电。由于继电保护器同时具备选择性、灵敏性及可靠性的特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电力系统的运行。
2、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
2.1元件故障
元件故障主要是由于元件本身的质量问题以及设备维护不规范的影响,从而导致元件产生故障。元件本身的质量问题是由于设备厂家忽视产品质量,同时设备类型的不匹配也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元件质量缺陷会对继电保护装置功能造成直接影响,提高故障发生概率,从而影响整体运行。
2.2继电系统保护问题
在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要完全按照设计的相关施工图纸,将选择的继电器加入整个变电站的内部,从而让该系统能够通过监管变电站运行数据的模式,调整后续的运行方案。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继电系统的实际保护工作落实不到位,包括继电设备存放区域问题、继电器本身安全防护问题、继电器和相关线缆的连接处保护问题等,导致相关区域容易出现磨损、腐蚀现象,自然降低了继电器的工作质量。另一方面是针对继电系统的保护,需要严格保证所有的工作系统都具有较高的完善度,只是在目前的工作阶段,该系统的实际工作表现和运行水平较低,不利于继电系统的完善。
2.3干扰故障
干扰故障主要电磁波辐射影响或者是静电干扰所引起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部分通信器械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而且继电保护装置本身的灵敏度很高,这些电磁辐射的存在干扰继电保护装置在正常运行的过程,可能会使其在电磁波辐射的干扰下错误的进行保护动作,由此将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质量。此外,工作人员长期在电厂工作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在身上携带一些静电,这些身上附带的静电在接触到电路时便会产生放电,由此将会诱导继电保护装置在错误信号的引导之下进行保护动作,以至于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整体的运行状况。
3、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的对策
3.1明确故障解决方案
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有替换法,直观法,短接法,检修更换原件法,逐项代替法和微机保护法五种。替换法主要是当保护装置元件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替换来检测原件是否损伤,通过排查来实现故障的处理。直接法相对简便,但是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直接法需要工作人员对继电装置所表现出的问题进行实际分析,明确具体故障位置以及原因,同时有效结合实际经验,做出针对性的处理。在处理开关拒合状态时可以使用直观法。开关拒合故障常见原因有开关相关线路出现短路问题,或者开关节点焊死,或合闸卡住不能恢复位置。短接法可以作为缩小故障范围的直接方法,短接法主要用于处理电磁的故障,通过短线路连接继电保护部分进行具体分析,查看故障所处范围。通过短接法可以有效在短时间内明确故障位置,有效实现问题诊断。检修更换元件法主要是满足相关部门对元件检查更换时间的明确规定,通过日常工作的更换,降低元件故障概率。同时检修更换元件法也需要工作人员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明确并熟悉各个元件,提高元件更换的效率,同时保证元件更换的安全性,从而有效实现故障处理速度和安全系数的提高。逐项代替法也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线路的拆封和连接,通过对线路的重新放置实现对线路故障的判断,通过线路的整体走向进行故障排查,精准定位故障方位。目前我国大多数110kV变电站都已经配置了微机保护自动化,变电站微机保护主要通过继电保护,远方通信和后台保护三方面来实现继电安全保护和落实保护措施,通过设置保护和测控系统,收集模拟信号,通过科技化手段转换数据,从而实现对变电站不同部位不同部件的运行状态的了解和掌握,同时有效针对数据反馈,实现对故障的及时处理,从而保障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3.2继电系统保护方法
继电系统本身需要处于安全保护工作范畴,在具体的工作过程,首先要完全按照相关装置的具体运行要求和工作原理,对本身具有的安全防护装置进行正确安装。其次要研究相关继电保护装置的装配方法是否含有不利于安全保障工作的风险,并对这类风险进行排除。最后是针对整个运行体系的后续监管,需要在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时,第一时间落实相应的检修工作,从而全面精准探讨当前该设备的具体运行表现。在各项工作的履行阶段,要完全根据各类设备的运行方案、运行原理和工作表现,记录并存储所有的信息,之后将这类信息投放到专业性的工作体系内,方可确保该系统的运行质量可以得到升级。
3.3积极地采取抗干扰措施
由于继电保护装置本身的灵敏度很高,这就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容易受到移动设备的电磁波辐射的影响或者是静电的干扰,以至于在错误信号的诱导之下执行保护程序,这将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整体质量,因此积极的采取抗干扰措施便显得十分的必要。抗干扰措施可分为软件抗干扰以及硬件抗干扰。其中,软件抗干扰是指在印刻板布线设计时有意识地将强弱信号进行隔离,从而有效避免强弱信号平行状况的出现。此外,软件抗干扰同样需要对于二次回路附近的电软值进行有效的控制。硬件抗干扰措施则是通过隔离以及屏蔽电磁能量的方式,有效地避免电磁波信号以及静电对于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所起到的干扰以及影响的发生,从而保证继电保护器可以处于正常状态下进行运行。
结语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用电需求,同时保障人民的用电安全,因此必须要加大继电保护力度。通过落实相应配置方案以及明确故障处理方法,从而有效实现变电站继电保护措施的有效落实,进一步保障线路运输的稳定性,通过及时排查和处理系统故障,做好电力供应,从而确确保变电站稳定运行,促进电力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磊.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常见故障与对策分析[J].通讯世界,2018(02):244-245.
[2]姜利欣.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常见故障与对策分析[J].电子测试,2019(11):42-43.
[3]梁栋.变电站继电保护常见故障与对策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2):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