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17期   作者:董娟娟
[导读] 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现如今我
        董娟娟
        国网陕西电力公司咸阳供电公司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现如今我国的智能电网在扩展与创新的历程中奋力前进着,有关电力建设与系统维护的技术研究在逐步趋于成熟,并且在生活中应用也更加稳定。而在此期间继电保护装置在电网智能开发的过程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且依照其独有的智能化、信息化优势,得到了较好的用户反馈,也在为电网如何更加稳定发展和运行提供了保障。智能电网的出现使新时代电能利用得更加合理、科学,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各级电网,实现了机械自动信息化独立处理的发展目标。智能电网发展至今,其中不可替代且沿用至今的技术便是继电保护技术,在新时代下也面临着全新挑战,因此,当前继电保护技术也需要深入的变革,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本文就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应用
        引言
        智能电网主要采用现代传感器技术、测量技术等,实现数据信息的数字化传输,整合计算机、通信技术等实现继电保护,可评估运行安全性,实现预警、预防功能,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良好,具有安全性与可靠性的特点。
        1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的意义
        在智能电网研究过程中,传输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导致传输系统失效,影响正常的传输效率。因此,应及时采取系统保护措施,解决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确保输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发生传送带连接错误、二次电力保护技术、及时测定报警信号、维修人员及时报警,减少了居民用电前保护中的经济损失。
        2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技术特点
        (1)数字化特征。近年来我国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互感器设备的应用性能有所提升,故障发生率降低,有效解决了继电保护的二次回路接地问题。继电保护机械设备性能提升,以及保护对象的数据信息收集能力提高,可确保所收集的数据信息完整性与可靠性。(2)网络化特征。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于智能电网,可采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化继电保护装置,打破传统工作的局限性,提升保护效果。
        3智能电网下的继电保护技术应用
        3.1单元件保护技术
        单元件保护技术属于典型的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这些技术以保护交流直线,变压器,发电机为主要内容。改进传统元件保护,采用新的原理,计算方法,以适应智能电网环境下电网保护需求的变化。该技术在直线系统保护中,用于解决在主保护行波保护中存在的故障位置误差较大、船上故障及界限等问题。保护变压器,重点是识别磁溶。根据新的原理,新的技术,实现了对变压器内部故障的分析,计算和保护。保护发电机主要是把周围的单线保护开发出来。值得关注的是,单元件保护技术可以与智能传感器技术、保护重塑技术一起应用,大大提高了单元件保护技术的实用性。
        3.2超高压交直流电混输技术
        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对电网建设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电网建设结构也逐渐完善,从而为其在超声高压的交直流混输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技术优势。与此同时,也就要求继电保护技术不断进步,满足电网建设的发展要求。在超高压交直流混输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如果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相关问题,并且暂态的特点比较显著,谐波分量处于增长的状态,就要求继电保护系统中的互感器性有更高的性能。由于电网系统具有的较为复杂的特点,所以,电网系统需要将谐波作为继电保护的重要根据。比如,电网继电保护中的保护变压器,以往对二次谐波的参考标准,主要是通过判断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3.3广域保护技术
        广域保护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收集与故障有关的多点、多类型信息。

广域保护技术是继电保护系统的主要技术手段,它可以在综合判断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制定跳闸策略,针对性的消除跳闸扰动,防止出现母线全停等风险,减少因为局部短路造成的系统性风险。广域保护技术具体良好的开放/闭锁保护等功,实现了对电网全局的控制,更好的满足了智能电网未来发展的设备需要。智能电网广域保护技术具有集中式、IED分布式、站域集中和区域分布配合三中模式,这三种模式可以广泛的适应当前我国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需要。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同步电气量的故障元件识别方法也被广泛应用,新算法更好的适应了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技术需要。总之,广域继电保护技术可以推动智能电网管理的自动化控制,有助于自动化保证电网的安全性。依靠广域技术的强大保护能力和自适应判断能力,做到了对电网问题的深刻诊断分析,满足了未来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需要,适应复杂超大规模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需要。
        3.4智能传感技术
        智能传感技术的应用将更加方便,以确保在信息收集系统中的应用。该技术还应限制开发和利用实证保护技术,并保护可以利用的余地与变压器结合的方式。变压器装置在保证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数据应用装置的同时,尽可能发挥传感器的监测和控制功能,进一步保证了继电保护的作用。同时,通过智能传感器的检测,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了解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进一步防止外部环境的干扰,为后续仪器提供一定的保护和相关依据。智能传感技术是相对高效的技术,在信息收集和传输中具有重要意义。
        4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以后的发展趋势
        4.1实现科学化和网络化发展
        由于我国近几年科技的不断进步,将很多先进的科技慢慢融入了继电保护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继电保护装置提高了自身的反应能力。并在继电保护中还加入了人工智能化技术,在以往陈旧保守的技术中不断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了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工作效率,从而推动了电力系统稳定可持续发展。
        4.2自动化发展
        继电保护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保护智能电网的过程中设定的保护途径将得到保护,其余阶段没有继承手段。即使智能电网全面运行,也不能保证智能电网的整体系统相对安全。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应当不断提高自动化水平,加强对智能电网的全面控制,对智能电网进行全方位保护,确保智能电网安全运行。
        4.3加强完善管理制度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必须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从而规划相关的制度,在实施继电保护技术中实现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此还可以建立监督机制实施监督继电保护工作,从而最大化延迟使用时间。现阶段市场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较大,电力企业还需要注重对继电保护技术人员技术方面的培训,帮助技术人员树立正确意识,将责任规划到个人,加强安全意识,创造强有力的工作队伍,进一步促进电力系统能够稳定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建设实际上是中国电力系统的更新和完善,是中国电网迅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电网的继电器保护技术应符合最新智能电网一系列技术创新的要求,对继电器保护技术的发展必须进行深入研究,才能保证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因此,为了确保电网保护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促进智能电网安全性、可信度,有必要进行突破和创新,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思明,王宇翔.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面临的问题分析[J].科技风,2018(9):161.
        [2]范臻.智能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的关键问题及对策分析[J].自动化应用,2018(9):104-105.
        [3]王欣颖.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面临的问题和机遇[J].南方农机,2018,49(9):210.
        [4]胡欣.智能电网下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8,24(35):137.
        [5]徐红瑞.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4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