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代
身份证件号:13080219700518**** 河北省 067000
摘要:送电线路工程不仅施工起来具有较高的难度,而且工程规模庞大与复杂,施工质量和送电线路对是否能够稳定运行与长期安全起到直接作用。在操作中,因为施工人员的主观因素或是一些突发性情况,使得在送电线路实际施工中会产生很多类型不一的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质量。
关键词:电力;送电线路;架设工程;施工技术
1送电线路架设前期注意事项
电力系统对于送电线路的要求较高,必须兼顾输电线路的质量和使用期限,同时,送电线路架设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比如复杂的山区地势条件对于送电线路的架设造成一定困难,为了确保电力输送的高效性和持续性,因此在送电线路架设前期就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架设线路的施工,为后期的送电线路架设施工奠定基础。
具体来说,首先,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工程施工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合理架设高电压输配电线的位置,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张力展放,其目的是使导地线的张力得以保持,同时对相应的机械设备起到牵引的作用,以确保安全距离。其次,送电线路架设施工前期,应根据跨越架的具体用途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确保技术交底工作到位。最后,由于送电线路的特殊性,在施工前期还应考虑设备的电击问题,相关负责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
2电力送电线路架设工程施工技术
2.1施工测量
(1)中心桩位移存在方向错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未能依据塔位设计相关明细开展;不清楚线路转交真正的方向;有关施工人员存在经验主义思想,未能做到审图仔细。对此应提高以此措施加以防范:①项目负责总工程师应在施工之前,详细认真地将技术交底做好;②对于项目施工人员而言,应在施工时要做到“按图施工”,清楚水平转角方向以及内外角度。(2)线路方向存在位移现象。原因分析如下:在没有认真核实线路的情况下进行分坑,把方向桩误认为塔位桩;因为没有实现校验,导致出现误读或是误差偏大等问题;未能对塔位两侧档距展开严格测量,或是天气原因对视线造成影响,未能将视距尺完整抽出。相关防范措施如下:①各种仪表的校验应在正式施工前完成;②分坑一定要严格依据设计线路方向开展,在对线路进行复测时应以平面图纸或是塔位设计有关明细进行;③塔尺或是标杆测量一定要由专门的测量人员负责标杆,在天气情况恶劣的情况下需暂停测量工作。
2.2组塔工程
(1)铁塔结构倾斜存在一定偏差。原因分析如下:虽然在基础顶面存在严重的高差偏差,可是未能采取及时的补强措施;未能确保螺栓紧固,使得在紧线后造成塔身变形或是倾斜。防范措施如下:①在实际施工前,要对基础顶面与杆塔底盘高差进行认真核对,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②根据有关作业指导施工;③避免超长起吊,而且一定要经专人测量之后在确定吊点位置。
(2)转角塔架线项目结束后向角内部产生一定倾斜。原因分析如下:在架线结束之后,由于螺栓紧固率相对偏低而造成结构变形。防范措施如下:①严格检查耐张转角塔的螺栓;②严格控制螺栓紧固率;③在架线后彻底检查地脚螺栓实际紧固状况。(3)螺栓类型及数量与设计要求不相符。原因分析如下:未能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施工与配料;螺栓数量不足类型不全,螺栓长短型号与有关规定不符。防范措施如下:①应严格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及配料;②以设计要求为依据配备并使用螺栓规格与类型。(4)螺栓紧固率相对较低。原因分析如下:有关操作人员缺乏较高的安全意识,缺少责任心;操作扳手质量不达标等。防范措施如下:①在正式施工前对职责加以明确;②整个施工环节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进行施工;③关于扳手其质量必须过关,而且强度较高力臂要长。(5)塔材弯曲变形。原因分析如下:没有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相关吊点位置与标准严重不符;粗暴装卸导致部分塔材压弯;对于较长塔材未能使用有效的起吊补强方法。防范措施如下:①确保运输环节中做到轻装轻卸;②采取正确的起吊补强措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以作业指导说明为依据进行施工。
2.3架线工程
(1)地线、导线展放受到损伤。原因分析如下:缺少正确的运输方式造成线路受损;因施工方式不正确,因磨损等造成地线、导线滑车变形;在大风等恶劣天气未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范措施如下:①在运输中必须要做到轻装轻放,高度重视其外保护层;②固定线轴而且在放线时因确保牵引匀速,在应用前针对导、地线滑车运行进行细致检查;③确保地面保护的有效性,认真检查描线点并对导线张力严格控制。(2)紧线过程中弧垂超差。防范措施如下:依据相关要求认真选择观测档,指派经验丰富的测量人员对弧垂操作进行全程观察;重要线档应派遣实践经验丰富的测量人员进行观测。应为弧垂观测制定统一标准。制定专业人员独有弧垂值进行计算确保其计算值准确,而且在对弧垂校对必须要保证场上有两人以上,在观测结束后需要马上进行逐塔标记。关于耐张金具串的长度而言,必须以实际测量程长度为准,在德育割线长进行确定之前最少要进行两次测量,在确保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再进行割线。一定要依据已经标注好印记对连接金具进行连接,以倾斜档调整值为依据,调整线路直至准确位置。(3)不合理的接地布置、接地电阻值和设计不符。原因分析如下:接地电阻设计及其类不符合设计要求;未能根据图纸布置接地;开挖顺山坡过程中,设置工作没有严格根据等高线进行;土体夯实与防沉层工作有所缺失。防范措施如下:①严格依据设计要求对接地体加以选择;②实际接地埋深要高于设计值;③在回填土体时,必须要预留相应的防沉层;④对山坡接地槽开挖时应严格等高线,确保两根接地体,二者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需大于5m左右。
结论
电力的顺利输送对于各行各业的运转和人们日常生活的便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电力系统的基础性工程,送电线路架设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这是电力系统运转的前提条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需要架设送电线路区域的地势条件复杂等因素,往往使施工人员遇到许多不可控问题,因此需要对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以确保送电线路架设的质量和安全性,推动电力系统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川.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子测试,2019,(16):89-90.
[2]谢天宇.电力线路的防雷措施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19,(06):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