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茂丰
贵州省凯里市第七中学 556000
摘要:我国是多民族聚集的国家,不同的文化特点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教学方式,但是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推进,多种教学方式的不断优化创新,在当前的少数民族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受到多民族文化和英语教学的影响,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能力相对较低,学生本身的英语朗读质量较为落后,为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学生;英语朗读
引言:
在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本地的教师,不仅教学的口音相对较重,同时也因为本身的教学能力限制,导致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英语朗读水平落后。为了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发挥教学优势,作为教师而言应当充分认识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制定专项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改的影响下,深入推进综合素质教育,通过初中英语的教学,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提升英语朗读质量,发挥英语教学优势。
一、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英语朗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受到地方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英语朗读水平落后,很多教师也不能充分的认识到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直接利用当前的课本教材,让学生进行朗读,这种方式的教学,仅仅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的教学要求,学生本身的自主阅读能力相对较低。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本身就没有针对性的英语朗读训练,自身的发音标准性较差,因此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也只是引导学生加深对于课本单词的记忆,通过传统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开展英语学习。在这种方式的教学下,学生本身对于教学知识的认识相对缺失,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逐渐降低,这就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较弱,学生本身对于英语的认识不足,成绩也相对较低,更不能与人进行英语对话交流,英语实践应用能力较差。而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英语朗读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认识,同时也能更好的增强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通过有效的朗读训练,学生也愿意积极主动的与人进行英语交流,从而加深对于素质教育的培养,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英语朗读水平落后的原因
1、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出身于少数民族地区,这些教师本身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本身的阅读能力就不如专业英语学校毕业的教师,这就导致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初中英语教师自身的口语能力相对较弱。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本身的经济能力较低,对于教育的支持培养能力也较弱,很多教师一人往往身兼数职,不能专心的针对一门学科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工作,这就导致教师本身的队伍素质相对较低。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较低直接导致的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综合素质水平较低。
2、学生口语练习机会少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地方文化以及地方经济的限制,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本身就相对较低,在实际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更是因为没有具体的口语练习机会,导致学生本身的口语朗读能力较弱。虽然学校为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在早间阅读的过程中也会督促学生开展口语朗读,但是由于很多学生本身对于英语学习的抵触心理较强,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往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于忽略英语朗读的重要性,在朗读期间开展别的活动,导致口语的练习机会较少,练习质量较低。
三、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英语朗读水平的策略
1、提升教师队伍教学质量
为了有效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英语朗读水平的有效提升,更好地发挥教学优势,作为学校而言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增加教师队伍建设能力,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初中英语教师队伍。一是通过线上招聘的方式,在专业的院校聘请专业的教师每周在固定的时间进行英语教学活动,通过教学的引导,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更好的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二是通过支教教师征集的方式,在社会上征集一大批拥有专业素质的英语教师,一方面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促进学生英语口语朗读能力的养成。三是通过教师口语课程培训的方式,对当前学校内部的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考评,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2、朗读教材的不断拓展
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和影响,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水平一直呈现缓慢发展的趋势,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要求教师落足于实际,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将英语的阅读与课本内容教学实际相结合,进而发挥英语阅读的作用,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为此很多初中英语教师提出可以将课外英语阅读读物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基准,进而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为了发挥课外阅读课本的作用,实现应试教育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外读物与课本知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发挥初中英语阅读作用。
3、创新学生朗读训练方式
在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英语朗读水平较低的前提下,作为教师而言应当不断创新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一是开设专门的英语朗读比赛课堂,让学生通过自发式的朗读练习,在课堂中进行比拼,从而对朗读效果最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二是在教室中开设阅读角,将多种多样的英语课外读物放置在阅读角中,每周安排具体的时间进行阅读角的英语阅读练习,提升学生的口语朗读能力。三是在课堂中用英语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以英语回答的方式进行作答,从而提升学生对于英语单词的掌握力,更好的提升英语的朗读质量,推动英语教学的全面发展。
总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发展,为了有效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英语教学水平,作为教师而言,应当充分认识到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意义,通过转变思想、创新方式、引导教学、增设情境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新的教学方式引导下,全面增进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范式与内容之反思[J]. 王静,赵雪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2]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J]. 戴志,张京州,张慧玲.??贵州民族研究.?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