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中的创新教学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0期   作者:冯辉
[导读] 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冯辉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河口九年制学校    742100
         摘要: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正确积极的情感态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初中历史教学,学生能够全面、系统、科学地对待历史发展及历史事件,并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高效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是当前大多数初中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教学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促进了高效历史课堂的创建,以达到历史的教学目标。与传统教学相比,当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有所提高,但整体效率并不理想,高效课堂建设的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初中历史课中的创新教学的改进对策,旨在通过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历史文化观。
一、课前精心设计,课后进行反思
         首先,教师应精心备课,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好课堂内容,尤其要针对中等学生制定出学习方案,设计好相关习题,让课堂活起来,且要让绝大多数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教师必须改变原有教学的评价方式,多用激励性评价,发掘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多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闪光点,如积极思考、及时发问、主动回答问题、善于总结等,树立其自主学习的信心。最后,教师要常常对所讲课程进行自我反思,如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是否消化吸收,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等。教师一定要认真思考、自我总结,以便实现教学相长,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标。
二、小组合作,创设高效历史课堂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知识储备内容和理解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这必须保证分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因此,老师作为分组的负责人,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通过了解和分析每个同学不同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思路,再结合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综合考从而进行分组。而在将组别分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时,老师应尽量提醒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采用同质化和异质化的方式,从而确保组别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日常小组的活动中。通过将学生合理安排组别的方式,最终使得每个组所拥有使实力接近,通过这种方法更好的平衡每个组的综合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能力大小不同将其从强到弱分为三个层次,并且在不同层次的基础上将学生按照男女、性格、个性等影响因素再次分组。例如《盛唐气象》课堂上,老师可以先通过向基础较差的同学提一些基础性的问题。通过这种办法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动力,最终通过这种办法来提升班级内部整体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气氛,从而有效的提升学习成绩。
四、采用多媒体技术积极开展教学活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教学已经有针对性地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模式,即将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元素进行有效地整合,制作出一系列的微课视频或是PPT课件等等,将历史知识全面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身需求了解历史进程,积极主动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
四、布置开放性课后习题,培养创新思维
         课后习题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但布置作业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有针对性,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广阔空间。如在教学“新文化运动”后,针对学生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认识不清及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理解不深刻的问题,笔者布置了两个问题供学生思考:1.分析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有哪些特点?2.如何正确认识鲁迅、胡适两位人物的思想?结合课本知识和相关史料进行分析、归纳和小结。笔者要求学生一定要言之有理,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既培养了学生动脑的习惯,也巩固了他们所学的知识,加深了他们对本课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结束语
         总之,在之后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重要,教师应该重视到这一点,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从多个方面出发,了解学生,通过改变课堂授课方式,即将学生积极学习思维调动,以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来推动课程,从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地位,最终创新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熊昌应.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C]..教育理论研究(第七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45.
[2]郭云艳.初中历史课创新作业研究[N].发展导报,2019-03-15(019).
[3]李凤香.创新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对策研究[J].华夏教师,2018(29):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