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潇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实验初级中学 620010
摘要:体育教学不仅是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一个环节,而且也是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此,教师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开展有效的初中体育教学实践改革,有利于在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差异教学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策略
引言
体育它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对田径运动产生兴趣,提供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初中体育差异教学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体育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根据多年的上课经验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的身体素质来开展有针对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体育课作为锻炼身体的一门学科,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进行运动,锻炼自己的身心,放松自己在课堂上所受到的压力,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由于目前初中生基数大、身体素质差异大,以及体育运动需求不同等原因,体育老师无法通过统一、创新的改革来提升教学效率,也就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在新型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模式下,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特点学习体育知识,加强体育锻炼,获得全面发展。下文分析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的具体优势。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老师应该在课堂上进行差异化教学,对不同的人才的专业性的教育予以重视。适应社会上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差异化的教学正式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进行有针对的培养。为社会培养不同的人才。让学生可以在以后的不同的领域上发光发彩。
二、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现状
首先,目前我国初中体育仍然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初中体育课程没有得到教学的高度重视,文化教师出于各种原因利用体育课程时间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不利于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也使得初中体育教学效率越来越低。其次,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在初中教育中的全面实施,许多学校对体育课程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做出了修理操场、填满教学设备、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等行动,但却忽视了在长期缺乏教学重视的情况下初中体育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许多学校没有及时扩大初中体育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水平。这使得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体育课程无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开展初中体育教学中差异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为了能够真正将合作学习运用到体育田径教学中,必须要先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丰富的教学模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一定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为学生合作学习首先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在小组中和其他学生展开合作。比如在进行田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4乘400的接力赛,初中生具备着比较强的好胜心和求胜欲,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这个特点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从而让学生的身体得到有效锻炼。通过小组进行接力赛的比赛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合作的意识。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内就组员的耐力、速度等进行评价,通过讨论找到彼此的不足之处,让学生的学习氛围得到有效的改变。
(二)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无论是进行哪一学科的教学,教师都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评价,通过评价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做出有效的调整,及时解决一定的问题。当然田径教师也不例外,教师也需要通过评价帮助学生了解到自己在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更好的体育锻炼。在体育田径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可以这样进行,首先体育教师需要保证学生的条件是否符合标准,另外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一定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才能够让同组学生互评,教师对学生评价,小组互评等等,使得学生之间不断地总结自己的问题,发现别人的长处,更好地提升自己。
(三)差异化教学方式
在体育课堂上,老师要对所有的学生能够有一定的掌握,最基本的是要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的兴趣爱好。然后采取相应的差异化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进行篮球这一节课教学的时候,男生会对这些内容比较感兴趣。而女生会对这些缺乏一定的兴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女生降低标准,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体会到投篮的快乐,来提升女生学习体育篮球这节课的兴趣。在自己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先从简单的基础开始,比如先教女生一些投篮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投篮时的动作,先让学生了解篮球的魅力,然后在对学生进行防守等的更深程度的教学。让每个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都能够有所收获。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将体育课当成与语文这些高考的重要的学科一样重视来看待。在体育课上进行差异化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体育素养,锻炼了学生身体素质,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及师生之间的良好的关系,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理念。
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表现的不够成熟。在体育教学中希望能够通过开展田径运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体育的快乐。但是因为受到了一些传统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个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为此体育田径教学提出了合作学习模式,本文将针对合作学习在田径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对一线的体育教师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石敬东.浅谈初中体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6-17.
[2]骆润生.初中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实施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6):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