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金1蒋翀杰2
1身份证号:35032119741220****,陕西省
2身份证号:35030219850903****,陕西省
摘要:水利水电建设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发展领域,通过水利水电设施,可以实现集中发电、水源调配,保证城市平稳发展。由于项目临近水域,当梅雨季节来临,或产生大量降水时,对于水利水电施工的排水状况要求极为严格。传统的技术应用方法虽然可以有效排水泄洪,但当降水量极大时,施工场地透水率偏高。本文对水利水电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导流技术;围堰技术
1.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施工导流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施工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针对基坑内部项目的具体工作量进行合理的应用,可以选择在河道枯水期进行施工,实现对调洪的精准计算。确保拦洪的高度,从而保证在丰水期来临之前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确保丰水期的安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围堰技术的应用会给整个工程的施工效果带来影响,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施工方案。
2.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2.1技术人员的能力不足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对于所涉及的技术人员,有着过高的要求,并且其专业技术的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要想使水利水电工程的保质保量完成,建筑企业就需要对所涉及的技术人员在专业水平上进行培养和提升,通过这样的方法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方面没有发达国家起步早,并且我国现阶段的技术人员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面所掌握的内容并不完善。因此企业的技术人员如果不能主动去摸索、研究水利建设在施工导流方向的技术,就不能促进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相关的水利水电工程的设施就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2.2落后的施工设备
施工设备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高质量、性能高的设备不仅仅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但是因为高端的设备往往都是国外的,引进的成本较高,因此很多企业因为经济效益,并不会及时更新落后的施工设备,因此使得施工质量、施工效率不能得到保障。
3.水利水电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要点
3.1测量放线
针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对应的测量工作,并且建立准确的测量控制点以及施工标志。通过合理的确定工程的施工的方向,保证具体施工的范围。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对堰体砌筑的断面高度、尺寸合理的测量,保证整个断面施工的合理性。
3.2护坡木桩的设计
由于围堰施工过程中围堰底部的淤泥比较深,因此要合理的减少岩体滑动位移的发生。通过在堰底两侧坡脚设置合理的护角木桩,这样可以起到防止位移变化的情况,同时对木桩的长度以及直径都要进行合理的设置。保证木桩满足工程的施工要求。另外,由于木桩插入土地内部的深度比较浅,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将木桩打入淤泥层中,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与安全。
3.3人工堆码装袋黏土
在施工现场由于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以及渣土。在围堰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购置黄土,将黄土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由施工人员进行装袋施工作业,还要保证每袋儿黄土的重量满足工程的使用要求。对于袋口通过使用铁丝儿或细麻进行缝合避免黄土的外漏。在进行砌筑施工的时候,要将袋子放平、码放整齐,水中的土袋用带勾的木杆钩送到对应的位置,然后是一层一层的堆码,确保整体的高度符合施工的要求。
3.4钢板桩支护
对于围堰堰体的内侧坡脚位置需要合理的设置钢板桩,这样能够对淤泥的深度进行准确的测量,从而保证钢板桩入土的深度符合设计以及施工规范的要求。在钢板之间需要使用土袋进行填充这样可以避免围堰出现滑移的问题,确保整个工程的结构安全以及稳定。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将河流中的水进行抽干,然后再对污泥淤泥进行清理,通过机械操作整理出对应的施工空间,然后再进行施工作业。
3.5淤泥清除作业
在围堰施工结束之后,还要对底部的淤泥进行有效的清理。通常情况下会选择采取人工挖井字沟的方式进行合理的排水以及沥水。在施工结束之后的一周通过采取人工与机械协同合作的方法,进行淤泥的清除处理。结合围堰的具体设计要求,确保施工现场的整齐、施工结构的稳定,严格的控制渗水的问题。对于出现的相关质量问题都要进行严格的记录、分析。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禁止在基槽内作业,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出现触电的危害。机械清除淤泥的时候还要提前确定淤泥的深度,不可以盲目地进行施工。从而有效地保证机械不会出现深陷淤泥的不良情况。
3.6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技术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使用导流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河流经过地区对工程带来的影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导流方案的合理设置。通过选择合理的导流方案结合现场的施工情况,确保后续工程的顺利施工。其次,科学地制定导流施工计划,在导流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因此需要对施工中可预见的施工状况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做好应急预案处理措施。最后,选择合理的导流施工方法,对于导流施工方法的选择,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方案的要求,确保导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4.水利水电施工导流施工方案设计技术要点
4.1全段导流方案
该方案主要是用于水流量较少的情况,具有施工工期较短的特点,常用于全段导流。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要想一次性截流需要对河道中的建筑物进行利用,然后结合不同的地质环境和水文环境设计出方案。山区河流两岸的山石坚硬且陡峭,坝址河床狭窄,利用隧洞导流可以发挥出更为显著的效果,不过该施工方案的成本较高。在平原地区主要使用明渠导流,首先要布置导流轴线,主要设置在河床沿岸较宽的河道和台地位置,并且渠深轴线伸出围堰外坡脚,还要保证水平距离满足防止水流冲击的作用,在布置明渠进出口的过程中,需要和上下水流连接起来,交角不大于30°,考虑到水流的通畅性,明渠的转弯半径要至少大于渠底宽度的5倍。在导流量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对涵管导流方案进行利用,涵管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尽管经济性较好,但是泄水能力较差,所以主要用于枯水期的导流,为了避免涵管的外壁与防渗结构之间出现渗流的情况,需要在整段的涵管外壁上设置节流环,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渗流量,更能有效的保证水流速度。
4.2分段导流方案
这种导流方案主要是用于建设时间较长、水流量较大的施工项目。相较于全段导流,这种导流方案具有施工难度更大、施工环境更复杂的特点。在施工前期,需要分析河流的汛期出现时间、汛期水流量、降水集中月份等环境因素,然后结合降水条件、水文环境设置全年的分段导流方案,把需要建设的基坑分为多个部分,并且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进行分段施工。在设计分段导流与施工方案的过程中,要避免工程对河流造成功能方面的影响,所以要在截流之后的枯水期进行施工,加强技术利用与管理,避免出现溢流等问题。
5.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在施工导流和围堰施工中,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规范后期施工过程,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我国多方面的长足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未来水利水电施工项目数量的增多,施工导流和围堰施工会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
6.参考文献
[1]侯建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方案决策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17(06):148-150.
[2]薛晓东.探讨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应用[J].居舍,2019(05):38-39.
[3]周涛,胡玉.施工导流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2020(01):254-257.
[4]徐寅.施工导流和围堰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居舍,2019(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