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展华1陈飞虎2
1身份证号:35030219811019****,陕西省
2身份证号:61058119880801****,陕西省
摘要:现如今,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以园林绿化为对象,从植物配置入手,先是对其概念及作用进行了概述,又分析了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及方法措施,最后又结合实际案例对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可以为设计和建造出更多优美而又富有艺术性的园林景观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园林种植配置;园林绿化;应用
引言
园林种植是艺术与美学结合应用的载体,园林绿化作为园林管理的核心工作,加强种植配置,在保证其成活率的前提下,对提升园林绿化生态效益也有着积极影响作用。因此,在园林绿化阶段,需要结合当今社会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要求,提升种植配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1.园林植物配置的概述
园林的植物配置指的是结合拟建园林景观地点的实际情况,设计切实可行的园林绿化方案,选择合适的植物,并以科学地配置方式及比例对植物进行最优化配置,促使最终园林绿化达到理想效果的工作过程。大自然中不同种类的植物,其生长特点、对周围环境的要求、环境美化及净化效果等都是存在着明显差异的。而园林绿化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对特定地点的自然环境进行重新塑造或者创造的工程,所以,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要充分考虑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和谐,并运用建筑学、美学及生物学等多个专业的知识及手段对植物进行配置,对园林景观进行营造,使得园林绿化达到既美观和谐又能最大程度的改善周围自然环境的目的,推动城市的社会及经济发展[1]。
2.现阶段园林种植配置实际情况
2.1 配置模式单一固化
现阶段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草木种植方面,纵观国内新兴的大型园林绿化项目,也多半以绿草、树木为主要应用对象,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园林绿化的色彩单一、应用形式不合理。在大面积种植草坪时,突出其光合作用对当地环境的改善,对于民众来讲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绿化给人在感观方面的独特体验由此被削弱。
2.2 园林绿化特色性不足
不同地区在开展园林绿化相关项目期间,受到地理环境、气候色彩、规模形式、民俗风情等各类因素的影响,都有着自身独特的风光条件。因此在开展种植配置期间,应突出地域性的基本条件,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工作落实到位,避免应用标准范式开展各项工作。尤其是我国在文化传承方面的要求诸多,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众多,突出园林地域文化特色尤为关键。
3.园林绿化配置的基本原则
3.1因地制宜
不同的绿植存活及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必须遵循本地区的气候、土壤及环境等特点,坚持因地制宜的来选种适合生长的绿植,并在园林绿化设计工作中,充分考虑光照、湿度及病虫害防治等要素来进行植物的合理配置,既能提高绿植的成活率,又能保证植物具有足够的观赏性。否则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而且绿植也难以存活,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2建设之初要明确主题效果和功能特性
园林绿化建设之初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明确其主题效果和功能特性,再在此基础之上,对所需的绿植进行选择,并且要注意尽量不要选种单一品种的绿植,可以选择灌木类、乔木类和花卉等搭配着种植,使得园林绿化的主题更具特点及风格。
同时,也要注意多个绿植品种混合种植的统一性及协调性,使其错落有致且色彩丰富,形成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确保园林绿化建设最终实现理想的主题效果及功能特性。
3.3结合当地环境情况提高园林绿化的经济适用性
园林绿化中各种植物的生长会需要很多的水源,因此,园林绿化的经济适用性要着重考虑节水情况。为此,可在园林绿化工作中选种冷季型草坪,有着很好的耐旱及节水效果。同时,也可以选种一些耐旱的地被种类及绿植,比如地被可选宿根等花卉,树种可选白蜡、大叶榆等。这样既能有效提高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又能实现长远的经济适用性目标[2]。
4.园林绿化阶段做好植物配置的相关举措
4.1植株形态与色调设置
不同植物的生命形态特点有一定的差异性,主干、枝叶、花朵都需要园林绿化设计的综合考量,用前瞻性的配置方法,使得不同季节的景观特色十足。种植配置期间应考虑当地绿色植物的基本特点,将种类、形态选择的搭配性提升,满足因地制宜的基本条件,才能有效提升植株的成活率和各个阶段的正常生长,经过维护管理之后能够给人们带来更为丰富的视觉体验。园林绿化中的种植配置,利用乡土的植物条件极为关键,反应地区的植物生长特性,经过设计师、工程师的优化筛选,园林之间的搭配组合更加富有美感。从植物不同阶段的生长状态以及形态特点来看,将单色表现、多色集合、对比处理的技法应用起来,能够将园林的绿化效果进一步提升,不同颜色与不同的枝叶、品种的搭配,则整个绿化工程中的色调统一目标也能顺利完成。在配置期间需要将叶色与花色进行分级设置,设计以及种植期间需要将色彩配置图确立起来,在不同季节能够给人们带来丰富性的美的感受。
4.2考量地区的实际情况
在园林绿化相关工作开展期间,首先要了解园林所处的基本位置及环境内的气象、物资等基础条件,选定应用植株之后注重空间划分与改造,进而完成特定环境条件的景观构造。园林种植配置期间,要突出艺术特点、需要确定设计理念。从平面创作方面来看,将林椽线、林冠线做好规划设计与应用,都是完成最终设计目标的有效措施方法。在开展园林绿化相关工作期间,对面积相同的绿化区域进行规划引导,实现对植物空间的划分与配置,也可以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将透景线应用起来,提升种植配置的层次性。当然在设计阶段,对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呈现一种动态化的模式,通过预留封闭空间、宽敞空间的途径,突出园林中的主要景观,乔木、灌木、草坪、花卉搭配应用起来,实现色调统一以及合理规划,通过相互交替、相互配合的途径,改变原本单一的结构设置,还能突出地方的园林绿化特色性[3]。
4.3突出植物自然形态,实现合理搭配
不同地区的植物特点不同,在苏杭古典园林制作期间,通常会利用亲近自然但有极具地方特色的园林设计形式。而北方地区诸如内蒙古地区,将天然植物群组与自然景观应用起来,此时的美学应用具备创意性的特点。因此在种植配置期间,要了解不同植物的自然特点,在展现方法应用期间,将对此、呼应、和谐等技巧应用起来,突出园林绿化中的艺术思想。比方说树木、草坪的组合应用期间,考虑其色彩之间的协调性,还应该将其中的“点睛之笔”设置到位。当然,因形态特点不同,最好将杂乱、规整的种植配置方法组合应用起来,最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植物的自然特点也会突出展现,则景观的平衡性提升,体现富有特色性的园林绿化之美。
5.结束语
在现代园林绿化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绿植的生长规律、特点及对环境的要求,再结合本地的气候、温度、土壤等环境特点,来选种合适的绿植,再根据植物花色、植株高低及四季特点等对所种绿植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在使得园林绿化景观保持足够立体空间效果及观赏性的同时,也能够使得园林绿化景观呈现出一幅优美的诗情画意,丰富及愉悦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黄远生.试论园林绿化树木的种植与配置要点[J].现代园艺,2017(20):143.
[2]袁燕.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农业,2015(14).
[3]关小磊.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501(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