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集中供暖的节能技术途径分析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0期   作者:刘锴
[导读] 集中供热可以有效地优化目前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也可以满足目前社会对生活能源的具体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使生态环境更具平衡性
        刘锴
        德州高新热力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集中供热可以有效地优化目前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也可以满足目前社会对生活能源的具体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使生态环境更具平衡性。目前我国的社会资源相对较为稀缺,因此,要选择有效的节能供热方式,来控制能源损耗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集中供热现状、能耗产生的原因以及节能技术的策略。
        关键词:集中供热;能耗;节能技术
        1集中供热现状和能耗产生原因
        热电联是属于一种相对效率更高的能源,其生产方法主要就是使用发电机组低品位的热力,使用燃煤或是燃气的方法,比较热电联产和热电分厂,阐述数量电力一定,且可以解决供热情况。目前通过使用热电联产的方法能够更加节约多燃煤,在单一采暖锅炉进行供暖的时候。供暖范围当中,水流量的不均匀状态也会导致水管供暖情况的不均匀,从而使得供热管网实际的运行出现失调状况。每一个供电区间的冷暖差异都较大,无法满足目前社会对于供暖的实际需求。而在集中供暖的模式中,对管内的热流素以及铺设管道的直径,也存在更高的要求,要让供暖系统始终保持着一个稳定的工作状态。在一个比较完整的供暖系统里,不同用户的水力失调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让各个用户相互之间的失调度存在不对等的现象,从而导致供热流量以及标准的流量之间出现差异。不仅居民的采暖是热力需求的主要市场,工业企业也是最为重要的用户之一。在工业生产的时候主要消耗热力。但是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予以不断地提升,而居民采暖的比重也可以有所提高。集中供暖也正是我国政府,特别是北方地区所倡导的一种供暖方法,从产品方面可以看出主要分成蒸汽及热水,而从热源角度不难看出,主要是使用热电联产以及区域锅炉的几种供热方式。而锅炉房的生产效率不高,有很多地区会出现热网损失,并且对集中供暖节能环保性的提高,也会产生比较恶劣的影响。供暖冷联供技术目前在我国已经逐渐开始了推广应用,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天然气市场发展是比较快的。在热电冷联供电系统里可以全面提升对于能源应用的效率,对自然生态环境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还可以给电网输配的损失进行一定的控制,尽量降低高负荷电压。随着各项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应用热电联产对原本的工业生产进行供热,以及对居民采暖的供热进行一定替代。由于其节能能力较大,所以通过对目前已有的锅炉设备来进行改造,可以尽量推动热电联产的发展,从而使节能有所提升,让我国节能减排的基本目标得以实现。
        2集中供暖和供热的节能措施分析
        2.1供暖管网系统
        在对供暖管网系统进行节能设计时,需要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建筑工程上的集中供冷供热的措施都是外网供热法,采用外网内热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就是很容易造成热量的缺失,从而间接的造成能源的消耗。对此在对其进行节能优化处理时,首要任务便是对热损失现象进行处理,从而起到减少能耗的作用。在实际处理过程中:①做好管网结构的保温工作,选择热导性较差的管道作为供热敷设管道,并且在外围敷设保温层,减少供暖管网在应用过程中的热量损耗。②减少接头的使用数量,部分热能损耗也是通过管道泄漏的方式对外流失,这些位置大多集中在接头位置,因此在管网系统敷设过程中应减少此类结果的使用,增加管道的长度。③好日常巡查工作,及时处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减少管道渗漏导致的热能损耗。
        2.2供暖分户计量
        目前进行集中供暖设置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此类地区的冬季比较寒冷,需要对其做好相应处理。以往北方地区供暖方式比较分散,很难对其进行集中管理,这样也增加了系统节能管理的应用难度。

在集中供暖管理模式下,还需要做好分户计量工作,将以往的系统连接方式,调整为区域为单位的供暖模式,同时也可以对传统的水暖供应模式进行调整,将其调整为调节式供暖器应用方式,对于部分地区也可以选择优化资源选择方式,利用地热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作为新的产热能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本身的节能性。另外,在用户系统梳理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其进行集中管理,集中治理运行中的相关问题,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2.3运行调节
        运行调节是指在供热负荷,因室外气温变化而发生变化,为了满足热负荷的要求实现的系统调节。为了满足变化的热负荷的要求,即可对系统的运行流量进行调节,也可通过改变系统中介质的温度而保持系统流量不变方式进行的调节。前者称为量调节,后者称为质调节。(1)系统的质调节。系统的质调节,只改变热用户的供水温度,而用户的循环水量保持不变。质调节操作简单,只调节水温而不调节流量,因此热力工况比较稳定。因为流量不变,水泵恒速运行,其主要缺点就是耗电量大。(2)系统的量调节。量调节是供热源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调节,改变热网的循环流量。量调节的优点是相对省电,但其操作技术较复杂,需要水泵变速运行。但这种调节的主要问题是在系统阻力大、循环流量过小时,系统将发生严重的热力工况垂直失调,导致调节失衡。例如:在调节时经常会遇到私改暖气的用户,把气包移到凉台上或加装了过水热,因弯头增多,加大了系统阻力,造成局部不热的现象。(3)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就是在整个供暖期里,根据室外气温的变化将供热系统的流量分为几个变化的阶段,在同一阶段内实行质调节。在室外气温较低的阶段中,保持较大的流量,而在室外温度较高的阶段中,保持较低的流量,在每一个阶段中热网的循环流量保持要相对不变。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的方法综合了质调节、量调节的优点,既能较好地避免热力工况的垂直失调,又能够节省电能。当流量减少75%时,水泵电功率减少至42%,在流量减少到60%时,水泵的电功率只有原来的22%,其节电效果是非常明显。(4)间歇调节。间歇调节就是在室外气温升高时不改变热网的循环流量和供回水温度,根据当天温度适当减少供暖的时间(一般早晚供)。热网调节的中心要根据用户的热负荷变化,并依据室外气温的变化程度,适时地对热网进行质调节或量调节及其他调节,以满足热用户室温的需要,节约能量,提高效益。
        2.4供热散热器装饰
        建筑工程中供暖和供热散热器主要由两种类型组成,即辐射器和对流器两种。其中辐射器指的是,根据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完成传热的。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可供选择的辐射器包括:管型、钢柱、钢制板、扁管型以及闭式串片型等。而对流器则是通过完全依靠对流方式传热的散热器类型。具体节能实现应用过程中,通常采用在散热器表面涂银粉漆的方式,即不仅能够减少散热器表面的黑毒,还能减少传热能力的辐射散失。研究表明,无论辐射器的开关结构是何形式,只要在其表面上涂覆银粉漆,就能够增强散热器的辐射散热。这样一来,建筑工程中供暖和供热散热器就能以外观色彩丰富多样的状态作用于室内的装置环境中,从而满足建筑用户对采暖设备的美观性需求。
        结束语
        目前我国城市的建设水平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就需要确保供暖系统的稳定与高效。在城市的集中供暖系统中技能技术的使用是未来集中供暖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需要合理的选择供热方案以及供热材料,减少材料能量转化的过程中给环境造成危害。同时,还可以保证我国生态环境与居民生活之间的和谐发展。节能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节能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减少能源的浪费,保证能源的使用效率。另外,还要选择合理的节能技术,促进我国城市集中供暖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徐宏.集中供热现状、能耗产生原因及节能技术分析[J].石化技术,2019,26(10):221+223.
        [2]马乐.城市集中供暖的节能技术途径分析与研究[J].居舍,2019(28):68.
        [3]牛亚萍.城市集中供暖的节能技术途径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10):18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