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 电线路运行维护以及故障处理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16期   作者:孙明功 邱平业 赵立军
[导读] 现阶段,在电力工程建设的发展过程中,电网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明功 邱平业 赵立军
        肖庄供电所菜屯服务站,山东 聊城 252116
        摘要:现阶段,在电力工程建设的发展过程中,电网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息息相关。对电网线路进行常规性与突击性巡视检查,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无论是配电线路,还是输电线路,在投入使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进而引发各种各样的故障,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故障处理;探讨
        引言
        优秀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水平是提高供电企业效益、增强配电线路运行可靠性的一大关键,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配电线路的运行可靠性对于用户的用电十分关键,但是,在目前而言,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过程中,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何提高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水平,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究的一个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究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的优化措施,提出解决目前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基本特征
        1.1 运行维护难度大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是电网系统与电力用户的重要连接纽带。为此,电力人员应不断升级改造配电线路,调配配电设备,最大限度的提升输电线路容量。总之,电力企业必须加大对电线路维护检修的投入力度,以保证供电的持续性与安全性。
        1.2 线路所处环境复杂
        通常来说,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多穿越工业园区、盆地丘陵与高山丛林等区域。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遭遇自然坏境危害的概率。在这些复杂的户外环境中敷设配电线路,相关人员必须跨过农田,穿越林地,越过沟壑,这也加大了配电线路检测维修的难度。而农村地区的配电线路运维管理人员极其有限,人力资源的缺失,也使得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检测维修工作受到极大的限制。
        1.3 塔架与塔杆支设困难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配电线路敷设的核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配置配电设备,才能延长整个配电线路的使用寿命。针对工业园区、盆地丘陵与高山丛林等特殊区域,架设塔架和调整塔杆垂直高度的难度较大,这会加大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检修与维护的难度。
        2 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现状
        2.1 配电线路网络复杂,分布分散
        城市经济与建筑建设的不断发展,对配电线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用电需求,配电线路的分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配电线路网络的复杂化以及分布分散给配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带来的极大的难度,如各维护检修点之间的较长地理距离给运行维护工作带来了不同的困难,一是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无法迅速排除故障点的准确位置,二是日常的维护检修所需要的时长不断增加。
        2.2 配电线路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大
        配电线路设备多分布在用户使用区域,不像变电设备,有固定的使用场景和区域,配电线路这种特性使其极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运行可靠性下降,遭受外力破坏过程中,存在缺陷的防护对策可直接造成配电线路出现短路故障。比如:树木砍伐过程中,树干或者树枝跌落在导线中,可以直接压断导线;车祸等推到电杆撞等,均能够致使配电线路出现运行可靠性下降等问题。


        2.3 配电线路运维智能化程度不高
        目前,配电智能化趋势已被广泛提出,配电网智能化实现以后,对于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的工作量、准确性将会有大幅的提高,但目前,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的智能化程度不高,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广泛,导致配电线路运维与检修人员工作量大增,极大地妨碍了配电线路运维水平的提高。
        3 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以及故障处理
        3.1 准确定位配电线路故障点
        当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后,相关人员要快速判断故障类型,且根据相关规程或预案进行故障定位。不同故障类型的定位方法各不相同。(1)短路故障点。当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相关人员可以将变电站的保护动作作为故障定位反馈依据。若变电站出现速断保护动作,基本可以确定发生了两相或三相短路,且故障点位于主干线或靠近变电站的线路上;若变电站出现过流保护动作,基本可以确定发生了非金属性短路或线路末端短路;若变电站同时出现速断和过流工作,可以判断故障点在线路的中段。(2)断路故障点。按照断路故障的持续时效可将其划分为永久性断路和暂时性断路两类。相较而言,永久性断路的故障点定位更加容易,相关人员可以使用线路故障测距仪快速定位故障点。而暂时性断路的故障点定位难度较大,而且还要根据故障现象与线路运行环境进行分段检查。(3)接地故障点。尽管消弧线圈测控仪能够对故障线路予以初步判断,但故障点定位仍需依赖于巡视检查人员。查找接地故障点主要从如下两方面着手:第一,沿故障线路进行排查,重点检查杆塔架线处、高大树木密集处与线路转角等特殊部位;第二,逐一检查变电站配电室内故障线路的跌落保险、避雷器及穿墙套管等绝缘组件。若执行上述两种检查工作后,依然未确定故障点,相关人员就需要逐级拉开线路断路器对故障区域进行排查,使用对应规格的兆欧表摇测绝缘装置精准定位故障点。
        3.2  10kV配电线路的新型检修技术的应用分析
        新型杆塔的维修。检修过程中,不只要注重线路问题,还需要对杆塔进行检修。其检修内容一般都包括杆本身、横担等。一定要查看杆塔形状是否发生改变,杆塔埋土下的深度是否合理,杆塔周身的土壤是否可以保障杆塔的稳定性,以及杆塔是否发生腐蚀等一系列的问题,并根据检修出的问题进行完善修补。其次还有一些相关的新型的科学技术。现如今的电网无论是从初期的铺设还是到后期的检修中,科学技术都穿插其中。比如说,如今工作人员可以利用GPS系统来确定每一根电线杆的位置,并使用接地的自动选线设备,在发生故障时,可以运用科学手段进行检修,短时间内排查问题并及时做出检修。还可以利用新型的检修技术探查立杆时的深度是否合理,杆是否出现腐蚀或破损等。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对电路及相关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可以马上采取抢救措施。
        3.3 提高配电线路故障的识别及快速处理水平
        对配电网的故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要从源头上采取相应措施对故障进行控制,在日常工作及实践中,也应对线路加大巡视及监督力度。对于不同的线路,应结合它们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巡视及监督计划,此外,还应注意夜间巡视与监督。巡视及监督过程中,应包括以下方面:(1)仔细查找,以便于及时发现故障,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故障进行有效排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或减少重复跳闸现象。(2)及时对配电变压器以及绝缘子等进行清扫处理,并定期对避雷器、变压器进行耐压试验和电阻测试,另一方面,还要对配电变压器高低压侧的熔丝加强巡视与管理,一旦发现不合格保险,应及时拆除,并立即安装上合格的保险。(3)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及规范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检修和试验,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解决,以使整个配电网的运行水平都得到一定提高。
        4 结语
        由本文对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的维护和技术应用分析中可以了解到,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在整个电网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业内人士需要及时关注科学发展,通过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电网的配电线路,为人们日常工作及生活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谢军.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新型检修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2018(7):153.
        [2]黄兆峰.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技术检修[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4):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