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 胡倩倩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胡倩倩
[导读] 微课有效地优化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使得数学教学更加高效。教师结合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让数学教育更加适应了时代的变化。另外,教师在使用微课的过程中要结合有效的策略,通过有效的策略来进行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促进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基于此,以下对微课的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胡倩倩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八十四户乡八十四户小学  新疆  塔城  833000
【摘要】微课有效地优化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使得数学教学更加高效。教师结合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让数学教育更加适应了时代的变化。另外,教师在使用微课的过程中要结合有效的策略,通过有效的策略来进行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促进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基于此,以下对微课的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22-01

        引言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对于学生而言普遍难度较大,小学数学所涉及的内容虽然是非常基础简单的内容,但是对于认知非常有限的小学生而言,其学习难度并不低。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后续的学习难度和学习内容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具有奠定良好数学学习基础的重要作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增强小组微课学习及合作交流
        微课教学中最重要的策略是增强小组的合作交流,通过小组交流来找出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在针对性地进行解决。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观察物体”这一课的内容,本课讲述的内容十分抽象,需要结合学生的想象力。在练习一这道习题中,右面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再或者给出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的样子,用5个小正方体可以怎样摆等等。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结合了具体图像转换的视频。然而,学生自己在进行思考的时候却很难想全面,也很难凭借自己的想象快速地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观看这一内容的微课视频,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在观看分析图像转换时候的方法技巧,小组内各成员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进而提高学生对微课中信息化内容的掌握程度。
        二、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减轻教师工作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数学中的重难点知识,会在课堂上或者课后反复地对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和分析,这样不仅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还会给教师带来一些教学压力。长时间的讲解一方面会让教师在身体上感觉到疲劳,不利于后续教学内容的开展;另一方面,反反复复地讲解同一个知识点难免会让教师产生厌倦感,会给数学教学效果带来极大的影响。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会有些帮助,但是对于教师而言却弊大于利,从整体来看,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改善。


微课教学模式的诞生与应用,使得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会得到有效缓解,通过录制微课视频,再传输到网络上共享给学生,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反复观看学习。比起传统教师讲解的方式,微课视频还具有同时满足多位学生不同需求的优势,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利用微课减轻教师教学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信息化微课教学,创新教学特色
        信息化微课教学模式的发展,不仅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时还是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需要信息技术的助力,才能进一步丰富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内容,以此来突出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创新发展的特点。在“分数乘法”教学中,应用App系统导入分数乘法教学内容。以红花看作是单位1,黄花是红花的23,蓝花是红花的43,蓝花比黄花多多少朵?利用直方图的形式来表示不同颜色花朵的长度,且通过直方图扩展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得小学生在信息化微课课堂教学中充分感知到学习的魅力。不仅简化了分数乘法教学的形式,同时以直观的图形为基础开展分数乘法教学,还拉近了数学与小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得小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掌握更加全面。信息化微课教学内容资源丰富,数学教学创新空间大,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
        四、利用微课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将信息技术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与微课的展示功能进行结合,就可以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与微课的教学价值,更好地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达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一课时,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分别设计出圆柱与圆锥的三维立体图,利用计算机的测量工具对圆柱与圆锥三维立体图的高度、直径与半径进行测量,并运用计算机对其进行转动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整个操作过程录制成微课视频,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微课视频的观看来对圆柱与圆锥进行观察与学习。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运用微课来传授课堂知识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把控整节课堂的时间,方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从多方面来观察圆柱与圆锥的特点,进一步提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质量,以此保证课堂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有效突破,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在信息化的推动下更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结束语
        微课是保证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高效开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学会合理地将信息技术与微课进行有效整合,创建一个利于学生开展数学探究的学习环境,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以此保证学生学习任务的高质量完成,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在前进道路上不断突破。
参考文献:
[1]任小言.基于信息化条件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科幻画报,2019(12):194.
[2]严敏.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J].新课程(小学),2019(12):126-127.
[3]方关书.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微课程探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8,3(05):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