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透明化,多元结合全面“评”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张榕珊
[导读]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与推行,音乐课程逐渐受到了各中学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逐渐融入音乐课堂,逐步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通过结合教育戏剧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现实情况作为现实依据,探索一套具有可行性的评价制度,提高音乐课堂的实效性。

张榕珊    深圳市田东中学  5180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落实与推行,音乐课程逐渐受到了各中学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逐渐融入音乐课堂,逐步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通过结合教育戏剧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现实情况作为现实依据,探索一套具有可行性的评价制度,提高音乐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教育戏剧;中学教育;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9-240-0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探索建立学校美育评价制度,各地要开展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因此,进一步提升中学生艺术测评是中学教育首要面临的难题。本文以教育戏剧融入初中音乐课堂为现实依据,进一步就中学生音乐评价渠道作出探索。
        一、教育戏剧存滞后,评价任务“浮、杂、乱”
        就目前初中音乐课堂而言,教育戏剧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渠道,并且逐步广受中学音乐课堂青睐。但由于目前教育戏剧的开展时间尚短,因而其中依然存在许多上升空间,造成了教育教育戏剧质量评价机制的滞后。
        (一)指标浅薄,评价数据“浮”表面
        对于初中音乐课堂而言,教育戏剧的融入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因而许多学校的音乐教师对于教育戏剧的教学内容要求不高,甚至部分教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吸收的知识多少。所以,对于目前初中音乐课堂而言,教育戏剧以及常规的音乐教学对比下依然在评价方面存在不足,其中最常见的是学生对音乐审美情趣不高、对教育戏剧的学习态度与热情不高,造成了教育戏剧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出现发展滞后的情况。
        (二)课堂散乱,教学评价标准“杂”
        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大部分教师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尤其对于音乐课堂而言,由于初中的学习任务逐渐繁重,音乐课堂的重要性不如语文、数学等主课学习,因此很多音乐课堂在开展过程中缺乏了统一的评价标准,导致了课堂教学内容缺乏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造成了音乐课堂开展内容散乱。
        (三)缺乏自评,评价主体“乱”无道
        对于初中音乐课堂而言,其学习成果大多均由老师进行判定,从而出现了评价制度相对主观,甚至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所以,在缺乏自评或互评的情况下,评价主体的表现以及态度仅限于教师的主观意识,造成了评价制度缺乏客观与不公平的情况出现。
        二、统一规范,落实评价体系
        要切实完善初中音乐课堂教育戏剧的评价制度,其需要进一步统一教学评价体系,进而确保教育戏剧评价制度的开展“有规可依”。
        (一)进退有度,多元评价相结合
        要进一步实现初中音乐课堂的有效评价制度,其不仅仅需要通过成绩或是提问等方式就学生的学习成效作出判断,而是需要通过多元评价的方式进一步就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态度以及综合素养等多方面作出了解。例如,我班为进一步完善初中音乐课堂教育戏剧的开展,特制定了《初中音乐课堂教育戏剧评价准则》,通过对观察、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多方面指标作出结合,通过多元评价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进步作出量化。
        (二)完善指标,评价角度多元化
        对于教育戏剧的融入而言,其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等基本意识与能力,因此对于初中音乐而言,教育戏剧的融入更好地展现了音乐课堂的多面性。然而,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上,仅仅通过单一的指标评价并没有办法全面地展示教育戏剧所带来的优化,因此学校需要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从多角度的方面完善初中音乐课堂教育戏剧的成效。例如在开展教育戏剧的过程中,我班将以学生的“理、说、演、唱”四部分能力进行指标设定,并分别对应理论、表达、表演、唱功(技巧)四部分设定不同的指标,并围绕四部分核心优化课堂内容。通过指标的多元化以及评价角度的增添,使教师能够更全面地观察到学生的不足与优势,进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实现“评价推动调整”的教学目标。
        (三)多家之言,参与评价多角色
        针对音乐课堂教育戏剧评价机制的公正性而言,单纯的个人评价容易出现缺失,因而要开展公正的评价机制,其需要进一步结合多角度评价,切实就多方评价进行汇总梳理,形成具有公正性的综合评价。


以我班为例,为加强完善初中音乐课堂评价的有效性,我班定期邀请资深教师以及校外戏剧专家对课堂内容以及学生表现作出评价,从而避免出现课堂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造成了教师“一言堂”的情况出现。通过多元评价的开展,目前我班的教育戏剧开展以及学生的进步情况评价均比之前多元化,切实提高了评价机制的有效性。
        三、多管齐下,深化全方位测评
        要进一步优化教育戏剧的效果评价机制,其除了需要就评价机制进行优化,同时更需要就评价时间段、评价主体进行划分。通过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作为基础,进一步优化评价实践是满足全面评价的重要渠道。
        (一)课前准备,开展预估评价
        要初步施行初中音乐课堂教育戏剧的效果,教师需要根据课堂内容在课前作出效果预估,并制定相关指标。在课堂结束后,教师需要就课堂的开展进度以及学生的表现作出对比,从而了解现实课堂效果以及预期效果之间的差距。例如,在开展新课程之前,我习惯就自身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初步判断,并且落实部分如知识点讲解、案例输出等指标,课后通过与现实效果作为对比,切实初步明确课堂质量以及教育教育戏剧模式的有效性。
        (二)目光如炬,深化观察手段
        为进一步明确教育戏剧开展过程中的实效性,教师可尝试通过观察的方法,了解教育戏剧过程中课堂的氛围以及学生的表现。例如,在教育戏剧开展过程中,我尝试通过整体观察法、区域观察法以及跟踪观察法的方式,进一步明细音乐教学的实效性。通过三方面的观察,进一步循序渐进地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并通过制定图示量化的方式明晰课堂以及教育戏剧的实效性。
        观察方法 观察内容 观察成果
        整体观察法 就教育戏剧开展过程中,班级的氛围与学生的整体热情进行观察。 对课题研究以及教育戏剧开展的总体情况作出初步了解。
        区域观察法 对教育戏剧开展过程中部分同学的表现进行观察。 对课堂作出针对性的了解。
        跟踪观察法 对部分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观察 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
        (三)课后检测,明晰学习深度
        通过教育戏剧开展的参与人数,活跃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借助课后检测的方式,通过讨论、回答等方式了解学生在课堂上所吸收的知识点多少,进而明确教育戏剧开展的有效性,明晰课堂开展中的学习深度,避免课堂内容浮于表面,无法实现课堂预期效果的情况发生。
        四、知行结合,坚持实践出真知
        通过制定评价机制以及多元观察是奠定教育戏剧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重要基础,然而其并无法全面地就课堂实效性作出评价,因而进一步融入实践探究,其对于教育戏剧开展的效果评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一)从学到演,实现理论实践转化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育戏剧表演中,进一步通过教育戏剧更好地了解音乐课堂上枯燥的理论知识以及实现基本功练习。以我班为例,在开展教育戏剧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通过戏剧表演的方式进行音准、节奏等方面的练习,一方面能够通过戏剧表演提高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另一方面可通过戏剧表演潜移默化地对音准、节奏等方面基本功进行练习,实现教育戏剧开展的预期目标。
        (二)对比评价,多方结合前后对比
        对比是明晰课堂实效的最佳渠道,因此在开展教育戏剧前教师需要就班级的各方面情况作出基本了解,并且在课后就教育戏剧开展过程与课前状态作出对比,进一步明晰教育戏剧对初中音乐课堂的推进,实现教育戏剧开展成果量化的目标。例如,在开展教育戏剧前我将音乐课堂的普遍情况进行分析,如课堂氛围、学生积极性等方面作出一系列的梳理,通过结合教育戏剧开展情况,进一步就双方进行对比,从而通过对比评价深入了解教育戏剧在音乐课堂中的优势与不足。
        结语
        本文通过就教育戏剧融入初中音乐课堂实效性评价途径作出了基本探究,通过就实践探究作为现实基础,明晰统一评价体系对于明晰教育戏剧的方向性以及针对性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并通过对评价主体时间段表现的划分,其能够更精准地对不同时间段的评价主题(学生)表现作出更公正的评价。此外,本文就原有的评价机制作出延伸,通过实践的方式拓宽评价内容,丰富评价机制的有效性。通过多方面的实践探究,进一步就目前教育戏剧在初中音乐课堂的融入途径作出了分析,对初中音乐课堂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晓华.教育戏剧的理论与发展[M].新北:心理出版社,2011.
[2]孙惠柱.戏剧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戏剧艺术,2018(11):1-6.
[3]周斌.关于推动教育戏剧发展的若干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9(4):97-98.
[4]杨柳,张寅,于炜.教育戏剧: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J].教育发展研究,2017,33(2):68-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