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王学蛟
[导读]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与农村的经济提升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提升;而我国农村人口基数众多,如何提升他们的经济水平、调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是我国发展城镇化建设,促进人们奔小康的关键。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  256651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与农村的经济提升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提升;而我国农村人口基数众多,如何提升他们的经济水平、调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是我国发展城镇化建设,促进人们奔小康的关键。本文就当前的农业发展状况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并以政策提升的角度为农村经济与农业的发展提出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形式;方法
        前言:随着我国科技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已经先农村一步尝到了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与经济发展所衍生出的丰富的物质条件。而作为人口基数占比较大的农村人口,他们的生活质量迟迟得不到较高的提升,也就意味着我国整体的经济实力仍达不到预期水平。于是,增强农业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就成为了我国突破小康瓶颈的重点解决内容,其解决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能否进入下一发展阶段。
        一、当前农业发展的现状
        1.规模化量产实现率低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提升农业的生产,提高农业产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国家曾对农村经济发展制度进行过多次调整,而农业生产在经历了多次改革后也终于来到了发展的新阶段,即由机械化生产向信息化经营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农业发展本应告别落后的不规范生产,而是通过信息化控制和机械化生产来达到大规模、数字化与物联网融合的智慧化生产,然而由于农村合作制度与资源管理制度问题,许多地区的农业发展并不像规划一般乐观,普遍呈现出规模化量产实现率低的情况。
        2.职业化农民综合素质差
        农业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除了制度政策落实得不彻底外,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也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当前的农业发展中,信息化已经逐渐代替机械化成为扩大农业发展规模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多是出生农村,受教育程度不高,其在信息化技术的掌握与运用方面较为劣势,即便是拥有足够资金引进了信息化生产设备,其对与设备的使用、维修与保养都不能做到较为熟练的应对,这便从侧面导致了农业发展的受限。
        二、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势
        1.农村经济合作制度的发展
        农村土地资源与设备资源的集中管理帮助了农村项目的引进与农村人口经济水平的提升,但在这一制度的落实中,由于各地农村的遗留问题等原因,有些土地和资产的分配落实并不彻底,导致了地方规模化生产的开展遇到了各种阻碍[1]。这对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需要采取相应的办法对这一现象给予有效的解决,使农村合作经济制度能够充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如此农村经济才会呈现出更好的发展势态。
        2.农村生产销售一体化发展
        当前许多农村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还相对落后,只是通过技术的提高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并不能为农村经济的提升带来更广阔的渠道,而单一的经济模式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也较大,其发展的局限性也日渐凸显。随着农村经济分配制度的完善,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农业产业可利用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信息的掌握和平台的运用开展多元化的项目和集生产、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产业结构调整,此方法作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才能拓宽农村经济的建设道路,并为农村经济带来良好的发展形式。


        三、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政策的创新
        1.完善农村资源应用管理
        农村的资源总体上可分为三种,即土地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唯有将这三种资源充分的运用,农业的开展和农村经济的提升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然而当前农村经济合作制度的落实并不彻底,土地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分配都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这一现状阻碍了规模化生产的开展;而户籍制度的问题又对人力资源的流失造成了进一步的恶化,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性人才数量远远达不到生产要求。若要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提升,则相关部门要在农村经济合作制度与农村户籍制度的落实中加大力度,通过农村土地与物资的整合引进外来项目来促进经济的增长与产业形势的多元;通过合理且利好的户籍制度来吸引专业人才投身到农业生产来提升农业的发展,如此,农村的各项资源才算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农村的发展方能得到提升[2]。
        2.加强农民职业化技能培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的应用已经普及至各个领域,农业的生产与发展也不例外。然而由于现有农业生产者的综合素养普遍不高,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专业性农业人才又比较稀缺,农业发展的规划虽然很好,但实际中的信息化农业的落实却十分不尽人意。对此除了要通过政策和待遇大量引进专业性人才外,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职业化农民的培养。职业化农民顾名思义是指将农业生产作与经营作为唯一经济来源的农村人士和非农村人士。这类人士需要具备过硬的农业生产与经营经验,同时还要兼并掌握农业相关的先进科学技术,如新型农业设备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职业农民的培养既是对当前拥有专业化科学技术的农业生产者不足的一种环节,又是将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相关部门不可儿戏,必须要加强职业农民的宣传与培训。
        3.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魄力
        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农业产业结构的单一一直是导致农业发展局限于一隅的重要原因。农村经济合作制度本可为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多样化转变提供可实现的基础,然而由于一些农村的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土地与物资的整合情况下,许多农村仅是增加购买了生产设备借以扩大当前的农业生产力,或者开展了农业设备租赁的业务,小规模的实现了农村经济的提升,这种短视资源利用方式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期增长,更不能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作用。因而,相关部门必要时要适当通过政策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减免税收的方式帮助农村引入外来项目,并做好农业从事者的宣传工作,加大力度推进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农业经济产业链的建立,并以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的概念打破农业发展以往在市场中的瓶颈[3]。
        结语:综上所述,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提升有助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增强。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却仍存在许多落后的方面,如资源管理制度,如人员专业技术,这说明了我国农村经济形式虽然向好,但政策力度不足以支持其发展理念的充分落实,因而唯有从政策的角度加强对农业的改革与农村经济的推动,我国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得到新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振.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及发展展望[J]. 宏观经济管理, 2018, 000(003):37-47.
        [2]樊鹏. 试析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农业政策的创新研究[J]. 商情, 2018, 000(015):76.
        [3]许鸿宇.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农业政策的创新[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