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新华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滨海分局 山东省潍坊市 262737
摘要:发展海洋科学、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资源、建立海洋产业,首先应从认知海洋空间,了解海洋现象,寻求反映机理,探讨演变过程,发现海洋秘密,总结海洋规律等逐步做起。海洋环境监测是对海空、海面、海水、海底、海岸、海岛周边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现象和过程进行的观察、感知、测量、记录、分析、监控。文章回顾了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海洋环境监测所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海洋科技;强化海洋;环境监测
1.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沿海大国,中国高度重视海洋的开发和保护,把发展海洋事业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作为环境保护主要内容之一的海洋环境监测,已被提高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改革和加强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使之与新的形势和要求相适应,已成为当前必须研究解决的一大课题。
海洋环境监测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涉及不同的学科和不同地行业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多年来,随着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从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到技术装备、工作程序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地进步,初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基本掌握了我国近海海域地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减缓近海环境污染,保护海洋资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国《海环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地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这一条表明了海洋环境监测的根本宗旨。可以说,海洋环境监测既是海洋环境监督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为全面进行海洋环境管理服务,是海洋环境管理的耳目,是环境管理的前沿阵地,是国家为了加强海洋管理而建立的一项具有长期性、基础性和持续性的公益性事业。离开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境管理将寸步难行。所以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必须抓紧抓好。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在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监测以海洋环境保护为目的,是制定海洋政策的基本依据;监测是监督管理海洋环境的重要手段,是海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基础和技术保障,是海洋环境管理执法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监测又是海洋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是海洋经济建设的基本保障,为海洋产业开发提供技术服务,是沿海人民群众生活的基础,为人类海上活动安全提供环境信息服务;是预防赤潮等海洋环境灾害及海洋污染事故防治的基础性工作,为减灾防灾提供服务。发展海洋监测技术,能实时有效的获得海洋环境数据,是保护海洋资源,避免海洋环境、生态环境恶化的显微镜和望远镜,是发现海洋污染,恢复生态平衡的先导工作,是保证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2.发展海洋科技,强化海洋环境监测
2.1重视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随着国家关注焦点由陆地向海洋的转移,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不断增加,海洋经济发展迅猛,海洋环境面临的压力日趋增大。从大体上说,我国目前海洋环境监测整体水平及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有关部门要定期评价和发布海洋环境质量信息”。可见国家对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视。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环境,实现“开发与保护”并举,必须要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的能力建设,使海洋环境监测能力与海洋环境管理的任务和需求相适应。
2.2加大海洋科技研发力度,完善海洋环境监测制度建设
海洋环境监测是一项技术性、时效性、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必须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监测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目前,我国不断加大海洋环境监测制度建设的科研力度。在借鉴吸收国外发达国家海洋环境监测先进经验和先进方法的基础上,国家海洋局从2002年起开始对实施多年的《全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方案》进行分步调整,使过去传统的以污染防治为主要监测内容,逐步调整为污染防治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监测内容。为规范监测行为,保证海洋环境监测结果的可信度,国家海洋局组织制定了《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程》、《海洋大气监测技术规程》、《海水浴场环境监测技术规程》、《滨海旅游度假区评价方法》等一系列与现行监测方案配套的监测技术方法与评价标准。
2.3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人员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及成果的应用转化都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近些年来,各级海洋主管部门逐渐加大了海洋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引进专业人才,下大力气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打造高素质海洋环境监测队伍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及成果的应用转化都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近些年来,各级海洋主管部门逐渐加大了海洋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引进专业人才,下大力气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力求在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研发及应承成果转化创新上有所突破。
2.4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建设
人类的海上活动离不开快速、专一、实时、动态的海洋环境信息保障。近些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监测信息平台的建设,以便加强海洋环境服务工作。海洋环境监测的信息平台——中国海洋环境监测网站正式开通。该网站利用信息技术,使用J2EE平台,采用先进的Spring框架以及WEB四层体系架构设计和开发,业务基本覆盖了现有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并坚持以一切信息服务公众为宗旨,面向社会及时、准确提供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监测信息产品,实现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
中国海洋环境监测网是推进海洋监测业务管理方式创新,建设“数字海洋”信息框架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促进海洋环境监测业务公开,改进公共服务,提高海洋环境监测业务管理效能,便于公众知情、参与和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2.5加强我国海洋环境监测装备技术
传感器技术、平台载体与综合监测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领域居于核心和关键地位。 国外测量海洋自然环境基本要素的传感器日益成熟,新型生态传感器研发不断涌现,浮标潜标、AUV、水下滑翔机以及高频地波雷达等平台已经形成坚实的支撑能力,海洋立体网络化监测系统正在得到重视与发展。
在技术创新方面,应注重基于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的海洋综合信息高精度传感技术研究,特别是光电磁传感器技术在海洋监测领域的应用;瞄准“深海进入、深海探测”,重点发展深远海平台载体技术,突破深海海底长期监测、矿产油气能源勘探的各类固定/ 移动平台关键技术,发展长航程智能式水下航行器和全海深潜水器技术;研发基于水下自主导航系统的机动平台及组网技术、深海作业技术、多源信息融合处理技术等。
在新型监测装备方面,瞄准全球海域,研发适用于动力环境、生态环境、资源能源和军事应用等军民融合型海洋综合观测平台、智能浮标潜标、海洋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站、多用途智能探测潜水器、谱系化水下滑翔器、水下运载型移动观测装备。 重点提升新型装备隐蔽自动布设、水下自主导航、固定移动平台组网观测、数据信息实时传输、数据融合挖掘、海上信息和能源支持以及人工智能等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海洋环境监测是进行海洋综合管理的基础,它在海洋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国家海防安全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洋环境监测跟不上,就无法准确的判断海洋环境形势,影响管理者的决策,海洋管理工作的方向难免就会出现偏差。随着我国对海洋科技的愈发重视,海洋科技的发展将对推动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军成.海洋资料浮标技术[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7.
[2]蒋丙然.青岛观象台海洋观测纪略[J].中国气象学会会刊,201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