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霞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贵州贵阳 550081
摘要:新型装配式建筑PC构件模板就是在房建工程基础施工时就对其他构件预先造好,就能在房屋建筑时将所有配件一气呵成的制成,在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在未来社会这种装配式的房建施工方式也定能代替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式,成为未来房建施工的主流方式。本文对新型装配式建筑PC构件模板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PC构件;模板施工
引言
装配式PC构件的运用是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预制构件的运用能够有效缩短建筑周期,可运用于绑筋、浇筑、养护、拆模等工序之中。工程施工噪音低,迎合了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装配式PC构件进行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风险,要求加强对风险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
1 什么是PC装配式构筑模板
所谓PC就是新式预制装配混凝土板的简称,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房建工程施工技术,就是将实际房建工程中所将用到的各种配件在一个大工地上用混凝土先浇筑出来,等实际房建工程地基基础全部施工完成后再把预制的混凝土运到工地进行统一安插和拼装,这种新型预制技术的显著优点就是能够在流水线上大规模地成批生产相关房建工程所用的梁、板、柱,而流水线上所用的模具又大多是统一的,只要保证模具的清洁和规模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所预制的混凝土板的质量,这种预制的方式在实际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也不需要泥浆进行护壁,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现场的干净整洁,从而在客观上降低房建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由于PC预制装配板的特性,在实际PC预制装配式构筑模板的施工中相关模具和模板的准确性显得十分重要,模板和模具的精确性甚至关乎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如果模具的尺寸和一些细小零件的浇筑不符合实际房建施工要求则可能造成模具尺寸偏差,导致的拼装问题,最后可能使预制装配板不符合实际装配需求,造成需二次浇筑的情况,这种情况往往耗费巨大的经济和人工成本。除此之外,模具结构复杂也是预制板浇筑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过于复杂的零件预制可能在预制时就耗费工时,且使工人的实际劳动量增大。综上,预制装配PC板的质量与模具和模板的规格有很大关系,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必须注重对相关模具和模板规格的浇筑,高质量的模具是房建施工预制装配板制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预制装配PC板质量的好坏甚至取决于模具和模板的规格质量。
2 新型装配式建筑PC构件模板的设计流程分析
PC构件模板的精度及稳定性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构件外观的尺寸精度及大体质量,例如,预留孔模板、活动模、侧模及标准底模等多个部分,而模具中预制混凝土成型后,需要将其两端模块及时取出,避免出现材料成型后强度大幅度提升无法轻易取出模块的问题,反而影响总体施工进度及施工效率,无法满足工程项目竣工时间的要求。
3 新型装配式建筑PC构件模板的施工技术分析
3.1 运输堆场
低速平板车是运输PC构件的主要方式,运输期间需要始终保持水平放置车板,否则,存在造成运输过程损坏的问题。同时,尽量于运输架上方安装枕木,结合PC构件的具体运输要求予以有效固定,方可保证PC构件运输的有序性。直至PC构件进入施工现场后,合理使用塔吊等机械设备转移PC构件,不得影响PC构件堆放的有序性,真正意义上做到消除施工现场PC构件堆放倾覆事故的安全因素。同时,所有支架以满足使用高度及使用刚度要求为前提条件,堆放PC构件时,尽量选择对称堆放形式,不得影响PC构件堆放的安全性,以达到后期施工作业有序开展的目标。
3.2 构件支撑
通常情况下,PC构件完成吊装作业后受其他构配件尚未有效落实的影响,无法保证构件总体稳定性。
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性,相关施工单位必须灵活运用各种工具或手段,即利用斜撑固定及固定角码等手段进行作业,以达到稳定PC构件的目标,并且固定作业具体操作期间,需要合理调整PC构件的水平精度及前后高度。同时,对于支撑大小梁等PC构件,尽量于吊装作业前期搭建科学合理的支撑架,预防出现支撑架崩塌的问题。按结构组成,墙板斜支撑结构可划分为U型卡座及支撑杆2个部分,而支撑体系普遍作用于承载墙板的侧向荷载,基本实现一定程度内调整墙板垂直角度的目标。
4 装配式建筑PC构件深化设计问题的应对措施分析
4.1 综合考虑施工影响因素
装配式建筑PC构件深化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构件制作、安装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必要时会同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企业、施工企业施工技术人员协同设计,以此规避设计与现实施工要求不符的问题。另外,装配式建筑PC构件深化设计过程中,除了综合考虑施工影响因素之外,还要立足于装配式建筑整体结构安全,不断简化装配,为后续的高质高效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提供保障。
4.2 运用BIM技术深化设计
由于装配式建筑结构深化设计具有精细化要求,且预制构件具有集成化特点,要想真正意义上优化装配式建筑PC构件深化设计,则要重视BIM技术的应用,满足预制构件分割、节点连接、细部尺寸的精细化设计要求。同时,装配式建筑PC构件深化设计过程中,可充分利用BIM技术可视化功能,优化装配式建筑中各构件、管线等空间位置的分布,以期为施工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并实现降低成本、减少工期等目标[8]。此外,还可以构建基于装配式建筑结构深化设计的BIM3D模型,借助BIM3D模型的高效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对设计产品的缺陷进行分析,并及时查找出来,然后通过该模型制定有效地改进优化方法,使设计出来的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4.3 加强吊装作业风险控制
1)首先,要求结合工程进行的需要加强确定吊装方案。要求将目前吊装形式与PC构件的规模化与模数化有效结合,采取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对吊件、埋件建立有效的设计与生产方式,使得预制PC构件与吊具之间能够实现合理的配置。有效提升预制PC构件的吊装进度,将塔吊位置范围与选型尽量缩小,减少专业吊具的设计与使用频率,缩短工程建设周期,提升工程施工效率。2)加强吊装作业的技术管理,要求正确设计并验算吊具安全性以及吊点位置,确保吊装作业的顺利进行。严格按照起吊强度要求检查吊索等附属吊具,确保吊点的刚度与强度能够符合工程作业的要求。要求吊装作业的操作人员具有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并对需要吊装的各项流程进行有效管理。要求所有的操作人员均持证上岗。将吊装影响范围与周围的其他区域区别开来,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到吊装作业区域。作业开展过程中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具。
结束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装配式建筑施工前期必须设计科学合理的PC构件模板,以此为基础再进行施工作业,方可保证其施工效率及施工质量。同时,具体作业期间重视PC构件运输环节,确保其始终处于对称状态,尽量于一定时间内完成PC构件连接、支撑固定及吊装作业的任务,并且尽量科学合理处理混凝土材料,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长远发展,为促进国家社会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臧宏翔.基于PC构件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9(33):81.
[2]王梓丞.PC构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探究[J].地产,2019(22):154.
[3]段海宁,王茹.装配式PC构件车辆调度问题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9,11(05):108-112.
[4]杨立胜.住宅产业化PC预制构件技术应用研究[D].工业大学,2017.
[5]付欣,装配式建筑PC构件制作实物消耗量实测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5(03):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