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林
合肥建工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8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随之加快,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得当前我国大部分建筑物无论是从外观规模,还是高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就导致了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更加严格地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而混凝土作为建筑主体结构的主要部分,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好坏,不仅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实际开展结果,还可能对后期建筑主体的使用情况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就将在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主要施工工艺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控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提出一些有效措施,期望能够给予相关的建筑施工单位一些有效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一、建筑混凝土的主要施工流程及主要工艺技术
在现代工程建设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无论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还是在对建筑工程所涉及的人力、物力消耗上,都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因此,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作为过程涉及模块较多,工程相对较长的施工板块,在提升其质量之前,必须要先对其所涉及到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技术进行有效了解。结合当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单位所开展的施工工程来看,其主要涉及到的是混凝土配料,混凝土配料拌制,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实际浇筑,混凝土浇筑体后期的养护,以及混凝土拆模等施工工程,这几个工程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想要对混凝土工程的最终质量进行保障,就要关注每一个工序的施工情况,并对每一个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监督、有效执行,从而才能使成型后的混凝土获得较为良好的强度,并且具有一定的紧实性和整体性。
而在混凝土工程的几项施工流程中,又涉及到五项较为重要的施工技术,第一项施工技术是:对混凝土所涉及的水泥集料、水,以及一些外加剂进行配比的配比技术,而第二项技术是:在完成物料的配比后进行混凝土搅拌的搅拌技术,第三项技术是:在混凝土物料搅拌完成之后,将混凝土正式投入使用的浇筑技术,而在浇筑技术完成之后,为了使混凝土的实际各部分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所需要的建筑体中,就必须要采用振捣技术,将所浇筑混合料中的空气进行排除,从而对混凝土浇筑主体的紧实度进行保证,而最后一项技术就是在所有前期过程完成之后,对混凝土土方的养护工作,想要有效的使混凝土有流状变为坚固的固体,就离不开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的养护工作,养护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混凝土凝结后开裂的概率,还能够使混凝土凝结后的美观性大大提升,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这些流程以及施工工艺,既是混凝土工程开展的必要板块,也是每一个混凝土施工人员所需要严格注意的环节。
二、控制建设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措施
(一)严苛选用水泥,保障水泥质量
配比环节作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相关从业人员除了要自身掌握专业的配比技术,还需要对混凝土配比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配比原料,进行严格质量控制。而质量控制的入手点可以分为3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要严格把控原材料的选择,尽量选择规模较大的供货单位,进行原材料供货。第二个方面是:对已经购买好的混凝土,在正式使用之前,应当进行严格的质检,防止质量较差的原材料混入其中。第三个方面是:在混凝土的生产环节,不仅要对混凝土的生产过程进行严格观察,也要对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严格对待,既要及时上报,也要及时地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通过制定有效地措施进行有效应对,从而使混凝土最终的质量达标。
(二)合理掺外加剂,控制水灰比例
在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除了涉及到水泥集料、水等原材料的加入,还会添加一些外加剂,来增强水泥土构件的整体强度,而外加剂的用量不仅会对混凝土的最终强度产生影响,还会对混凝土最终的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进行混凝土配比外加剂使用时,必须要按照严格的用量标准进行配比,防止使用用量不合理的外加剂,或者过量使用外加剂,而导致的混凝土质量问题,从而使混凝土在最完美的配合比例下,生产出质量较佳的混凝土,也为后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工作减轻负担。施工人员必须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的进行混凝土比例的调配,确保其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三)加强原料检验,提升质量管理
在混凝土施工工程之中,除了要对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进行质量监控,还应当对施工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行提升,既要制定严格的责任标准,指导材料采购人员进行质量最佳原材料的选用,也要要求材料检验人员对所收集到的原材料,进行认真严格的落实检验试验工作。同时,应当严格地按照施工前所制定的指导方案要求,对施工人员明确地进行分工,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同上,同时引入监管岗位,以计量监测的方式,定时对每一个环节施工人员的施工情况进行有效记录,防止在施工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出现由于人员疏忽而产生的质量问题
除此之外,在对于施工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上,也应当加强对人员的技术管理,既要通过不定时培训的方式,增强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也要通过对每一个施工节点进行过程检查以及施工过程技术总结的方式,来对每一个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员能力情况进行掌握,并保证在每个施工环节所涉及到的施工人员,能在最佳的状态完成施工,做到不因人为影响导致出现施工事故
(四)合理使用人力,有效开展施工
由于建筑混凝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都较多。因此,在保障物力资源有效使用的前提下,也要合理地对人力资源进行调配,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可以实施的劳动力有效调配方法。有以下三项,第一项是在对施工人员的排班安排上,可以采用将施工人员的作业时间分为两个大班,循环四六制度作业的方式,这样的安排方法可以有效的保障混凝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停工的情况。同时,待人员交接班工作的安排上,也应当要求两大班人员在交接时,提前半小时完成交接工作,从而避免在交接共存中可能出现的工作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在利用人员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应采用自由式的泵,进行混凝土物料的运送,从而避免由于人为失误而出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堵管的现象。
最后一点是:在整体人员的安排上,不仅要在满足施工方方案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人员调配,还需要在正式施工之前,对每一个人员可能出现的调动工作,进行预案制定,保障在正式施工过程中,对人员进行有效管理,进而提升施工工程的质量。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也随之得到迅速的提高,而混凝土工程质量作为建筑项目工程中重要的环节,对保障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工程质量作为施工周期较长,涉及范围较广的项目,在实施工程的过程中,想要有效地对施工质量进行保障,既要从混凝土原料选用的方向入手,保障所选用原料的质量,也要从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入手,通过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科学安排施工流程等方式,使最终的混凝土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陈大森.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20(08):23-24.
[2]田润.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J].地产,2019(24):62.
[3]朱书平.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城市建筑,2019,16(26):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