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发展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张庆
[导读]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奋斗,我国建筑行业已建成一批规模宏大
        张庆
        [摘要]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奋斗,我国建筑行业已建成一批规模宏大、结构新颖且技术难度较大的建筑物,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与突破性进展,充分展现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虽然我国施工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进步,但是与国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我国施工人员与科研人员应不断钻研、改善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施工技术的类型与创新发展现状,针对其提出施工技术创新应用的基本策略,一起推动我国建筑施工技术长远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技术创新;应用策略
        引言
        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特别是高层建筑发展,可以大大节省土地资源。在施工阶段,施工技术成为建筑建设的核心技术。换言之,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物的总体质量。现如今,在建筑施工技术层面还有很多的问题急需解决。因而,要进一步加快施工技术的发展,这样才能提升建筑施工整体质量,使得我因建筑行业取得更大的进步。
        1建筑工程施工常见的几种施工技术
        1.1钢筋混凝土技术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环节,混凝土浇注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要求予以合理的选择。首先,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完成清孔作业。对于底板材料浇筑来说,应由两端横梁向中心分段过渡。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可分两次完成,即:第- -次完成钢筋绑扎后再浇筑模板与顶板;第二次借助输送泵将混凝土输送到模板内部。另外,在浇筑混凝土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问题,如:以快插、慢拔方式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直到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为止。若此环节施工在冬季,应在混凝土冻结前,按照水泥临界强度标准应进行相应的保温、挡风处理。
        1.2深基坑支护技术
        在既满足坑深要求,又满足环境保护要求,深基坑支护常选择土钉墙形式。这是因为此形式的费用不仅低,而且更便于施工,常应用在深度不超过15m且对环境要求不是非常严格的建筑工程当中。然而,对于连续墙的形式,常应用于基坑深度达、且对环境有较高的要求的情况下。此外,预应力地下强是近年来新推出的一种深基坑支护形式,其重要特征为降低墙内的支撑数量。现阶段,国内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涉及到以下几种,即:水泥土墙技术、下连续墙技术、 复合土钉墙技术。
        2.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科学经济不断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可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过建筑工程施工的建设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在创新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社会生产发展格局的创新变革同时给我国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目前各地均出现了用工荒、劳动生产力不足等不良社会现象。给建筑行业的持续建设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经济影响,尤其不利于和谐社会下良性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环境的构建。建筑工程中施工建设人员的相对匮乏导致建筑企业不得不雇用大量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农民工进场施工。在没有经过系统技术培训与施工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这些施工人员无法充分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对先进施工生产工艺的现实需求,因而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先进施工工艺的合理利用来自于对施工实际经验的完善积累、对各施工工艺的大胆尝试与适应性择,因此没有经验的施工人员、施工建设素质参差不齐的施工队伍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为创新施工献计献策的。
        3.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策略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是应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经过漫长的经验积累、刻苦的钻研实践才能最终找到创新技术适应发展及应用的核心规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只有立足于长期建设的发展目标,通过深入实地的项目考察、实质发掘。

结合施工建设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适应、完善的建设目标及发展路线,才能最终在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之路上找到捷径,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指导各项施工建设项目的高效率开展。
        3.1适应生产力需求。强化创新施工理念
        生产力的现实发展水平是整个社会乃至国家文明发展、创新提升的坚实动力,同时也是人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要保证。因此,社会生产力不仅反映了基础层面的各项劳动环节的生产效率。更客观的显示了各个生产管理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基于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创新技术的应用发展速度与社会生产力的更新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当前我们主力解决的目标便是如何在技术创新的大环境发展之下。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扩大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用创新施工的理念夯实内部建设、加强基础管理,促进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成为其施工技术创新的主力目标。并通过自主技术改造与创新的科学策略.使建筑工程的创新施工技术发挥最大化的应用服务价值。
        3.2遵循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原则,大力促进施工技术创新应用
        当今,我们正处在各类文化融汇交流的信息化时代,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我国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创新变革,并逐步形成了以科技知识为引导的全新经济增长时期,即知识经济时代。一切的生产建设活动均围绕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目标.并扣紧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主体原则,因此一旦背离了这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原则,那么建筑企业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无法站稳脚跟,遭到行业的淘汰与抛弃。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管理中我们既应遵循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同时也应遵循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诉求: 即以经济提升为根本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展创新实践.诉诸战略化的发展目标,大力构建施工技术创新的应用模式。
        3.3适应市场竞争机制需求,走技术创新持续发展之路
        竞争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因此面对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我们只有牢固树立逆境发展、不进则退的原则,树立居安恩危的持续发展理念,以建筑工程施工创新为先驱,带动建筑企业走创新持续发展之路,从而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适应性发展潜力。通过整个行业的不断探索与共同交流总结,我们发觉建筑行业只有充分顺应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需求,坚持以施工技术创新效应带动企业的持续发展,令施工技术充分与市场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汲取世界范围内行业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以行业先驱为榜样,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手段,引人竞争机制,鼓励创新、鞭策创新、引进创新科技人才,建立适应建筑企业自身发展的创新路线,才能最终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在自主的技术创新研发与实践应用中始终立于行业的前列。实现经济效益与高质量建设的双重目标提升。
        4.结语
        当代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技术更替不断加速。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过程中,各施工单位普遍面临着缺乏先进的技术指导思想与理念撮终导致难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思路体系这是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思路体系的萌发与建立,不但要充分结合国内外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创新与研究的经验,还要积极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和方法。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聂家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管理观察,2020(15):26-27.
        [2]张振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发展[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0):35-36.
        [3]王继红.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4):30-31.
        [4]张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