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高杨
[导读]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其中农业土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资源的消耗量较大,为了防止农业灌溉中消耗过多的水资源,需要落实节水灌溉工作。
        北京鑫大禹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1300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其中农业土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资源的消耗量较大,为了防止农业灌溉中消耗过多的水资源,需要落实节水灌溉工作。基于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明确了节水灌溉工作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目前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质量提升。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灌溉技术
        引言
        农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因此加强农业管理十分重要。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水资源对于农业的发展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对其格外重视。面对我国水资源匮乏这一事实,农田施水方式必须要做进一步的改进,要积极引进先进施工技术和设备,并进行科学的管理,把地面灌溉而转变为更加节水的灌溉方式,同时使灌溉效率提高,从而保证工程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强有力的管理,有效减少浪费、污染现象,最终农业发展趋势也将呈可持续性。
        1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1.1节水灌溉管理工作缺乏合理性规划,工程重建设轻管理
        为了保证节水灌溉达到理想的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前对其进行规划,以保证节水灌溉管理的科学性。而目前很多节水灌溉人员在规划过程中仅依靠所测量和寻找的相关数据资料及自身的管理、设计经验来进行规划、设计,并未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情况、工程实际需要来进行规划,这就使得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缺乏实用性。同时,节水灌溉工程的相关管理人员往往比较重视施工建设过程,过于注重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而忽视了其他阶段的管理工作,如对后续的节水灌溉系统的维修检查工作并不到位,当问题出现时无法给予及时的解决,导致工程的经济收益有所降低。
        1.2农民的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性不高
        对于大部分农村地区而言,农业生产投入与收入不成正比的现象极为普遍,农民收入偏低,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很多农民会寻求新的出路,丧失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当农民丧失了对农业生产的热情、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后,农民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将会大大降低,也就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1.3节水设施较为陈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农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时间内农业的主体地位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使得农田水利工程方面的建设投入大大增加。但是,早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缺乏对节水问题的重视,缺乏节水设施甚至节水设施比较落后,难以满足当前农业生产的节水灌溉要求,脱离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节水设施落后也是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了灌溉过程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4管理方法升级问题
        在管理方法的升级中,基础性的工作方案是依靠人工管理的模式分析当前灌溉系统的运行质量,尤其是在建成了新型灌溉技术的情况下。而新型的管理方法使用过程,需要向其中加入各类自动管理系统,从而让整个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系统的运行方案和工作数据可以得到性的获得、传递和分析。在目前的工作中,管理方法主要是利用当前已经开发出的工作方法和运行方案,派遣人员在较长的运行间隔,甚至每年农作物播种之前参与质量检查工作,这就导致最终获取的工作结果相对质量较低,针对节水保障能力的记录精度不足。


        2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2.1加强节水灌溉管理工作,提升节水灌溉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①在进行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时,工程要充分借鉴示范工程及其他工程的成功经验,并邀请专家来参与节水灌溉管理工作模式的构建过程,以保证其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②要根据农作物的特点来构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并作经验总结,以保证在后续工作出现该问题时,能够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③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来开展管理工作,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等的管理,并增加对信息系统的成本投入,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以增强该工程的综合实力,并实现我国农业发展高度的提升。
        2.2提高思想认识
        针对当前农田水利灌溉方面存在的水资源浪费问题,要想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广大农村地区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彻底转变农民传统的灌溉理念,使得农民能从思想上意识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节水意识的提升应从以下方面来进行:①有关水利部门需加强日常宣传,使农民意识到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②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建立完善的水利灌溉制度,其中明确规定节水灌溉的流程、要点等,规范农田水利灌溉流程;③根据农村地区水资源分布、气候条件的具体情况,合理调配与利用区域水资源。
        2.3更新灌溉设备
        在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要想达到节水灌溉的目标,往往需有专业的灌溉设备与设施。因此,各个农村地区需结合区域条件,引进先进的灌溉设备,用新型的灌溉设备来实现节水灌溉。各个农村地区的水利部门需加大在灌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定期更新灌溉设备,并做好灌溉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一旦灌溉设备存在使用问题,要立即进行相应的处理,保障故障处理的及时性。
        2.4管理体系升级方法
        在管理体系的升级过程中,核心工作是借助已经生成的相关工作体系,实现对于该项工作系统的全面优化和完善任务。在新型工作方法的升级过程,首先要建成基于自动控制系统的监管模型,其次在管网系统出现运行问题时第一时间发出警报信号,最后是建成专业化的规章制度,方可提高该系统的运行质量。
        2.5强化重点作业管控
        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环境相对特殊,一旦存在管理漏洞,将会导致农田水利灌溉面临诸多风险。因此,有关部门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过程中,要加强重点作业环节的管理与控制,对重点地区加以风险预警与防范,并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可以结合其运行情况,科学应用灌溉工艺,完善安全风险防范体系,重点进行高危作业管控。
        2.6加快改进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是解决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关键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不仅能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而且能进一步保障农业生产活动高效进行,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在农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极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改变传统的灌溉技术,使得节水灌溉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当前,在一些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农村地区,在农田水利灌溉工作中逐步应用了卫星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实时掌握农作物的具体生长情况、对水分的需求,进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节水灌溉措施。
        结语
        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更是影响着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对此我国对农业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如今,面对日益短缺的水资源,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了相应的限制,对于水资源的使用将更加紧张,因此,农田水利灌溉必须要结合节水技术,必须对旧的灌溉技术进行创新改革,致力于充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提高灌溉效率,从而保证我国农业的高速且可持续的发展。对此,要求有关政府部门能够做到合理规划,对农田水利工程能够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增大资金支持,使节水灌溉工程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并最终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茅和平.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珠江水运,2019(21):67-68.
        [2]李玉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0):109-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