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刘刚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刘刚
[导读] 摘要: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如今,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南阳市源正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如今,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的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民生性的基础工程,当前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高速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基于此,本文就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技术应用
        1 引言
        信息化技术诞生于上个世纪,由于其具有提升工程项目效率、降低人力物力消耗等优点,如今已经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水利工程所涉及的工程量巨大,施工周期长,成本高,需要政府及国家投入大量的物资能源,所以,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得到了大幅度的采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保证工程管理的顺利运行,充分的提升了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效率,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2 信息化技术
        2.1 概述
        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的管理就是所谓的信息化管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就是利用计算机对人员和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与此同时,还能监控工作人员的行为。此外,借助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分析工程现场的地形,然后通过VR、BIM以及GPS等技术,获得施工现场的数字地图,为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1]。
        2.2 重要性
        信息化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能够为人类创造很多的便利,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科学决策等,总之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非常重要,自然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其重要性也会很强。首先,水利工程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并且还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更加重要的相关信息,使得施工更加的精细化、科学化、合理化。还能够对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判断评估,判断是否有利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提高建设效率,节约建设成本,加强管理者的管理工作,使得原本就很复杂、工期长、成本大的施工管理得到更加优质的配置。另外,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会存在安全问题,如果使用到的材料或者技术不合理,其建设质量就会存在问题,从而造成安全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很多的安全问题是难以通过人为预测。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相关数据和方式进行分析,能够尽量的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还能够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所以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重要程度很高。
        3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
        3.1 CAD辅助技术
        CAD技术具有非常强的绘图功能,而且能够对基础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并提供便捷路径使数据信息可视化水平提升。正是基于如此强大的功能,才使得CAD技术在水利工程制图以及优化设计等方面得以有效地应用。CAD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处理采集的信息数据,绘制平面图以及提高其可视化程度,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决策做出提供参考。其中,Auto Lisp以及Visual Lisp和VBA等,为设计提供了最高级语言编程技术条件,其嵌套于CAD内部。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而言,其设计结构非常的相似,而且内部结构也非常的复杂,在设计过程中尤其是制图时难度较大,此时根据比例要求将所需尺寸编入程序之中,通过参数绘制图。
        3.2 计算机仿真技术
        计算机作为人们的日常上网所需的主要设备,近年来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功能也逐渐增多,如今,计算机的仿真技术也走入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领域。

总体来说,计算机仿真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利用一些仿真软件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进行合理的预测,将预测结果不断的进行优化,得出最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方案,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率,使得工程管理具有更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2]。例如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可以通过仿真软件对工程项目的周边环境、自然天气等进行合理的仿真,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结合实际工程建设的参数,进行参数化扫描,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到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概率,并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保证在突发情况出现时,可以根据应急预案做出解决措施。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计算精度,传统的预测方法需要人工进行勘测,不仅效率低,误差也较大,与传统的人为测量相比,利用计算机不仅可以提升的工作人员的效率,也使得计算结果更具有真实性,可以留下更多的时间给工作人员进行其他的工作研究。
        3.3 GPS定位技术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数据信息采集处理工作较为复杂,基本上占据了大部分的管理资源,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为此,笔者建议采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比如GPS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基于GPS技术建立管控网络系统,并且将水利工程项目纳入其中,无论何时都可以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详细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并且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GPS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论环境或者天气情况如何,都不会受到影响;2)GPS技术具有精确度高等特点,可以准确获得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材料和信息数据。从实践来看,这些测量信息数据可在现场准确测得;3)GPS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数据测量的自动化程度。一旦遇到突发性的问题可以快速做出反应,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GPS技术在当前水利工程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可以简化监测过程,布设适量的监测点即可准确接受信息数据,并且自动对监测数据进行结算。
        4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4.1 水利灌溉
        水利工程属于一项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水利枢纽,其中灌溉功能是其主要功能之一[3]。目前,水利灌溉任务呈不断加重的趋势,为提高管理水平,强化管理效果,在水利灌溉中应用信息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水利灌溉管理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达成预期的管理目标。主要表现为信息管理系统中包括远程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的使用,工作人员即可实时掌握水利灌溉信息,并监测水利灌溉数据,在发现数据异常后,工作人员亦可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确定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4.2 管理系统
        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建立相关的施工管理系统,如果该系统建立合理,能够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发挥作用,起到科学管理的作用,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该系统的建立就能够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另外,当前信息化技术发达,构建其他方面的信息管理软件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将其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软件,并且对软件的功能进行优化,从而对水利工程达到综合管理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非常复杂,所以软件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操作系统比较繁琐等。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其施工监管水平。开展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实现工程项目信息资源共享,使工程信息能够实时传递,管理人员可以全面掌握项目的实施进度,大大提升了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效率。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企业或者单位要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为水利工程项目的开展奠定信息管理基础。
        参考文献:
        [1] 潘俞静.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策略[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11):82-83.
        [2] 唐正贵.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4):186-187.
        [3] 张先进.基层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4):24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