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及技术应用研究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王继友
[导读] 摘要: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
        北京鑫大禹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1300
        摘要: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国内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以及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考量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地域特征进一步强化相关人才的培养,通过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吸引外来资金,强化人力物力资源,发挥污水治理设施的最大效用,让更多的偏远农村地区能够做好污水处理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村水环境的治理问题,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更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不仅仅影响了农村村民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同样也是建设美丽乡村、改变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重要环节。国家高度重视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十二五”规划针对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问题召开了多次的会议,《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18)、《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2018)、《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法规的下发,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提供了政策性的依据。地方政府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地方性的文件法规,为当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实践成果。
        关键词: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分析;问题措施
        1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1.1处理土地技术
        土地处理系统是一个处理集合,是由地表漫流、地下渗滤与人工湿地等多种方式共同组成的。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优点明显,低耗能、低投资、高效率等,因此,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在农村地区有了快速的普及。该项技术在处理的过程当中,能够采用重力自流方式尽可能地降低运行的成本,所以该项技术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和普适性。值得注意的是,土地处理过程当中,同样也会承担着较高的负荷,所以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运用的过程当中,应该针对该项技术进行严格的管护,避免处理不当造成的污染问题。
        1.2技术组合
        组合技术是结合多种处理技术而进行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目前较为常见的组合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生物组合、生态+生态处理等不同的组合。通过结合各项工艺的特点,发挥出工艺本身的优势,减少工艺缺点而造成的其他问题。所以在运用的过程当中,组合处理技术的因地制宜性更强,能够更好地强化生活污水处理针对性。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这项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为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注入了新的力量:第一,生物处理+过滤+吸附除磷工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过程当中采用该项技术,通过生物膜、离子交换树脂技术等各项工艺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质量;但是离子交换数树脂技术工程量较大,投资较高,所以在运用过程当中有很大的局限性。第二,采用“多阶厌氧好氧净化槽”工艺。在原有管理系统的基础之上,强化设备的实时观测,做好后台监控工作。该项技术的实时检测功能极强,但是能耗较高,技术的普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生活污水处理主要问题
        2.1工艺设计与水质标准不相适应
        随着生活污水治理意识的不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目标在实践当中不断地得以明确。生活污水处理过程当中明确指出,除特殊情况外,生活污水治理标准需达到一级A标准,但是该项标准在执行的过程当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有工艺和水质不满足世界级生态岛需求。
        2.2出水水质难以达标
        生物接触池、自留增氧人工生态床、DSP一体化工艺等工艺广泛运用到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当中,但是通过处理过的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并不能够满足一级A标准。为了更好地强化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农村生活污水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另辟蹊径,不断强化技术方法的运用改善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
        水量不确定、水质复杂、分散性高导致处理单价较高通过对大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污水处理过程中,缺乏分类环节,洗衣用水和厕所用水之间是无法相互分离的,所以在后续的污水处理当中,所花费的成本更高,难度更大。

受到农村房屋建设现状问题的影响,水量小、分散性高的特点,让现有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运用单价较高,与此同时,还得承担维护设备的费用。
        2.3投入运行后的长效性不足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虽然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但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管护规范、考核体系标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责任边界的模糊,让农村生活污水设备维护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部分农村地区引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以后,运行不当、设备老化等问题的出现,都会让设备运行花费更多的成本,甚至会出现设施搁置的问题。为了解决运行维护长效性不足的问题,还是需要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发展现状,建立及有效的管理考核机制,发挥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议
        3.1对标高标准,推进现有处理系统改造
        水质不达标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的主要问题,现有工艺的出水水质难以满足水质需求。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该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进行全面的系统性改造,不断地强化出水水质的高标准。对于已有的工程,要按实情予以改进,完善处理系统,提升出水水质。
        3.2实施分质处理
        通过对农村生活污水的观察,可以在源头处将其分为灰水分质和黑水分质两大类,分别指的是洗浴废水及厨房废水,污染程度较低及大小便和冲洗水。该类生活污水当中,氮、磷营养物较高,所以污染程度也很高。通过分质排水够有效强化生活污水的分类,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的针对性,降低水处理的难度;同时通过集中化的处理,回收其中的氮、磷。
        3.3寻求循环治理模式
        污水治理问题由来已久,随着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要求,在相关问题处理的过程当中,并不能够照搬城市污水处理的措施,而是应该需要强化农村区域特色问题。基于生态环境本身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前期调研工作,在当地农业生产、林业、河道治理等多项问题的基础之上,强化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生态修复作用,寻求适用于本岛实际的生态治理技术。
        3.4大力推广循环理念、开发生态技术
        治理中要关注先进处理技术、先进工艺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影响,通过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应用强化循环生态理念,基于生态岛建设的基础之上,成立一支高水平、高技术的生活污水处理团队,探索符合当地生态发展的污水治理方案。
        3.5推广第三方运营管理模式
        为了使治理工程达到预期效果,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严格的维护监督管理机制。政府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过程当中,应该担任领头人的角色,积极推进该项工程的推广,做好同步建设问题。从源头出发,做好生活污水分质处理工作,强化资金技术投入,做好宣传普及工作,同时邀请具有专业资质的公司养护已投入使用的治理设施;邀请第三方公司监测已建工程,借鉴示范区的成功先例,打造“世界级岛水环境”。
        结束语
        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是水资源污染的重要原因,部分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较为落后,未经处理的污水对农村生活环境和村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文章选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追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历史、处理工艺以及发展模式,分析工艺与模式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来的优缺点,指出生活污水分水质收集、处理系统改造、建立第三方运营管理模式等均有助于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
        参考文献:
        [1]邓志光.不能让生活污水成为真正的“乡愁”[J].中华建设.2017(09)
        [2]杨朝彬.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及其发展探索[J].智能城市.2019(22)
        [3]赵华丽.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路径与对策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3):102-104+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