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探究 王帅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王帅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程,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在维护周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工业与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南阳市源正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水利工程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程,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在维护周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工业与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水利工程项目中,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虽然短期内可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后期却会存在诸多的问题。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技术的应用,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优势明显,在水利工程中具有推广应用的广阔空间。本文后续就上述内容展开详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1 引言
        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利于提高施工效率,也保证了施工的生态效益,在进行实践分析过程,要明确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应用的原则,要重视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科学的进行创新研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应用技术水平,也利于全面保证河道建设质量。
        2 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应用原则
        对生态护坡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其主要目的是将动植物固定在相对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建设生态护坡系统在有效实现防洪排涝效果的同时,还可有效确保生态系统植物根部的稳定性,再者生态护坡系统造价较低,并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1]。在对生态护坡技术进行应用时,须严格按以下几点原则进行:1)所谓的生态性和植物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进行建设时,植物的生长和四周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2)在建设生态护坡时需充分满足堤防和渠道的作用,尽可能减少建设成本。3)在具体建设时需关注环境的美化效果,不得采用一些强硬的建设手段,应与四周环境进行充分相容。4)全面分析河道中的水文和水位情况,与周围植物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从根本上保证所选植物的合理性。5)在对河道护坡生态系统植物进行科学选择时,必须考虑人们的亲水要求。
        3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3.1 多元化生态修复系统
        因为我国地域区别非常大,所以水土流失同样差异较大,当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时,应该以当地实际需求及其特色为依据,在针对性较强的前提下进行落实。通过借鉴现阶段的经验可以发现,应该以水土流失具体情况为依据,采取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以当地土壤条件等为依据,选择并种植合适的植被,同时需要有效协同植物系统,为植物体系提供重要保障,构建多元化生态系统,让水利工程在更大限度上获取效益,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适当降低人工成本以及经济成本。应注意,在自然界中势必存在生态修复,此为一个现实状况,所以以水利工程为对象,当进行生态修复时,应该深入勘察原有生态体系的基础上尽全力模拟,提高模拟的针对性,在最大程度上还原自然过程,从而强化生态修复效果。
        3.2 自然原型生态护坡技术
        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以自然原型河道为基础开展护坡施工过程,有利于提高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以及协调性[2]。在自然原型河道护岸施工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生态湖泊的设计理念,在确保河道安全的基础上,根据河道护坡施工的相关要求,对能够适应河道生长的水生植物动物进行充分应用。这样可以利用自然原生植物对河道内的污染物进行净化,从而提高河道本身的净化能力。在利用自然原型河道破坏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对植物品种进行科学选择,一般要以河道环境为基础对适宜生长的植物进行选择,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植物本身的净化功能。这样才能够达到美化河道的目的,同时保证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除此之外,利用自然原型河道护坡施工技术能够对堤岸进行有效稳固。一般情况下,在对植物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将乔木灌木进行混搭配置,同时利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植物的空间布局进行合理设置。这样能够充分发挥乔木、灌木易成活、易管理的优势,达到最佳效果。

此外,在选择植物时,还要对植物的根系进行充分考虑,庞大的植物根系能够降低水土流失,提高河堤抵御洪水的能力。
        3.3 土工材料生态护坡技术
        土工材料生态护坡技术同样是一种有效的护坡技术,在此技术条件下,金属网与碎石型种植土壤能够实现良好的结合,因此,土工材料生态护坡提高了整个护坡结构的抗压性能、抗腐蚀性能。土工材料所形成的生态护坡,为河道周边植被创造了更为舒适的生长环境,保持了植被最佳的生长状态,这种生态护坡技术的实用性特征明显,在各种不同的河道工程中,有着良好的适用性,尤其是在一些水流速度相对较快的护坡工程中,其应用效果更为理想。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中,需结合土工材料与草皮材料的不同特征,形成土工格与土工网垫。在土工材料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聚丙烯、聚乙烯材料、碎石材料等,通过这些材料的结合,发挥材料与土壤之间良好的配合效果。网垫结构下,多层网结构之间属于融合与焊接的关系,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网络空间的基础稳定性更有所保障,网垫护坡结构下,护坡周边的植物具有更为广阔的生长空间。
        3.4 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
        利用生态型混凝土开展护坡作业时,要搭建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框格,并进行无砂混凝土的浇筑。这样植物可顺着孔隙生长,将混凝土结构与植被有效融合起来[3]。生态型混凝土的护坡技术具备以下几类特点:1)需做好混凝土类型的辨别工作。在生态型混凝土中,主要分为有机客土层与土工格室层。有机客土层主要是由保水剂和石子等构成,在开展施工作业时,要将这一层生态混凝土与的原状土壤相连接。土工格室层中,植物生长时会将根系扎入下部土壤中,植物根系的不断加入,能形成一个与坡面相应的网状结构,随着植物根系的不断延伸,逐渐形成一个三维立体的根系网,这样喷播层会更好地与坡体相结合。2)在运用这一护坡技术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要添加一些添加剂提升土壤的生物活性,能有效降低土壤碱性。3)在护坡工程中使用网格护坡技术时,可采用现浇混凝土和砖石混凝土的结构材料进行网格设置,在形成网格后,可使用腐殖土进行填充,满足在种植物的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在使用网格生态的护坡技术时,要关注新型技术的使用情况,即现浇网格的护坡技术,提高护坡的建造水平。
        3.5 人工种草生态护坡技术
        构建河道生态护坡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人工种草护坡技术,通过人工播草种,在水利工程河道护坡的坡面种草,需要选择根系发达的草类,保障整体的固体性,避免水利工程边坡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在铺设草皮的阶段,如果边坡坡度比较低,需要利用平铺方式。土地迎水坡面的洪流速度非常快,因此不适合利用人工种草护坡技术。建设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的阶段,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水利喷播种草护坡技术,工作人员需要科学的拌和,在防洪水利工程坡面上利用机械加压方式喷射草种。这种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草籽喷播速度比较快,发芽速度也非常快,可以保障整体的出苗情况,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
        4 结束语
        总之,河道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技术很多,在有效的进行技术研究过程,本文重点分析了生态护坡施工技术,通过运用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利于提高建设效率,同时也迎合了时代发展,能够不断提高河道生态环境质量。希望通过以上研究,能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有效参考,从而不断提高对于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文斌.生态护坡在城市河道堤岸防洪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38(34):145-148.
        [2] 类维强.蜂巢格网生态护坡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关键探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7):76-77,80.
        [3] 赵宇荣,谢莹,郭岩.基于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应用及生态功能监测评估[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3):103-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