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孙永波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孙永波
[导读] 摘要:近些年来,由此人们不断提高建筑的要求,在建筑主体施工过程当中,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促使房屋建筑工程逐渐提升成为人们热议的问题。
        身份证号码:45010519940509XXXX
        摘要:近些年来,由此人们不断提高建筑的要求,在建筑主体施工过程当中,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促使房屋建筑工程逐渐提升成为人们热议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体系及重要性、建筑主体结构的实施重点以及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1 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体系及重要性
        在主体结构与地基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后,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能够有效的投入使用,这也说明了建筑主体结构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对于建筑主体结构的工程施工技术而言,也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不仅有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还涉及到模板工程等。较为常见的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简体结构,框架结构采用现浇法,因此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剪力墙结构主要采用滑膜和模板施工工艺,具有便于施工、机械化程度高、以及整体性好的特点;简体结构同样以现浇工艺为主,且以模板和滑膜为辅助工艺,因此其整体性较好,且属于较强的抗侧力体系。
        2 建筑主体结构的实施重点
        2.1 拟定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计划
        在建筑施工时,如果主体结构存在品质问题,那么工程的整体质量和进展都会受阻。所以必须意识到主体结构在工程结构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及其作为载体的重要意义。这种适应于不高于60m建筑的主体结构,有利于建筑平面的设计自由灵便且空间可以得到最大程度地应用;像它的梁、柱的构件因为具有标准化和定型化的特点而有利于通过总体性结构来减短工时。由于混凝土和模板结构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是使用最为广泛,数量最多的工程材料,所以施工时应当严谨对待这两部分。建筑物的这些部分之间由于受到外力的影响而互相协作并受力,由此形成把外力传递给地基的传力路线。在施工的过程中,模板技术的差异是因为施工项目的差异。我们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之所以使用竹胶模板,是因为工程的主体结构基本是由矩形柱构成的。
        2.2 建筑主体结构的拆除技术
        在所有的施工过程中应用范围最广的施工技术就是逆向施工技术。这一技术的建造是在建筑物内部的基本结构中实施的,同时它是从基地的底部到顶部顺着地下室的中心线操作的。相对于常规建筑施工技术,逆向技术在建筑物中的运用既对增强建筑物的内部受重能力有重要作用,又能缓解地基扭曲和下沉的情况,由此保证地下结构和建筑物整体的品质。
        2.3 建筑主体结构的加固技术
        在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设计中,钢筋工程发挥着十分关键的效用。只有严控施工的程序并一直提高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加固技术的施工品质。第一是优选原材料,为了保证购买材料的品质和期望的品质和设想条件是一致的,员工购买原材料应该选择信用度较高的供应商,同时检查原材料相关的工厂和资格证书。第二是核对原料标准。由于钢筋的种类和规格各式各样,因此采购前施工人员需要认真查看设计方案,择取合适的钢筋规格,详细思考衔接和焊合的方向,同时依据施工方案和施工时间,尽可能地运用材料,有效防止浪费地同时提高收益。第三,合理地运送和储备。务必对运输到施工场地的钢筋实行采样和重复查看。只有与品质标准相符合的材料才可以储存到仓库中。依据规格和样式的差异对钢筋实行分类和储存。第四,规范加工安装操作。依据施工的进程有规划地生产原材料,同时务必根据相关要求焊接钢筋,以此防止施工时严重毁坏材料。


        3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分析
        3.1 保证主体结构设计的科学性
        施工的质量与设计方案有着重要的联系,在进行建筑主体施工之前,一定要确保施工建设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来说,在进行建筑主体结构的设计时,要根据建设场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来控制好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并不是越高越好,建筑物的总高是有一定的限制的。除去高度限制外,还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嵌固端位置,当前我国的建筑中,大部分都附带有人防和地下室,在这两个环节上通常都需要进行嵌固端的设置,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抗压能力和质量。在选择嵌固端的位置时,要充分考虑到整体建筑的上下层刚度范围,确保嵌固端和结构缝之间的协调性,起到最好的减震效果。
        3.2 确保施工数据测量的准确性
        在进行施工之前,对于施工现场都需要进行有效地数据采集,施工数据采集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了后期施工的质量。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数据的测量和采集,必须要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施工前的数据采集工作主要包括主体结构的标高线、轴线、垂直度等。其中,在进行标高线的测量中,要注意在楼层中设置足够的预留孔,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3 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混凝土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的主要施工材料之一,对整体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混凝土的配比,选择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来进行调配,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施工的要求。大部分的施工项目需要的混凝土都是经过运输到达施工现场的,在施工现场制配混凝土的相对较少,为此,在运输混凝土时一定要注意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
        3.4 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随着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中,经常会大量地采用模板施工,由此可见,模板施工已经是当前建筑项目的关键所在。在结构墙的施工中,有关技术人员要重点关注墙板根部的问题,做好墙体根部的密封工作,适当加长外墙外侧板面的实际高度。在阴阳角拼接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做好封头加固工作,对连接处的缝隙进行有效地填补和加固,确保墙体结构的密封。第三,在楼梯模板施工中,一定要注意加强对底边位置处的钢筋处理,确保底边钢筋的位置要比踏步高出10mm。
        3.5 钢筋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钢筋是除混凝土外的第二大建材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建筑结构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进行钢筋施工之前,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来选择好钢筋的尺寸和形状,确保钢筋符合建筑施工的标准。选择好钢筋后,要进行施工技术的交底,让施工人员明确施工的方式和技术,然后才可以进行正式的施工。
        4 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建设来说,要确保且质量、安全性以及稳固性,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最为重要,它扮演着核心角色,所以施工人员必须引用合理、先进的施工技术,加强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质量,从混凝土、模板、钢筋等多个方面满足建筑工程建设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杜继鹏.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20(07):151+150.
        [2]宋福中.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居舍,2020(20):53-54+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